陳銀鳳
摘 要:電子商務飛速發展,其在城市市場逐漸飽和,導致越來越多的電商企業開始將目光轉向農村,農村電子商務越來越受到重視。但各個地區農村電子商務發展狀況參差不齊,基礎設施不健全、農民意識淡薄、人才匱乏等問題突出。文章主要研究目前我國農村電子商務發展中存在的問題,并針對發現的問題給出一些合理化建議和對策,希望對今后農村電子商務的發展有一定的借鑒作用。
關鍵詞:農村電子商務;發展問題;對策
中圖分類號:F713.365.1 文獻標識碼:A
Abstract: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E-commerce, the city market gradually saturated, resulting in more and more enterprises which began to pay attention to the rural areas and rural electronic commerce has attracted more and more attention. But rural E-commerce's development is uneven and has outstanding problems of inadequate infrastructure, farmer consciousness, lack of talent etc. This paper mainly studies the problems of our country rural E-commerce current development, and tries to find problems and give some suggestions and countermeasures, hoping to have some reference for the future development of E-commerce in rural areas.
Key words: rural E-commerce; the development of the problems; countermeasures
2015年是中國農村電子商務發展的關鍵年,隨著政府推動和社會資本的引入,農村電商發展迅猛。一方面,多項政策出臺支持農村電商發展。中央一號文件從農產品電商、涉農電商平臺建設、電子商務進農村三個方面進行了重點部署;另外,國務院辦公廳下發《關于促進農村電子商務加快發展的指導意見》,推動農村電商與農村一二三產業的深度融合。另一方面,電商下鄉加速。以阿里巴巴為例,截至2015年底已在全國20個縣建設了1萬個農村淘寶服務站,加快農村地區電商基礎服務點建設。目前我國農村人口依舊占很大的比重,農村居民既是一個巨大的消費群體,又是一個巨大的生產者群體。促進農村的互聯網、電子商務協同發展,可以有效地拉動內需,充分地發揮農村的消費潛力,解決農村居民的購物及銷售農產品問題。
1 農村電子商務發展現狀
截至2015年12月,農村網民網絡購物用戶規模為9 239萬,相比2014年增加了1 525萬,年增長率達19.8%,農村地區網絡購物市場依然保持著穩健的增長速度。同時,城鎮網民網絡購物用戶規模為3.21億,增幅12.9%,增幅低于農村網民。農村網民網絡購物使用率為47.3%,使用率較2014年增加了4.1個百分點[1]。
中國農村電子商務發展報告(2015-2016)指出,目前中國農村電子商務呈現出四個特點:一是農村實物型行業發展特色鮮明,全國農村實物型網絡零售排名前三的行業分別是服裝鞋帽、家裝家飾、3C數碼,上半年網絡零售額合計占比44.29%。二是農產品電子商務品類分化明顯,上半年,全國農產品網絡零售行業排名依次是水果、茶飲、草藥養生、糧油、堅果、畜禽、水產、蔬菜、花卉植物等,其中,前三大行業合計占比56.11%。三是電商扶貧成為國家扶貧的新模式,全國各地探索出了多種方式,有的立足山區,有的扎根邊疆,有的探索農旅結合,有的嘗試消費引領,為更多貧困地區的脫貧致富提供了寶貴的經驗。四是農村電商生態圈日趨完善。產業園的聚集,快遞公司、電子商務公司、攝影攝像、網店裝修代運營、策劃運營、金融服務機構、政府支持機構等各種組織的出現,形成了完整的生態圈[2]。
2016年政府工作報告中繼續提到將推動電子商務進農村。此外,在披露的未來五年計劃實施的100個重大工程及項目中,提到了“實現村村直接通郵”。國家政策的大力支持,讓農村電子商務的前景變得更為廣闊。
2 農村電子商務發展存在的問題
2.1 農村網絡意識薄弱,農民受傳統觀念制約嚴重
一些較為落后的農村當地政府對于農村實現信息化的意識認識不足,對農村信息化建設內容理解不很清楚,未能意識到農村信息化建設的重要性。同時當地政府對開展農村電子商務的認識也不夠充分,導致政府未能結合本地區農村電子商務具體情況進行建設。除此之外,農民思想之間的差距和傳統觀念的制約也阻礙了農村電商的快速發展。很多農民文化程度不高,思想觀念相對保守,對新鮮事物的接收能力太慢,而且長期以來農民已形成一手交錢一手交貨的交易習慣,對于網絡存在不信任,農民擔心商品的質量以及交易的安全問題,所以即使網購具有諸多優勢,但對于大部分農民來講,對網購仍不能接受。
2.2 農村網絡基礎設施不完善,區域物流體系不健全
目前很多農村仍沒有實現網絡全覆蓋,有的甚至沒有購置電腦或智能手機,一些偏遠山區還沒有實現通電話。有些農村雖然接上寬帶,但存在網速慢,上網費用高等問題,而電子商務的發展確要依托網絡技術,網絡技術是基礎。還有農村的銀行、儲蓄所相當有限,這給農民實現網上支付造成極大的不便。農村的基礎設施在數量與質量上都與城市有太大的差距。
目前我國物流體系在城鎮方面的布局已基本形成,但農村一般地廣人稀,電子商務交易相對數量少、運送成本高,所以除郵政速遞外其他物流公司的配送范圍很少涉及農村地區。導致電子商務與農民接通“最后一公里”的配送工作出現瓶頸,由于專用搬運設備缺乏、車輛配置落后、農村路況不佳,導致遠距離農產品無法及時送達;庫存倉儲條件有限難以保證生鮮質量,由此可見物流體系有待完善。
2.3 農村電子商務人才匱乏
目前我國農村缺乏大量電子商務專業人才,這成為阻礙農村電商發展的瓶頸之一。原因主要有:國家或地方政府提供在農村地區就業的政策傾斜或是鼓勵相對不足,農村的工作環境與待遇不能吸引電子商務專業畢業生。其次,現在農村人口不斷涌向城市,本來人才儲備不足的農村,喪失了更多的青壯年人力資源,不利于就地培養電子商務專業人才。外來引進與就地培養均面臨較大的困難,致使農村的電子商務人才供給嚴重匱乏。這也反映出電子商務人才的培養機制需要國家、地方、企業和高校等各方面的共同努力。
2.4 農產品需求大于供給,標準化程度低
我國的農產品加工面臨著大量農產品加工價格普遍高于國際市場和國內的生產總成本不斷上升的雙重壓力。目前我國大多數農產品加工主要局限于個體生產或者是小部分的承包制,導致農產品的生產和加工效率較低。由于生產技術落后,效率低下,品種類別單一,交通不便,使農產品走出農村存在一定難度。再加上電子商務本身交易屬性要求產品在生產地、生產日期、保質期、原材料上具有可鑒別性,是符合品牌標準的產品,而大部分農產品離這一目標相距甚遠。農產品粗放型的經營模式制約了農村電商的進一步發展。
3 促進農村電子商務發展對策
3.1 轉變農民思想觀念,提高對電子商務的認識
政府部門要加大對農村地區電子商務的宣傳,組織技術人員普及電子商務基礎知識,給農民講解發展電子商務的重要性和可行性,使農民熟練掌握電子商務的交易要領,從認識電子商務到逐漸接受電子商務。還要建立信用機制,引導農民轉變傳統的思維方式、消費模式、生活生產觀念,提高農民對電子商務的認識。同時結合地方特色,精確發展農村電子商務核心目標,要讓當地產品走出去,農民收入高了,才會消費,才能帶動地方經濟發展。
3.2 加大農村基礎設施建設,建立和完善農村物流體系
2015年國家提出實施“互聯網+”行動計劃,互聯網逐漸融合于經濟社會的各領域,農業、農村、農民的生產生活也在依靠互聯網信息化手段加快轉型發展。因此,發展農村電子商務,要加大基礎設施建設投入,確保網絡覆蓋到位。政府部門應設置農村信息建設補貼資金,并明確扶持政策;同時應設立農村信息化專項基金,鼓勵社會力量投入到農村信息化建設中來,加大農村銀行、儲蓄所的建設,提高貸款支持,簡化貸款手續和條件,還可以與當地銀行溝通,主動到農村為農民免費開通網銀,教授使用網銀、支付寶服務。
促進農村電子商務的發展,必須加快建立和完善農村的物流體系。一是政府要重點支持貧困地區物流設施建設,提高流通效率,建立有組織有秩序的物流配送網點,實現農村電商發展“最后一公里”目標;二是根據農村產業特點,加強農產品產地集配和冷鏈等設施建設并建立農產品冷鏈物流供應體系,例如農產品的儲藏、冷藏、終端低溫配送等,整個過程要保證農產品的質量;三是農村物流配送需要大量工作人員,應采取措施吸引一些青壯年愿意在農村從事運輸或是配送服務,如提供不低于當地外出務工人員工資等報酬。
3.3 建立健全電子商務人才培養機制
大部分農民缺乏基本的網絡知識及電子商務知識,政府應加大教育力度,提高村民的整體認識水平,對政府人員、農民等進行電子商務技能培訓,如與一些電商企業、高校聯合辦學,有針對性地開設電子商務專業課程。同時在“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背景下,地方政府最好出臺相關政策,支持和鼓勵熟悉電子商務的青年、高校畢業生、農民工返鄉創業,或者對城市中電子商務的專業人才提供優越條件,吸引他們到農村創業,帶動農村電子商務的發展。
3.4 提高農產品質量,滿足電子商務品質需求
在提高自身生產力的基礎上,生產好的農產品需要從源頭保護好生態農業資源,提高生產技術,滿足市場需求。農村各個地方氣候、地勢不同,相應的特色農業不同,每個地方應根據當地優勢發展特色農業、品牌農業,加快農產品標準化進程。包裝上綠色環保,安全衛生,迎合消費者審美觀。保質期上,使用真空包裝袋延長保鮮期。質量上,對產品進行等級篩選并合理定價。物流上,積極與各大物流商合作。市場上,通過宣傳擴大市場份額,通過網絡營銷實現供給與需求的對接。
4 結束語
隨著全球經濟發展進入信息化時代,電子商務作為21世紀的主要經濟貿易方式之一,將為國家的經濟增長方式帶來巨大的變革,電子商務對農村經濟的發展和農民收入都具有積極的作用。根據分析得出,我國目前農村地區經濟發展已經有了一定的進步,要想更好地推動農村經濟的建設和發展,就應該從根本上認識電子商務的重要性。與城市地區相比,農村地區存在著經濟落后、思想落后等問題,只有不斷地發現問題,并且解決問題,才會更好地實現農村電子商務的高效發展,為我國農村地區的經濟發展給予更多的保障。農村電子商務發展的道路任重而道遠,還需要社會多方的共同努力。人們需繼續改革創新,開拓進取,從而改變農村地區的落后面貌、促進農村經濟發展,爭取早日奔向小康。
參考文獻:
[1] 中國互聯網信息中心. 2015年農村互聯網發展狀況研究報告[EB/OL]. (2016-10-07)[2017-03-05]. http://www.cnnic.net.cn/hlwfzyj/hlwxzbg.
[2] 佚名. 中國農村電子商務發展報告(2015-2016)[EB/OL]. (2016-11-02)[2017-03-05]. http://gw.yjbys.com/baogao/87533.html.
[3] 趙文奇. 農村電子商務的發展問題及對策研究[J]. 農村經濟與科技,2016(6):86-87.
[4] 黎僑. 淺談農村電子商務發展現狀及對策[J]. 科學咨詢,2016(32):13-14.
[5] 施銳,馬坤. 淺析我國農村電子商務存在的問題及對策研究[J]. 現代經濟信息,2016(19):288-289.
[6] 王紅. 農村電子商務發展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 農村經濟與科技,2016(11):104-105.
[7] 趙雯,王誠剛. 農村電子商務發展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 農產品加工,2015(8):61-62,65.
[8] 王曉東. 農村電子商務發展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 現代經濟信息,2015(11):2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