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蘭
濟源市社會主義學院
河南省留學歸國人員的統戰工作研究
呂蘭
濟源市社會主義學院
留學歸國人員作為人才隊伍的重要組成部分,既是統戰工作新的著力點,又是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的一支生力軍。隨著我省與世界的聯系日益緊密,經貿、人文、政治、科技等各方面的往來越來越頻繁,更加需要大量熟知國內國外發展情況的留學歸國人才投身于我省的建設之中,貢獻自己的力量。做好河南省留學歸國人員的統戰工作,直接關系到中原崛起河南振興大業能否順利實現。因此,統戰部門應重視海歸人員的統戰工作,從制度完善、機構建設和人文關懷等角度管理并服務好我省留學歸國人員。
留學歸國人員;統戰工作;河南
統一戰線是中國共產黨的三大法寶之一,是我們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重要保障。留學歸國人員作為人才隊伍的重要組成部分,既是統戰工作新的著力點,又是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的一支生力軍。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統戰工作會議上強調“要堅持支持留學、鼓勵回國、來去自由、發揮作用的方針,鼓勵留學人員回國工作或以多種形式為國服務。”[]隨著我省與世界的聯系日益緊密,經貿、人文、政治、科技等各方面的往來越來越頻繁,就更需要大量熟知國內國外發展情況的留學歸國人才投身于我省的建設之中,貢獻自己的力量。
(一)留學歸國人員的現狀
近年來河南省選擇出國留學的人數越來越多。數據顯示,河南省每年出國留學人員數量約有1萬人,省會鄭州市占總人數的一半多一點;八成留學歸國人員選擇去北上廣或沿海城市發展,留在省內發展的人員較少。根據河南省歐美同學會秘書處的統計數據,截止目前,我省留學回國人員總數達2萬人,且呈逐年增長態勢。
1.總體概況
我省出國留學人員中自費留學人數遠多于公派,成為近幾年主要的留學方式。自費留學以大學本科和碩士為主,公派留學中則是訪問學者占據大多數。自費留學中不少通過留學中介機構幫助提交申請,留學目的國大都選擇美國、英國、澳大利亞等英語體系下的發達國家,專業也由過去的偏理工科轉為文理類兼有,且申請政治、藝術、管理、設計等專業的留學生數量呈上升趨勢。出國留學雖有低齡化趨勢,但仍舊以高中畢業出國和大學畢業出國的居多。
2.就業情況
畢業后選擇就業的留學生有近一半直接回國就業,回國率呈逐年上升態勢,有些留學人員在國外工作一段時間以后仍然選擇了回國工作。我省留學人員回國后更傾向于在北京、上海等一線城市的企業就業,而留在河南省的人員主要在高校、國企、科研院所中就業,也有一部分選擇了自主創業。回國原因主要有看好中國大陸的發展前景和就業機會、歸屬感、家庭原因、認為自已留學后回國找工作更有優勢等。
3.適應國內生活情況
普遍看來,在國外生活時間越長,出國年紀越小,受到的文化沖擊程度越重。筆者調研的受訪者普遍認為留學生活對于回國后生活方式的影響不大,受到影響最大的是處理國內的人際關系。留學期間接觸到的人際關系比較單純,這與歸國后留學生體會到的國內人際關系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二)留學歸國人員的特點
根據《中國留學發展報告》,我國2016年留學歸國人員增幅略高于出國留學人數。河南省留學歸國人員的情況與全國情況相似,主要表現為以下幾個特點。
1.留學歸國人數逐年增多
2006年至2010年,河南省留學歸國人員分別為394人、570人、728人、894人、1215人。2011年至2013年,這一人數接著上漲,分別為1609人、2124人、2212人。主要原因是:近年來出國留學人數大幅增加;我國經濟發展持續向好態勢與歐美國家經濟復蘇乏力形成鮮明對比;我國大力推進“一帶一路”戰略和我省積極促進中原經濟區發展需要更多人才資源;國家和省委出臺的各項吸引高層次海外人才的優惠政策等。這些原因在客觀上促使越來越多的留學人員選擇回國發展。
2.年齡結構偏輕,學歷閱歷較高但工作經驗較少
從年齡結構看,河南省留學歸國人員以30歲以下的年輕人為主,以碩士研究生和本科生居多。這些人正值生命活力的頂峰期,有理想、有潛力,但工作經驗和成果較缺乏,回國前無工作經歷的現象比較普遍。這也成為海歸回國找工作遇到困難的主要原因之一。
3.參政議政愿望較強
調查顯示,23.9%的留學回國人員表示有參政議政意愿,32%的受訪者計劃或曾經報考過國內公務員。留學歸國人員報考公務員的比例高于國內大學生,回國后成為公務員的比例(1.5%)高于公務員與就業人員總數的比例(0.9%)。調查顯示受訪者大都表現出對國家事務的關心,愿意提出自己的觀點和看法并與人辯論,比國內大學生有著更多的憂國憂民的情懷和更強烈的民族振興意識。
4.價值觀念與政治認同多元化
筆者調查中發現,留學歸國人員政治認同更加趨向多元化。經歷過不同政治、經濟、文化及社會制度潛移默化的影響,他們對國家事務尤其是國際事務的理解更加客觀,這與強烈的愛國心并不矛盾。對于我國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他們大力支持;對于西方的普世價值,他們也看到其中有益于人類社會發展的一面。多元化的吸收和借鑒全世界先進的經驗成果是海歸人員的一大優勢。
5.更愿意在一線城市安家就業
筆者調查的20位留學回國就業人員中只有3位選擇在河南發展,在調查中的占比相當低,其余全部在北京、上海、深圳等一線城市發展。而這三位之所以選擇河南是因為他們都是河南籍且父母親人均在河南。
6.全球范圍人脈交際廣
留學時的同學和朋友都成為了海歸人員獨具特色的人脈資源。他們通過電子郵件、LinkedIn、WeChat等方式仍然與國外的老師、同學、朋友保持著密切聯系。有時如果國外的導師和朋友來華,海歸們都會盡量抽出時間與他們一聚,加深聯絡。
(一)統戰工作重視程度不高
1.輻射范圍不夠。當前河南省留學歸國人員的統戰工作主要關注于高層次海歸人才,對于一般海歸人員關注較少,但是這個群體人數更多,覆蓋面更大,更加充滿活力。
2.統戰組織力量不足。我省目前還沒有成立一個專門的機構來從事留學歸國人員工作,這項工作還主要是由省委統戰部直接服務和引導。缺乏明確的部門或組織就容易導致各相關部門在工作中往往各自為政,服務內容單一,缺乏整體合力。黨組織沒法有效開展工作,政治方向的引導作用大大削弱,也沒有辦法組織任何活動。很多留學歸國人員想向組織靠攏卻尋找無門,不知道該向哪個部門提交申請。
3.政策制度、工作方法不健全。我省目前還沒有建立起一套全面完整的留學歸國人員工作系統,工作開展不到位,對所屬省市的留學歸國人員的情況掌握不準。統戰方法過于傳統,一味生搬硬套舊思路,缺乏信息化、標準化、規范化的工作方法會給他們帶來思想上的負面沖擊,導致留學歸國人員參與統戰工作的積極性受挫。
(二)留學歸國人員創業難度大
1.運營成本高。在河南省創業的留學歸國人員大都選擇了省會鄭州,但是近些年鄭州地價持續上揚和房價急劇攀升使得海歸創業企業的固定資本支出不斷上升。同時,融資困難也困擾著創業者。留學歸國人員創辦的企業大多為軟件設計、生物醫藥等,研發投入成本大,但缺少抵押物品,風險較大等因素導致銀行、民間資本不愿投資,融資渠道窄。
2.對國家政策和市場了解不到位。留學歸國人員由于長期身處國外,對國內政策、政治環境和市場發展前景不甚了解,不利于開展創業工作。國內目前的政商環境與國外相比透明度不高,民營企業過于依賴政府支持;國內職場文化與國外企業存在明顯差異,帶薪休假等國外常見的福利待遇在國內較難執行;部分行業的官僚氣息嚴重、辦公室政治復雜、工作效率低等問題都給留學歸國人員創業制造了不少困難。
(三)留學歸國人員與政府之間缺少溝通
留學歸國人員遇到問題習慣于自己解決,缺乏積極向領導匯報工作的意識,長期以往容易被邊緣化,不利于其職業發展和晉升。政府部門對留學歸國人員缺少完善的管理體制,政策宣傳不深入、不廣泛,對人才引進后不能人盡其用,配套環境跟不上,很難吸引并留住海歸人才。
(一)充分認識到新形勢下留學歸國人員對推動河南建設發展的戰略性作用
近年來,河南省經濟、政治、文化發展都取得了長足的進步,在全國大局中的地位日益提升,戰略疊加效應持續增強。留學歸國人員是人才隊伍的生力軍,在推動河南省社會經濟發展、實現長遠目標的過程中發揮著戰略性作用。應當充分認識到留學歸國人員,特別是高層次海歸人才是一批有特別經歷、掌握著國際先進技術和管理經驗的寶貴人才。他們普遍學歷高、視野寬、思維靈活、創新能力強、人際交往范圍廣,這些優勢對我省決勝全面小康、讓中原更加出彩具有不可替代的推動作用。
(二)加強和完善留學歸國人員統戰工作的管理機制
1.成立專門機構對全省或全市留學歸國人員進行統一管理。各地市留學歸國人員應統一由一個獨立機構專門管理。該機構由本地市組織部和統戰部牽頭管理,明確職責和分工,避免重復或互相推諉。該獨立機構應會同教育、科技等部門共同建立留學歸國人員信息庫和網絡平臺,廣泛收集本省本地留學歸國人員的信息,建立數據庫,全面掌握他們的情況,并及時與他們建立廣泛聯系,加強溝通,為建設高素質人才隊伍和引智引才服務。
2.各單位因地制宜,加強對本單位的留學歸國人員管理。一方面,認真落實中央、本省及本市關于引進留學歸國人員的優惠政策,在加強黨內留學歸國人員管理和服務的基礎上,更加重視黨外留學歸國人員的統戰工作。
(三)培養留學歸國人員的歸屬感
1.統戰部門應加強與留學歸國人員的聯系,尤其是做好有代表性人士的工作。充分發揮各地留學社團聯系和團結廣大留學人員的紐帶作用,及時聽取留學歸國人員對工作上的創新思路及意見建議,加強對他們生活上的關心和幫助,彰顯人文關懷,不僅對他們本人,也包括他們的家屬,以避免出現人才引進來卻留不住的尷尬局面。
2.大力宣傳留學歸國人員的先進典型和事跡。通過各地搜集相關信息,報送至省級部門,不定期召開由組織部和統戰部主辦、留學歸國人員服務機構承辦的,對在各自工作領域做出突出貢獻的留學歸國人員進行的宣傳表彰大會,營造有利于留學歸國人員創業就業的良好環境氛圍,激發他們的工作熱情和積極性,鼓勵他們再接再厲勇創新高,并藉此吸引更多的留學人才和海外人才回國服務。
(四)搭建留學歸國人員統戰工作平臺
1.構建參政議政平臺。一是健全決策咨詢制度。依托政協、統戰部、民主黨派、民間社團等組織和團體,積極鼓勵留學歸國人員參政議政,結合自己所見所學建言獻策,廣開言論。通過召開座談會、集體調研、會員活動等方式,加深與留學歸國人員的交流,聽取他們的意見。二是拓寬意見反饋渠道。充分利用互聯網便捷的特點,在涉及到留學歸國人員工作的相關部門官網上和兩微一端上開設意見反饋窗口,專人處理、及時回應。
2.構建聯誼交流平臺。一是健全留學歸國人員聯誼會、座談會制度。充分發揮留學歸國人員社團組織的作用,通過開展活動、舉辦聯誼會等形式,還可以設立微信群、QQ群,加強本地乃至全國各地海歸人員之間的聯系與交流。二是建立人文關懷制度。留學歸國人員的專門管理機構應當在重大節日對他們進行慰問,還可學習黨日活動的方式,不定期組織留學歸國人員參加集體活動,加強他們對祖國悠久傳統文化的認同感、加深對祖國現代化建設時代意義的認知,增強政治意識、大局意識、核心意識、看齊意識。
留學歸國人員是我國知識分子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不可或缺的生力軍。做好留學歸國人員的統戰工作是新形勢下鞏固和發展最廣泛的愛國統一戰線的重要一環。應當根據形勢的發展變化,及時總結經驗、完善制度措施、創新方式方法,鼓勵和引導留學歸國人員發揮聰明才智,為決勝全面小康、讓中原更加出彩譜寫出新的篇章。
[1]中央政府門戶網站.習近平:鞏固發展最廣泛的愛國統一戰線為實現中國夢提供廣泛力量支持.2015-05/20/content_2865448. htm,2015-5-20/2017-3-18.
呂蘭(1985-),女,漢族,河北安國人,碩士,中共濟源市委黨校教師,研究方向:國際政治、中美關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