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麗娜
[摘 要] 風險資本是催生世界經濟突變、經濟轉型運作的因素之一,在許多國家已經發展至成熟階段。目前中小企業面臨融資渠道狹窄,缺乏信息資源等融資困境。風險投資作為一種權益資本,可以為中小企業提供帶有風險性的強有力的資金支持,作為一種新的融資方式被中小企業選擇用來拓寬融資渠道,解決融資問題,幫助自身壯大發展。
[關鍵詞] 風險投資;融資;中小企業
[中圖分類號] F830.59 [文獻標識碼] A
引言
近年來,中小企業在中國經濟發展的過程中所做出的巨大貢獻不容忽視。然而中小企業目前的發展面臨種種困境,最大的瓶頸是融資方面的問題。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礎上,利用引入風險投資,來尋求一條適合中小企業融資的道路,加快中小企業的穩步發展。
一、何謂風險投資
風險資本(Venture Capital)在中國是一個約定俗成的具有特定內涵的概念,其實把它翻譯成創業投資更為妥當。廣義的風險投資泛指一切具有高風險、高潛在收益的投資;狹義的風險投資是指以高新技術為基礎,生產與經營技術密集型產品的投資。根據美國全美風險投資協會的定義,風險投資是由職業金融家投入到新興的、迅速發展的、具有巨大競爭潛力的企業中的一種權益資本。
“風險投資”起源于美國,是20世紀六七十年代后,由一些愿意以高風險換取高回報的投資人發明的,這種投資方式與以往抵押貸款的方式有本質上的不同。風險投資不需要抵押,也不需要償還。如果投資成功,投資人將獲得幾倍、幾十倍甚至上百倍的回報;如果失敗,投進去的錢就算打水漂了。對創業者來講,使用風險投資創業的最大好處在于即使失敗,也不會背上債務,這就使得年輕人創業成為可能。總的來講,這幾十年來,這種投資方式發展得非常成功。
二、國內外中小型企業中的風險投資
(一)國外發展
國外對風險投資的理論研究始于20世紀50年代。國外風險投資研究的主線是圍繞風險投資的微觀領域展開的,即風險投資運作機制。其研究內容主要集中于風險投資家的作用、風險投資的資本來源與組織構架、風險投資評估與決策行為、風險投資的契約安排、風險投資企業的管理和監控、風險投資的退出路徑與收益分配等等。
美國作為公認的全球經濟明星,20世紀90年代,紐約曼哈頓“硅巷”、“硅屋”兩區的中小企業由原來的千余家猛增至六千余家,這兩區相繼成為中小企業特別是小型企業通過開發高科技而迅速崛起的象征,成為培育美國中小企業進入高科技領域的溫床,同時成為美國高科技產品出口的生力軍,20年以來營業額年均增長25.8%,是大企業的2倍多,堪稱“官助民營”。
日本是次于美國的第二大風險投資大國。政府扶持官、學、民三位一體的聯合體制;為風險投資公司提供巨額扶持基金,以大財團、大企業集團為依托創辦大型風險投資公司。日本已成為最成功的風險投資獲超值報酬的國家,使其立足于世界技術和經濟強國之列,立足“官民互助”。
1981年,英國推行了信貸擔保計劃,支持銀行向高科技中小企業提供中、長期貸款;法國除了給予高科技中小企業一定的貸款利率補貼之外,還專門為新版的創新企業提供特別的計劃貸款;德國、芬蘭和荷蘭等歐洲多國均把貸款、貸款利息擔保作為支持風險投資業發展的重要金融手段,即“政府為主”的投資方式。
著名的經濟學家、加州大學教授菲特爾·維奇亞博士在其專著《風險資本與創業》中指出:“風險資本是創業不可取少的物質基礎,沒有風險投資就沒有新經濟。”高科技技術創業離不開風險資本。目前風險投資使越來越多的中小型企業實現進一步發展,以更快的速度邁向資本市場。
(二)國內興起
20世紀80年代我國開始嘗試發展風險投資,國內“風險投資”的興起源于中國經濟的發展,近幾年我國對風險投資的研究發展比較快,大部分專注于研究中小企業和微小企業的投資問題,對于風險投資解決中小企業融資困境的研究很少,但是還可以從中取其共性來借鑒。
風險投資支持著一切具有開拓性、創造性的資金向高新技術產業進行投資,尋求高附加值的利潤,成為人們心目中新經濟的高增長點,并一度在國內呈現出蓬勃發展的態勢,并引起政府決策部門的重視,各地政府也紛紛創造條件,制定優惠政策吸引人才。目前風險投資來源主要集中于政府財政撥款、國有大型企業和科研單位自籌資金以及高新技術產業化相關的金融機構。
中國風險投資由起步到現在已有二十多年的歷史,風險投資業取得了較大的進展,推動著中國向知識經濟時代發展。
三、中小企業融資現狀分析
中小企業的發展是備受廣泛關注的問題,也已成為關系改革發展和穩定的重要要素。中小企業發展最大的制約在于資金,而融資難一直困擾著中小企業發展,主要呈現以下問題:
(一)融資渠道窄
基于中小企業本身規模有限、技術水平層次不齊、承擔風險的勇氣和能力低的特點,,長期以來中小企業的運營資金絕大多數依靠自籌和銀行信貸為主,自身所處的外部環境及其管理低下等使得中小企業很難從企業外部獲得資金,因此,直接融資是目前大部分中小企業所采取的融資方式也是最常用的融資方式。融資渠道狹窄在一定程度上制約了中小企業的發展。
(二)缺乏信息資源
對于政策的出臺和市場信息的發布,中小企業獲取信息通常比較滯后,容易錯過最佳選擇時機,加大了融資風險。
(三)金融制度不完善
從整體的經濟發展來看,融資政策仍傾向于大中型企業的改革與發展,落后的銀行體制導致銀行為中小企業服務的體系不健全;使其難以獲得銀行貸款。
四、風險投資對中小企業融資的影響
風險投資是一種由職業金融家向新興的、極具發展潛力的中小企業提供權益資本的投資行為。它以風險投資公司為中樞,一面吸收閑置資金形成風險基金,一面評估、篩選標的企業或項目,并直接參與企業的戰略規劃和經營管理。風險投資的對象可以是高新技術或高新產品,也可以是一種服務,還可以是其他類型的經營活動。它是高科技企業、特別是中小型高科技企業的催化劑。
風險投資能夠更為有效地解決中小企業的融資問題。(發展風險投資,拓寬中小企業融資渠道)國家政策不可能為中小企業提供全部資金,而風險投資作為一種權益資本,可以為中小企業提供帶有風險性的強有力的資金支持。
(一)為中小企業帶來發展良機
越來越成熟的資本市場制度打消了以往單靠自有資金積累來擴大再生產的局限。資本市場的分配可以在很短的時間內讓企業家獲得大量的資本,以迅速將事業做大做強。首先構建科學的組織、為中小企業營造優良的宏觀環境;其次完善的體制創新為中小企業吸引越來越多的科技人才、籌集更多的社會資金,如加大投入技術創新、升級產品和服務。
(二)完善風險投資市場運行機制
在國家政策的支持下,各級政府積極轉換自身的投資角色,利用地方政府培育基金,將市場主導與政府引導有機結合起來,從而最大限度地挖掘風險投資渠道,保證風險投資事業的健康發展,無論投資機構數量、投資項目數量,還是風險投資及基金管理機構的從業人員都有大幅度的增加。一個適合市場經濟發展特色、符合技術產業發展需求的多層次的風險資本市場體系,是目前我國經濟發展和資本市場發展的共同目標。風險投資的多元化建設增強了風險投資機構的抗風險能力。
風險投資規范的運行機制對企業進行財務監督,規范中小企業行為,保護知識產權,提高自主研發能力。第一:健全中小企業融資的法律法規,保護中小企業和投資者的合法權益;第二:加大企業風險融資的優惠政策,建立專門針對中小企業的政府風險投資基金,降低投資風險;第三:完善金融中介服務體系,建立專門服務于中小企業的投資決策、咨詢服務機構,建立企業與風險投資機構之間有效溝通的紐帶,避免不必要的風險和損失。
(三)拓寬創新中小企業融資渠道
對中小企業而言,傳統的融資渠道大部分集中在民間融資、銀行貸款和第三方機構擔保。風險投資作為一種新型的融資工具,改變了傳統的融資觀念,逐漸向風險投資行業靠近。如政策性貸款及“互聯網+”的迅速發展不僅可以給中小企業創造積極條件,還可以吸引風險投資,便于直接掌握大量中小企業歷年的滾動交易數據,還可以對中小企業的實時交易進行監控,有效推動金融信貸業務,提升融資效率。
風險投資在中小企業的融資過程中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主要表現在:第一,得到風險投資的企業具備高新的技術,并具有持續性的發展空間和能力;第二,風險投資的最終目標決定企業的經營模式,而企業的經營模式對企業的盈利具有直接的作用,風險投資的引入要求企業必須選擇最佳合適的盈利模式;第三,風險投資可以優化中小企業的資源配置,提高資金使用效率,風險投資者還會實施嚴謹的投資操作規范,以保證真正地把資金用于高新技術上。由此可見,風險投資在中小企業的融資過程中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結束語
中小企業的風險投資已成為我國發展風險投資的先鋒,是一項系統的工程。對中小企業融資的探究一直是切實要解決的問題,完善和健全風險投資機制,以促進和保障風險投資發揮對中小企業融資的正能量,解決好中小企業融資問題才能真正實現中小企業又快又好地發展。
[參 考 文 獻]
[1]陸園.風險投資破解安徽科技型小微企業融資之困境[J].宿州學院學報,2016(7):29-33.
[2]劉迪.我國行業銀行個人理財業務發展中存在的問題及其對策[J].經濟研究導刊,2014(8):189-190.
[3]王儷穎.風險投資視角的中小企業融資問題探究[J].金融經濟(理論版),2014(3):167-169.
[4]黃娜.風險投資:中小企業融資的有效途徑[J].現代財經,2003(3):39-41.
[責任編輯:史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