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海燕 董麗
【摘要】歌唱活動是音樂活動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是人與人交流、表達情感的方式之一。對于學齡前兒童來說,歌唱活動更是他們童年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對他們的身心健康和綜合能力的發展都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由于幼兒的年齡尚小,節奏感不強,對歌詞的記憶也不佳。所以這時就應借助一些生動、形象的東西來幫助幼兒理解歌詞。本文將對圖譜在幼兒園歌唱活動中的重要作用來進行論述。
【關鍵詞】圖譜;幼兒園;歌唱;重要性
【中圖分類號】G612 【文獻標識碼】A
歌唱活動是人類音樂活動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是人們交流、表達情感的方式之一。對于學齡前兒童來說,歌唱活動更是他們童年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對他們的身心健康和綜合能力的發展都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通過查閱資料發現,當前我國既沒有屬于我們自己的幼兒歌唱教育理論體系,也沒有豐富的實證研究。由于學齡前兒童的經驗尚不豐富,理解能力有限。所以他們對于歌詞的理解就有一些困難。在幼兒園實際教學活動中,應借助一些生動、形象的東西來幫助幼兒理解歌詞。美國圖學論者哈拉里說過:“千言萬語不及一張圖。”在日常的教學活動中,教師應運用具體、直觀的教具進行教學,充分激發幼兒的興趣。在歌唱教學活動中圖譜法就是其中一個行之有效的教學方法。圖譜法就是用生動、形象的圖畫來表現抽象的文字。因此作為一名幼兒園教師,我們應該正視圖譜在幼兒園歌唱活動中的正確使用。應該了解一些關于圖譜的制定要求以及圖譜的呈現方式。所以本文將對圖譜在幼兒園歌唱活動中的重要作用來進行論述。
一、借助圖譜使幼兒理解、記憶歌詞
圖譜教學法是一種視、聽結合的方法,利用幼兒熟悉的事物配合這種方法可以讓幼兒輕松地記住歌詞,還可以讓幼兒與音樂緊密的聯系起來。通常在幼兒園歌唱教學活動中,教師采用的是示范唱、領讀歌詞、教唱、幼兒整體演唱等方法。長時間的教學模式會使幼兒失去對于歌唱活動的興趣,他們幾乎是處于一種機械記憶的狀態。而且在傳統的歌唱活動教學中,記憶歌詞的過程非常枯燥,記憶歌詞時間相對也比較長。使用圖譜教學法可以幫助幼兒記憶和理解歌詞,大大提高教學效果。例如在《春天》的歌唱活動教學中,教師用象征性符號來表示歌詞:“春天天氣真好”教師用一個大大的紅色太陽表示,“花兒都開了”用幾種不同顏色的花朵表示,“楊柳樹枝對著我們彎彎腰”用楊樹、柳樹的圖片來代替,“蝴蝶姑娘飛來了”用漂亮的蝴蝶圖片表示,“蜜蜂嗡嗡叫”用可愛的小蜜蜂圖片代替,“小白兔兒一跳一跳又一跳”用小兔子的圖片表示等等,用豐富的春天的事物來吸引幼兒。那么小朋友對教師展示的這些圖譜非常感興趣,也就輕松、快速地記住歌詞,而且在整個活動過程中幼兒的參與度也會大幅提高,整個歌唱活動就能夠順利的進行。
二、借助 圖譜幫助幼兒解決節奏問題
歌唱教學活動中對于幼兒來說還經常出現的另一個難點就是節奏問題,如果教師只是通過單純地方法,通過聽覺刺激使他們很好的掌握節奏是相對困難的。曾經有位幼兒園教師做了一個小實驗,將全班幼兒分為兩組,其中A組幼兒在《小白船》歌唱活動中,沒有使用圖譜,教師只是讓幼兒重復聽歌曲節奏,用語言引導讓幼兒進行學習。在這組歌唱活動中,教師將“踢踏”節奏劃分為四樂句如下:踏—踢踢\踏—踏\踏踢踢踏\踏——\踏—踏\踏—踏\踏——\踏——\ 踏—踏\踏—踏\踏踢踢踏\踏——\踏—踏\踏—踏\踏——\踏——\ 踏—踏\踏—踏\踏—踏\踏——\踏—踏\踏—踏\踏——\踏——\ 踏——\踏——\踏—踏\踏——\踏踢踢踏\踏—踏\踏——\踏——\,教師用語言進行引導:踏就是節奏慢點,踢就是節奏快點,兩個踢的速度相當于一個踏。但是一直到歌唱活動結束,幼兒還是不能很好地掌握這部分的節奏。幼兒連節奏都不能很好地掌握,就更談不上有感情的演唱了,歌唱活動帶動不起幼兒的興趣,所以他們會覺得活動枯燥無味,自然而然這節活動的效果也不會太理想。
在B組的歌唱活動中,教師用手和腳的圖片分別代替了“踏、踢”,教師分別出示手和腳的圖片,幼兒隨著音樂的節奏拍手和跺腳,他們采用視覺、聽覺、動作三方面同時進行學習的方法,很快就掌握了難點節奏。圖譜的這種方法就是用直觀的視覺符號來代替無形的節奏,幫助幼兒直觀地了解節奏的類型。幼兒從自己憑空想象到視聽覺結合,節奏就這樣輕松的掌握了。因此,B組幼兒與A組幼兒掌握難點的水平有很大的區別。
三、圖譜可以激發幼兒的學習興趣和創造力
由于學齡前的幼兒理解和記憶能力有限,因此他們比較喜歡生動形象的活動材料。圖譜可以把歌唱活動中的歌詞、節奏等形象化、簡單化,加強它的直觀效果,圖譜正是符合富有趣味性、生動性、形象性的特點,所以圖譜能夠充分地吸引幼兒的注意力、激發幼兒對歌唱活動的興趣。借助圖譜不但可以啟發幼兒理解和記憶歌詞的能力,而且還可以幫助幼兒掌握各種復雜的節奏,加深理解和記憶,從而讓幼兒體驗成功帶來的樂趣,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提高歌唱活動的質量。這就要求幼兒教師們要充分地發揮自己的想象力,為幼兒精心準備教學圖譜,每當教師在歌唱活動中像變魔術一樣出示圖譜時,總是能夠看到孩子們臉上的期待和興奮。在歌唱活動教學中恰當地使用圖譜,不但能充分地吸引幼兒的注意力,而且還能調動幼兒的學習興趣。圖譜的使用,可以激發幼兒自己動腦,鍛煉幼兒的想象力和創造力,讓幼兒理解歌詞、節奏和圖片之間的關系,使幼兒的思維處于最好的狀態,從而積極探索,更好地投入到學習中去。如《小白船》中第二段:“渡過那條銀河水,走向云彩國,走過那個云彩國,再向哪兒去?在那遙遠的地方,閃著金光,晨星是燈塔,照呀照得亮。”讓幼兒自己創編圖形來代替歌詞,讓幼兒自己制作圖譜,或者教師直接出示第二段圖譜,讓幼兒通過觀察、比較、討論的方式自主地完成作品。
《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指出“要創造機會和條件,支持幼兒自發的藝術表現和創造” 。在幼兒園歌唱活動中我們可以充分地利用圖譜激發幼兒自發地創編歌曲內容,幼兒熟悉自編歌詞后,再為他們配上合適的旋律就是一首很好的幼兒自編歌曲。在教學中幼兒教師應鼓勵幼兒大膽地續編或替換歌詞,只有在流暢地編出歌詞后,歌唱教學中才能順利地續編歌曲。隨著幼兒經驗的積累、語匯的豐富和學習的歌曲數量不斷增加,大多數幼兒都會自然地上升到自編自唱、隨意更改歌詞的高度上來,此時,教師應該積極地加以引導和鼓勵。只有這樣輕松、有趣地學習才能讓幼兒有成就感。音樂課堂不應該僅僅是聽覺的感知活動,而應該是多種感知協同的感知活動。圖譜的正確運用,對幼兒音樂的感知活動起到了支持和強化的作用。以圖譜為手段來吸引幼兒主動地投入到音樂歌唱活動中,可以幫助幼兒體驗和感受音樂,使他們感受歌唱活動中的快樂,并激發幼兒獨特的想象力、創造力和表現力。因此幼兒教師們必須合理、有效地運用圖譜,從而達到提高幼兒整體素質的目的,充分發揮圖譜在幼兒園歌唱活動中的重要作用。
參考文獻
[1]劉海英.幼兒音樂活動中圖譜教學的有效運用[J].山東教育,2011(10).
[2]黃瑾.學前兒童音樂教育[M].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
[3]許卓婭.幼兒園音樂教育活動[M].北京:人民音樂出版社.
[4]許卓婭,孔起英.藝術/幼兒園滲透式領域課程指導叢書[M].南京: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
[5]陳中永.用綠色培育孩子的心靈——評《視遼圖譜》[J].內蒙古師大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7(02).
作者簡介:孫海燕(1981—)女,張家口學院教育學院講師;董麗(1977—),女,張家口學院音樂學院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