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蘭云
新疆鐵道職業技術學院
試論地鐵列車車門系統故障分析及診斷方法
葛蘭云
新疆鐵道職業技術學院
隨著我國交通體系建設的不斷完善,地鐵逐漸成為人們日常生活中愈加常用的交通工具,與此同時,地鐵運行安全問題也受到越來越多的關注和重視,而車門系統作為地鐵列車的主要組成之一,如果列車車門系統出現故障,將會對列車正常運行造成比較嚴重的影響。本文就圍繞地鐵列車車門系統故障加以分析,并探討其故障的診斷方法。
地鐵列車;車門系統;故障分析
相比于傳統形式的交通方式,城市軌道交通系統的出現和普及,在人們出行方面,提供較大程度的便利條件,在緩解交通壓力、降低交通事故發生率方面具有比較顯著的貢獻,另外,軌道交通還具備污染少、更環保、速度快、運量大等一系列優勢特點。而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創新,地鐵列車的功能性也更強,其結構也更加復雜。
車門系統作為地鐵列車的主要組成之一,對于列車的安全性和穩定性具有非常關鍵的影響,根據數據顯示,在地鐵列車的引發交通事故中,其中超過30%的事故是由車門系統的故障所引起的[1]。從驅動系統的角度區分,地鐵列成的車門可以劃分為氣動式和電動式。其中氣動式車門是由驅動氣缸來提供動力的,而電動式車門系統需要由電機來提供動力,電動式電機又可劃分為直流電機和交流電機。
根據車門的安裝位置,又可將地鐵車門區分為內藏式、外掛式和塞拉式。
其中內藏式車門的組成部分包括導軌、門葉、傳動部分、鎖閉環節、解鎖環節以及電氣控制系統等;塞拉式車門的組成部分包括導軌、門葉、傳動部分、制動部分、解鎖環節以及車門旁路部分等;外掛式車門的組成部分包括門葉、直流電機、懸掛系統、傳動部分以及電子門控系統等[2]。
在地鐵運行路線中,各站點之間距離及運行時間較短,地鐵車門的開關頻率較高,因此車門系統的中門控器件損壞的可能性比較大,進而容易引發地鐵列車車門系統故障。在地鐵列車的引發交通事故中,其中超過30%的事故是由車門系統的故障所引起的。其中電氣類故障約占車門故障總數65%以上,機械類車門故障約為35%。車門系統故障的發生,輕則影響地鐵的正常運行,導致列車延誤;嚴重情況下,可能會導致裂成不按牽引運行,甚至造成人員傷亡。
地鐵列車的車門故障大致可歸納為兩大類,即電氣類故障和機械類故障,其中電氣類故障通常包括,由門控元器件、制動器、繼電器等電氣原因造成的車門開關環節的故障。如在上海地鐵二號線,曾經在列車開、關門過程中,受到周圍信號的影響,導致車門系統在開門時,信號消失引發電流瞬間加大,電機控制系統斷開,引發車門系統的電氣故障,干擾了列車的常規運行[3]。
機械類故障通常包括,車門受力變形或尺寸調整不合理造成的限位開關不動作;機械零件缺損、松動;車門頻繁開關導致的尺寸變化等,干擾了列車車門的正常運行。尤其是在早晚的客流高峰段,很多乘客車門處擁擠,極有可能導致車門變形而無法自動關閉,列車也會因此無法正常運行,另外,受頻率變化引發振動的干擾,也有可能導致車門配件尺寸的變化,引發固定裝置的位置變化。
地鐵列車運行過程中出現車門故障是難以避免的,不過在故障發生時,通常可以根據其表現出的不同征兆,來選擇適當的診斷方式,從而準確的分析出故障原因,進而針對性的加以解決。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創新,診斷技術也愈加豐富,當前常用的車門故障診斷方法主要有以下幾種:
(一)決策樹診斷方法
這種方法的原理,是針對問題的不同的特征,通過樹狀結構來表現決策合集,并借助信息理論對問題的屬性加以分析,決策樹的節點表示的是不同問題的屬性,利用屬性來區別分支,從而形成樹狀結構。這種診斷方面不受車門故障類型的限制,將決策樹診斷法應用到車門故障的分析中,具有比較顯著的安全性和穩定性,可以通過對故障數據加以分析,并總結故障發生規律,建立故障樹模型,從而實現對故障的明確分類。以某城市地鐵為例,以其車門故障歷史數據為依據,借助決策樹診斷法,建立車門系統故障樹,將車門故障進行了比較明確的分類。利用決策樹診斷方法,不但可以以車門故障的類型加以分類,還可以根據車門故障的嚴重程度加以區分[4]。相比于其它診斷方法,決策樹診斷法的計算流程簡便,而且準確率較高,基本可以保障在95%以上。
(二)貝葉斯網絡診斷方法
貝葉斯網絡需要借助圖形的表現形式,來構建概率模型,通過這個模型能夠反映出定性與定量信息,即便在車門故障相關數據不完整的環境下,也能夠比較精準的計算出車門系統故障概率。貝葉斯網絡主要應用于分析故障與征兆之間的復雜關系,而且能夠利用故障信息判斷出造成故障的可能因素及其概率。有研究人員對車門故障數據加以分析,從中總結故障知識,并將各種可能引發故障的原因加以總結,形成一個集合,以車門部件甚至元件為子系統,添加到故障原因集合、故障類型集合等不同集合中,并以此為依據建立三級貝葉斯網絡,對車門故障加以診斷分析。應用貝葉斯網絡診斷方法,得出北京市2016年地鐵車門故障概率為0.005%,實踐結果表明,該診斷方法的計算結果誤差極小。
(三)人工神經網絡診斷方法
人工神經網絡診斷法主要應用于地鐵車門機械類故障的診斷。該方法依據的是人體神經元的工作原理,這套系統不但具有自學習和自組織的功能,而且還具有預測控制的作用。將人工神經網絡法應用到車門故障的診斷中,首先要選取一定數量的車門故障樣本,并對這些樣本加以訓練,從而得到神經網絡的權值和閾值,并對該數值加以適當修正,進而通過對樣本的識別,來確定車門故障的原因。有學者借助人工神經網絡系統,對地鐵列成的移動軌跡加以分析,從而得到了車門速度以及氣流分布的變化情況,并以此建立模型,根據該模型來分析車門位移時的暫態、頻率等特征,將其與實際測量值加以對比發現。應用人工神經網絡法進行仿真實驗,對上海地鐵站去年發生的150次車門故障加以診斷,結果表明,該方法的診斷準確率超過90%。
本研究首先對車門系統進行概述,然后從電氣故障和機械故障兩個角度,對地鐵列車的車門系統常見故障加以研究,分析其故障發生原因,并提出決策樹法、貝葉斯網絡法以及人工神經網絡法等對車門故障加以診斷,希望本研究能夠為地鐵列車的車門故障分析及診斷,提供全面且充實的依據。
[1]沈碧波,佘維,葉陽東,賈利民.一種基于TC-CPN的城軌列車車門故障溯因診斷方法[J].鐵道學報,2016,04(09):51-58.
[2]彭松,黃志輝,胡奇宇.基于EMD與SVM的地鐵列車滾動軸承故障診斷方法分析[J].科技創新與應用,2016,23(09):36.
[3]張亦農.淺析地鐵門控系統的故障樹診斷方法研究[J].工程建設與設計,2016,16(09):72-73.
[4]徐春華.電動塞拉門控制系統故障分析與診斷方法研究[J].中國高新技術企業,2017,01(09):106-107+1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