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芳
摘 要:互聯網應用和信息化技術的飛速發展和廣泛普及為大數據時代的來臨奠定了堅實的基礎。與此同時,企業會計信息化在大數據背景下也正面臨著機遇和挑戰。如何有效依托大數據的優勢,進而逐步完善和優化會計信息化管理系統,是每個企業都需要面臨和解決的重要課題。本文從大數據和會計信息化的概念特征談起,進而闡述大數據背景下會計信息化所面臨的挑戰,最后探析大數據時代會計信息化建設的方法。
關鍵詞:大數據 會計信息化 建設
中圖分類號:F2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6-0298(2017)07(c)-168-02
新世紀以來,伴隨著互網聯和信息化技術的飛速發展和廣泛普及,大數據時代已悄然而至。在海量的實時及動態數據中,與企業自身發展相關的信息每時每刻都在更新。會計信息化是促進企業發展的必然保障,尤其在大數據時代背景下顯得尤為重要。確切地講,大數據為企業會計信息化建設帶來了新的發展機遇,同時又呈現出前所未有的挑戰。這就需要企業加大對信息化建設的重視并牢牢抓住發展契機,以確保為企業的可持續發展提供源源不斷的動力。
1 對大數據的理解
目前學術界并沒有形成對大數據概念的統一定義,然而不同學者對于大數據的認知基本是一致的。從廣義的理解角度分析,大數據既涵蓋了巨大規模和結構形式的海量數據,又包含了關于數據的不同處理技術。其形式可以分為:結構化數據、非常規結構化數據以及半結構化數據。從大數據的規模和形式上可以看出,大數據是信息技術發展的必然產物,其規模是巨大的,且形式是極為豐富和復雜的,因此其特征可以概括為以下五個方面,即大量性、多樣性、高速性、真實性和易變性。
2 對大數據時代會計信息化的特征分析
2.1 實現數據共享,打破信息“孤島”
伴隨著企業構建的信息化程度不斷提高,傳統的會計部門的獨立性逐步被削弱,與企業其他部門的溝通越來越多,企業內各部門的融合度變得越來越高,會計數據來源不僅由本部門進行初始記錄,也可能是實時從其他部門獲取信息并予以記錄,例如出、入庫單,可直接在物資系統中逐筆核對倉庫、生產車間材料入庫、領用信息,核對無誤后,根據核算要求自動統計入庫數、庫存數以及各生產車間材料成本。通過信息系統,實現數據資源的共享和集成化使用,這也極大地方便了企業內部資源的多方利用,同時與其他部門保持了數據的一致性。
2.2 信息質量得到提升
會計數據包含有數值數據和非數值數據,是通過連續、系統的方式將經濟業務以制單的方式記錄下來,再根據記賬憑證登記會計帳簿并編制財務報告,為經營管理、戰略決策提供依據。大數據時代的到來,讓會計工作變得更為及時、準確、高效,使會計人員從大量繁雜、重復的統計工作中脫離出來,進一步提高會計信息的有效性,從而在決策上為企業發展提供有利支持。
2.3 會計從業者的知識結構發生轉變
會計知識結構可分為顯性知識和隱性知識,其有效的載體就是會計知識管理系統,將會計工作的顯性知識和隱性知識進行記錄、轉化,為他人學習和使用,從而實現技能和經驗的分享,這也是會計工作在新時期發展的新趨勢,會計人員將更多地從事非結構化的、非常規的會計業務,對信息系統進行評價和修正,以便更多地參與到流程設計與業務管理當中。
3 大數據時代背景下企業會計信息化建設所面臨的挑戰
3.1 對會計信息化的認識不足
近些年來,我國會計信息化進程雖然取得了長足的發展,然而一些企業對會計信息化的認識仍存在模糊或輕視的現象,致使會計信息具有偏向性,無法發揮出會計信息化應有的優勢,這與企業內部控制的監管薄弱不無關系。一旦數據或信息失實,那將造成信息核算質量嚴重下降,進而對企業的指導和參考價值大打折扣。另外,一些企業對于會計信息建設的投入嚴重不足,致使會計信息化系統缺乏全面性和實效性。落后的會計信息系統無法適應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從而制約企業正常發展。
3.2 會計信息化的安全性能有待提高
眾所周知,會計信息化的安全問題是企業財務管理中的核心機密。然而我國大多數企業的會計信息系統在登錄設計中仍存在較大缺陷,例如:簡單登錄用戶名和密碼的方式,無法為信息安全提供強有力的保障,很容易造成數據的泄露與流失。除了來自會計軟件自身的風險外,計算機病毒、局域網和互聯網等都會造成會計信息化面臨安全風險。
3.3 高素質專業會計人員相對缺失
大數據時代背景下,企業會計信息化建設需要高素質的會計人才作保障,只有具備專業技能的財務人員才會更好地應用新技術,并能在工作中及時發現問題,進而妥善解決,同時做好會計管理的創新與優化。然而目前我國部分企業會計專業人才較為缺失,對于財務信息化的操作和應用能力還需要進一步提升,甚至一些企業的財務人員依舊采用傳統的方式結算和記賬,致使會計信息化應發揮的預測、分析與決策功能難以實現。
4 探析大數據時代會計信息化建設的思考
4.1 加強對會計信息化的重視與認知
在大數據時代背景下企事業單位要加大對會計信息化的重視,不僅要在主觀上提高認識,更要在實際中加緊落實和投入。同時還要做好對技術型和專業型會計人才的選拔與聘用,并從企業長遠發展的角度做好對會計員工的培養與規劃,使之成為適合大數據時代下的復合型人才。
4.2 規范會計信息化制度與標準
隨著大數據時代的來臨,規范企業會計信息化制度與標準顯得尤為重要。一方面,為了有效確保會計信息化建設的成果,必須依靠健全的制度作為保障。另一方面,要想深入貫徹和實施會計行業的標準,也必須依托規范的規章制度。此外,企業還應與時俱進,積極研究和汲取最新的相關法律和法規的精髓,以增強信息化制度的實時性。
4.3 不斷推進云計算平臺建設與共享
云計算平臺是當前較為先進的信息化模式,企業要以此為建設目標和方向,充分遵循大數據的核心地位,進而對企業內部各項管理流程進行重組,使信息化數據的效能最大化地凸顯。在此基礎上,對生產經營全過程中的信息數據進行共享,以消除“孤島情況”的發生。云平臺建設離不開會計操作者的管理、更新與維護,這更需要企業加大力度對會計工作人員的培訓,以強化其協調應變能力。
4.4 完善企業自身信息基礎建設
大數據時代的到來是時代發展的印證,企業發展亦應該順應時代發展的潮流,構建良好的信息基礎條件,提供最高效的網絡傳輸環境,讓員工不會因為客觀條件而造成數據的丟失或者傳輸失敗。同時,企業還要對員工進行云會計知識的培訓,讓員工切實了解到新時代會計信息化與傳統的會計信息化的不同,改變傳統的思想觀念,讓新知識武裝員工頭腦,將最先進的云會計信息化理念與實踐相結合,保證員工在進行操作的時候做到熟練、高效。
4.5 構建核心數據庫,保證云服務的可靠性
大數據時代對于會計信息化的要求均是建立在數據的基礎上實行的,因此,對于會計信息化應用提高方面,必然需要高速計算的支持。企業在進行會計信息化建設的時候需要選擇安全、有效的云存儲平臺,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選擇合適的云會計模塊,可以將自己單位重要的信息在云模塊中進行存儲,從而可以實現數據和信息的共享和高速運轉。企業在進行云會計模塊選擇的時候要對運營商進行仔細斟酌和選擇,在對運營商進行綜合評價之后,進行可靠選擇。
大數據時代的到來,對企業內部管理帶來了巨大影響和推動。因此,企業要緊緊抓住信息數據的機遇,萬不可回避或輕視。只有正視并真正落實會計信息化建設,才會促進企業核心競爭力的形成,進而為企業可持續發展注入新的活力與生機。
參考文獻
[1] 劉從兵.大數據、云計算背景下的會計信息化建設[J].教育財會研究,2015(02).
[2] 湯長勝.大數據時代會計信息化水平提升研究[J].淮南師范學院學報,2014(2).
[3] 宋化福.淺談大數據時代下會計信息化的風險因素及防范措施[J].財會學習,2015(11).
[4] 房卉,李征.“云”計算下的企業會計信息系統[C].第十屆全國會計信息化年會論文集,2011.
[5] 林靜,蔡立新.云計算在線會計服務的SWOT分析[C].第十屆全國會計信息化年會論文集,2011.
[6] 秦榮生.云計算的發展及其對會計、審計的挑戰[C].中國會計學會2013年學術年會論文集,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