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廈+沈云



摘 要:港口物流服務能力評價能較為客觀、系統地反映出物流服務系統的運行狀況。目前服務能力的評價也是影響沿江港口系統建設的主要因素之一。文章以南通港為例,通過對南通港現狀的調查分析,并以此為依據對港口物流服務能力的影響因素進行了研究,運用AHP層次分析法結合模糊綜合分析,得出南通港港口物流服務能力各個指標的最終權重及相應的評價結果。并在此基礎上提出提升南通港港口物流服務能力的一些相關建議。
關鍵詞:港口物流;服務能力;AHP層次分析法;南通港
中圖分類號:U691 文獻標識碼:A
Abstract: The assessment of the port logistics services competence, which is one of the factors presently affecting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ports along the Yangtze River, reflects the operating conditions of the logistics service objectively and systematically. This thesis takes Nantong port as an example, analyzing and investigating its present condition, and according to it, does research on the relevant factors that have an effect on the port logistics services, meanwhile takes advantage of the AHP as well as fuzzy comprehensive analysis to obtain the final weight of various indicators. of the port logistics services competence and related assessment result. On its basis, some suggestions about improving the competence of the port logistics services come up.
Key words: port logistics; service capability; AHP; Nantong port
江蘇沿江港口發展態勢良好,尤其是在國家頒布“兩帶一路”戰略情況下,港口吞吐量增長穩定,“十二五”期間,江蘇沿江港口發展取得重大成就,戰略性深水航道建設取得重大突破,港口綜合服務能力也得到進一步提升[1]。其中,南通依靠其獨特的港口資源優勢成為全國沿海首批對外開放的港口城市之一。2015年南通GDP總量約為6 243億元,位居全國第24位,江蘇省第4位。近年來,隨著國家一類開放口岸數量的不斷增加及“兩帶一路”國家戰略的實施,南通港在航運市場上的優勢也日益明顯,其吸引力也越加明顯,南通港擁有長江上的第一座萬噸級、5萬噸級、10萬噸級碼頭。2015年南通港港口吞吐量達到2.21億噸,集裝箱吞吐量達75萬標箱。
1 沿江港口物流服務能力分析
1.1 沿江港口物流服務能力的構成。沿江港口物流服務能力主要分為港口物流規模能力、港口物流運作能力、港口腹地經濟環境及港口物流要素能力四個方面。港口物流規模能力能從宏觀角度看出港口發展的動態趨勢,主要包括港口貨物吞吐量、集裝箱吞吐量、航線覆蓋率能力。而運作能力是指組織者采用多種手段方法對資源進行合理配置,并最大程度地降低成本的一種綜合能力,主要包括港口庫存管理能力、物流信息化管理能力及人力資源管理能力。腹地經濟環境能夠為港口的建設發展提供有力支撐,主要從港口城市GDP值、腹地外貿進出口額貢獻能力及港口腹地的產業支撐狀況這幾個要素考慮。要素能力是一種需要長時間建設積累的靜態能力,一般指港口所具備的物資資源,主要包括港口機械設備作業能力、港口物流系統的集疏運能力、港口泊位能力。
1.2 沿江港口物流服務能力的分析方法選擇。層次分析法適用于分析解決一些難于量化的復雜問題,將多重元素權重轉變為簡單的“兩兩比較”模式,然后將這些簡單元素進行層次的權重排序,最終確定各個單元素的相對權重,此種方法目前運用較為廣泛。模糊綜合評價法遵循模糊數學的隸屬度原則,做出一個總體的量化評價。這種方法能使結果更加清楚明了,適合比較模糊的、難以量化分析計算的一些問題。本文在層次分析法的基礎上加入模糊綜合評價法,兩者相結合,通過對所調查的基礎數據進行分析與計算,最終得出其綜合評價。
1.3 港口物流服務能力指標構建。對南通港的港口數據進行統計調查,構建了如圖1的結構模型,最高層為港口物流服務能力的評價,中間層為影響服務力的四個主要方面,最底層是細分的指標。
2 南通港口物流服務能力指標分析
2.1 建立權重集。通過AHP分析模型,可以建立相應的判斷矩陣,如表1。
S■正規化后的判斷矩陣為:
所求的特征向量為:
W=0.554,0.225,0.159,0.061■
計算最大特征根:λ■=4.12
2.2 一致性檢驗。一致性可理解為對構造判斷矩陣時思維的一致性檢驗。但在實際運用過程中,要求所有判斷的一致性完全相同是不可能的,因此退而要求判斷矩陣有相對程度的一致性,一般只要求具有滿意的一致性。
一致性指標:CI=■,檢驗系數:CR=■
將CI與RI比較,只有隨機一致性指標的CR<0.1時,才能夠稱判斷矩陣具有滿意的一致性,否則就需要對矩陣進行再次調整并重新通過一致性指標檢驗,直到滿足條件為止。
由此計算:CI=■=■=0.04 CR=■=■=0.045<0.1
該矩陣都具有滿意的一致性。
因此,港口物流規模能力、物流運作能力、腹地經濟環境、要素能力對港口物流服務力的權重為:
A=0.554,0.225,0.159,0.061
同理:港口物流服務能力的判斷矩陣如表2至表5所示。
得到:以港口物流規模能力為準則的權重:0.570,0.097,0.333;以港口物流運作能力為準則的權重:0.582,0.309,0.110;以港口物流腹地經濟環境為準則的權重:0.163,0.540,0.297;以港口物流要素能力為準則的權重:0.163,0.297,0.540。
2.3 模糊綜合評判。采用專家調查法對指標層的各個指標進行評價,得出能夠體現南通港物流服務力狀況的評價表,見表6。
根據評價結果分析,可得:E=■
3 結 論
依據最大隸屬度原則,從計算結果可以看出南通港物流服務能力的評價結果為“較強”。雖然評價結果較為理想,但南通港在物流服務能力方面仍有很大提升空間。沿江港口物流發展戰略在很長一段時期內都是以港口吞吐量的增長及結構空間所存在的潛能為切入點。而臨港工業群恰恰能夠為港口帶來較大的吞吐量,并促進吞吐貨物種類、結構調整優化。而近年來,南通市一直在推進江海聯動開發,十分注重沿江碼頭建設,且在沿江建造了招商局重工、中遠重工等專用碼頭,逐步向沿江港口群發展。就南通發展來說,作為沿海開放城市,要重點推進船舶與海洋工程、家紡、新能源材料、石化產業群發展,努力將南通沿江和沿海經濟規劃布局及臨港產業進一步落實完善。要積極貫徹落實“兩帶一路”國家戰略,不斷提升臨港產業的配套建設能力,以此促進南通市臨港產業集聚以及臨港物流業的發展,使港口物流服務不斷延伸。南通港擁有得天獨厚的區位優勢以及政府政策的大力支持,近年來沿江港口發展迅速,投資力度也不斷擴大,因而在物流機械設備作業能力、系統的集疏運能力、貨運吞吐量這幾個服務能力指標方面表現較好。目前,南通港物流服務能力主要制約因素是其庫存管理能力及物流信息管理能力。所以目前應加強其基礎建設,提高港口物流信息管理能力及集疏運能力并拓展國內外航線,帶動腹地產業的快速發展,從而提升港口物流服務水平。
參考文獻:
[1] 施科. 江蘇港口轉型升級駛入“快車道”[N]. 中國水運報,2016-02-26(2).
[2] 劉慶廣. 港口物流與南通區域經濟發展的實證研究[J]. 水運工程,2012(9):106-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