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張雪婷 本報駐臺北特約記者 蕭師言 ●余想

昨天是“七七事變”80周年紀念日。在中國大陸、臺灣和香港,各界均舉行各式各樣的活動,紀念這一特殊的日子。日本時事通訊社7日稱,作為“盧溝橋事件”的起點,北京郊外盧溝橋的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紀念館7日舉行紀念活動,據稱約1000人參加。而在臺灣,主政的民進黨當局似乎已經忘記了這一日子,僅有國民黨高調舉辦紀念活動,提醒臺灣人勿忘歷史。
時事通訊社稱,2014年中國曾大規模高調紀念“七七事變”77周年。文章評論認為,因為中國最高領導人正在外訪,加上近來日中關系出現好轉跡象,中國官方今年并未大規模紀念這一日子。
臺灣7日的紀念活動被總結為“民間熱,政府冷”。據臺灣“中央社”報道,國民黨當天高調舉行“擴大紀念活動”,高層悉數參加,代理主席林政則、黨主席當選人吳敦義及前黨主席連戰、吳伯雄等與會;前“國防部長”伍世文、高華柱等多位退役上將也出席紀念活動。活動現場特別邀請到20位抗戰英雄,逐一介紹他們參與抗戰的事跡,超過500名黨員參加,會場氣氛熱烈。馬英九發表錄像致詞強調,不論在臺灣或是大陸,兩岸人民都因為日本軍閥的野心侵略慘烈犧牲,正因中國在抗戰中的巨大貢獻,才讓中國從任人宰割的半殖民地變成聯合國安理會五大常任理事國之一,讓中國人站起來,這是值得所有中國人驕傲的成就。同日,國民黨文傳會黨史館還與中正文教基金會、政治大學人文中心合辦“紀念全民抗日戰爭爆發八十周年學術研討會”。《聯合報》稱,7日上午,臺灣統派團體赴日本交流協會臺北事務所前抗議,要求日本歸還釣魚島主權、向臺灣慰安婦道歉、停止和美國合作。
相較國民黨和民間的活動,蔡英文當局幾乎沒有舉辦任何紀念活動,僅由“國防部”在“國軍歷史文物館”舉行軍事媒體特展,蔡英文本人對抗戰紀念更是“只字未提”,反而在7日對日本表達關心。據“中央社”報道,“總統府”發言人7日下午主動表示,日本九州島地區因連日暴雨造成嚴重災情,蔡英文在得知后相當關心。此外,蔡英文7日還在推特上用日文發表帖文稱,聽聞北九州島地區因暴雨造成災情,“我感到非常心痛”;“日本是臺灣重要的鄰國與友人,盼災區能盡快復原,也希望在必要時能提供協助”。
蔡英文在抗日戰爭紀念日“慰問日本”的舉動引起臺灣網民和大陸網民一片罵聲。《中央日報》網絡報7日發表社論指出,今天應該是兩岸所有人民都應重視和緬懷的日子,但是臺灣在民進黨執政下,“去中國化”甚至“去中華民國化”日益激烈,也就無意紀念“七七事變”。未來其脫離中華民族的意向和行動只會更加明顯,這對于臺海局勢和臺灣內部的沖擊,都難以設想。
香港民間團體7日到日本總領事館前抗議。拒日本共同社報道,日本駐港總領事館所在大樓附近的天橋上,被香港民間團體放置了兩座象征慰安婦問題的受害者少女像,少女像腳下是日本首相安倍晉三的照片(如圖)。報道稱,日本總領事館已要求香港特區政府方面盡快撤除。在示威活動上,抗議人士批評日本政府至今并未就發動侵華戰爭及慰安婦等問題向中國人道歉,也沒有賠償。
除了關注中國各地的紀念活動外,日本罕有媒體自發紀念這一節日。《東京新聞》7日發表社論,題為“盧溝橋事件80年,從歷史中學習‘愚蠢”,回顧了1937年7月7日的歷史并警示日本政府主導的修憲進程:“戰后(1945年)72年的今日,本來向著和平主義道路前進的日本卻愈發變質成‘可以打仗的國家”“這時候,我們更應該從歷史的‘愚蠢接受教訓”。報道還稱,7日晚,名為“中日戰爭80年市民論壇”的組織在日本國會前集會,意為“在80年前的侵略軍的中樞前集合”,并立下永不參戰誓言。▲
環球時報2017-07-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