韋小蕾
(廣西外國語學院,南寧530222)
廣西中小企業發展跨境電子商務模式研究
韋小蕾
(廣西外國語學院,南寧530222)
跨境電子商務作為一種新型貿易形式,開創了對外貿易的新時代。雖然跨境電商已成為廣西新的經濟增長點,政府對其重視程度日益加深,但對廣西中小企業而言,跨境電商領域仍是一片藍海。跨境電子商務有自建平臺、第三方平臺、跨境服務商三種跨境電商模式,外向型中小企業應審時度勢地嘗試利用跨境電商開拓新市場,根據自身情況對上述模式做出選擇。
中小企業;跨境電子商務;模式
當前,跨境電子商務的發展得到了政府的重視及相關政策的大力支持。2016年,廣西電子商務繼續保持快速發展的勢頭,交易額為6 180億元,比上年增長39.8%,預測2017年交易額將突破7 000億元。而中小企業數量約占廣西企業總數95%的比例,產值占廣西GDP的一半左右,為廣西區提供了90%以上的城鎮就業崗位。中小企業整體發展狀態良好,已經成為廣西國民經濟收入的重要來源和主要就業渠道。
跨境電子商務打破了傳統外貿模式,為中小企業提供了一個與大企業公平競爭的平臺,中小企業可直接面對批發商、零售商,甚至是最終消費者,有效縮短了貿易中間環節,減少了商品流通成本,從而促進了多邊資源的優化配置,拓展了產品的利潤空間。與此同時,跨境電商促使小批量、多批次的訂單式管理逐步取代集裝箱式大額交易,中小企業進口商也能以短期購買活動替代長期購買活動。[1]如此,既能有效減少風險,又能實現企業間的互利共贏。所以,廣西中小企業應積極嘗試利用跨境電商實施“走出去”戰略,根據自身實際發展情況選擇合適的跨境電商模式。
(一)區位優勢明顯,東盟貿易市場潛力無限
自1991年中國開始成為東盟的對話國以來,中國與東盟國家的經貿合作取得較大的進展,雙邊貿易和投資規模逐漸擴大。根據國家海關總署發布的數據顯示,1991年中國與東盟雙邊貿易額為79.6億美元,2016年雙邊貿易額較1991年增長了大約60倍。同時,東盟是中國企業在國外投資的主要目的地,截至2016年底,中國與東盟互相投資額累計超過1600億美元。廣西因其與東盟海陸相接的區位優勢,既能為我國內陸地區提供便利的出海通道,又能為東南亞鄰國提供進入中國內陸的重要捷徑,已成為中國對接東盟的物流中心。在打造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升級版”的背景下,2016年廣西與東盟國家雙邊貿易額達1835.4億元,同比增長1.6%,占同期廣西外貿總額的57.9%,[2]東盟繼續穩坐廣西對外貿易第一大合作伙伴的交椅。面對東盟這個擁有6.2億人口,2.43萬億美元GDP的巨大經濟體,廣西跨境電商的發展迎來了新的機遇。目前東盟國家存在工業底子薄弱、輕工產品供給不足的客觀現狀,廣西可利用跨境電商將其優勢產業與一些產能過剩的產品出口至東盟,如中低端的機電產品、有色金屬、陶瓷產品、保健品等完全可能在東南亞國家有很好的市場空間。
(二)扶持政策落實,跨境電子商務蓬勃發展
2014年8月,廣西南寧市成為全國第17個國家跨境貿易電子商務服務試點。2015年12月,廣西區政府辦公廳頒布了《關于促進全區跨境電商健康快速發展的實施意見》,提出實施“電商廣西”、“電商東盟”工程,建立并完善跨境電子商務通關、檢驗檢疫、綜合服務平臺、收結匯、倉儲物流、網上支付等管理機制及服務體系。《意見》還指出要幫助中小外貿企業解決在跨境電子商務發展中遇到的融資、成本、訂單等關鍵問題。2016年9月,中國—東盟電子商務峰會在廣西南寧舉行,峰會的主題為中國—東盟跨境合作,以打造中國—東盟信息港為契機,旨在建設中國—東盟電子商務企業的合作橋梁,深入電子商務領域的合作。峰會期間,敦煌網、一達通、谷歌等電子商務旗艦項目成功簽約落地,項目涉及跨境電商、電商培訓、農村電商等多個領域。政府相關政策的扶持將極大地激發廣西中小企業布局跨境電商的積極性。
(三)跨境電子商務支撐體系建設取得成效
國際物流配送能力不斷提升。物流成本過高一直是跨境電商發展的“痛點”。當前,以欽州保稅港區、憑祥綜合保稅區、南寧綜合保稅區為主體的廣西保稅物流體系已經建成,中國—東盟物流基礎設施互聯互通進展明顯。廣西北部灣港面向東盟的海上大通道初步形成,外貿航線覆蓋了東盟主要國家和港口。通往東盟的鐵路網在加緊建設,南寧已開通至越南河內的國際列車,自2015年以來,中泰鐵路正式啟動,中老鐵路進入實施階段。中國—東盟空中走廊日益完善,南寧機場已開通了16條東盟航線航班,全面覆蓋了東盟十國的首都及重要旅游城市。
跨境電子商務信息網絡建設初見成效。2014年中國與東盟十國達成了共建中國—東盟信息港的協議,信息港以廣西為重要節點,涵蓋基礎設施建設、光纖及電子政務、電子商務等平臺。目前中國—東盟信息港南寧核心基地正在建設當中,其子項目中國聯通南寧總部基地也順利推進,為面向東盟的跨境電子商務夯實網絡基礎。
中國—東盟(南寧)跨境電子商務產業園投入運作。產業園打造了跨境貿易電子商務綜合服務平臺,利用信息化、電子化手段為跨境電商企業報關報檢提供一站式服務,幫助企業降低通關成本,提高通關時效;并新建跨境電商監管倉,彌補了原先跨境電商海關監管通關要求的缺陷。當前,廣西區郵政公司、廣西大白鯊網絡科技有限公司等物流、電商和金融企業已入駐園區參與合作。
(一)自建平臺模式
自建平臺模式指企業使用自主程序建造網絡平臺,采取一條龍的形式進行產品的生產制造、線上展示、在線交易等一系列活動。這個模式有利于企業掌握絕對控制權,企業不會被任何第三方平臺牽制,企業還可自行制定交易管理規則,同時沒有傭金的負擔;網站的空間和容量不受限制,可展示更多的商品,有利于結合用戶的消費和使用習慣來滿足其獨特化、個性化需求,提供完整的品牌與用戶體驗;有利于企業掌握客戶的第一手數據并通過這些數據進行更有價值的分析;擁有自己的獨立域名,有利于企業自身品牌形象的塑造、推廣及積累。該模式同時存在若干劣勢,一是自建平臺的前期投入成本較高,企業需斥資進行技術開發,還需支付域名、服務器及對接支付接口的費用;二是推廣周期較長,平臺初期的可信度較低,短期內較難取得很好的推廣效果,企業需在SEO上投入較大的精力;三是需要專業的運營維護團隊,需要投入的人力成本較高。因此,自建平臺模式適用于具有一定品牌影響力、產品質量和管理體系有所保障、綜合實力較強的企業。

圖1 自建平臺跨境電商模式
(二)第三方平臺模式
第三方平臺模式指借助第三方提供的公共平臺來開展跨境電子商務業務,第三方平臺將買賣雙方的信息進行集中歸類,向供應商和消費者提供信息,從而促進雙方完成交易。[3]該模式是當前中小企業開展跨境電子商務的主要選擇,其優勢在于,其一,第三方平臺信用體系完善,信用制度成立的時間往往較長,平臺可信度較高;其二,企業可直接套用平臺提供的商城模板,快速搭建網上門店;其二,入駐平臺的前期投入較少,幫助企業節省建設與維護平臺網站的費用,加上客戶的目的性強,平臺的流量充足,[4]企業可直接利用現成且龐大的用戶資源。其劣勢在于企業的運營易受到第三方平臺的限制,產品同質化嚴重,企業難以顯示出自身的特點,較難形成競爭優勢。
第三方平臺模式主要可分為B2B、B2C兩種形式。B2B是電子商務史上發展時間最長、最成熟的模式,無論是國內電商還是跨境電商交易,B2B均占據了主導地位。較知名的B2B平臺有阿里巴巴國際站、中國制造網、環球資源、敦煌網等,面向東盟的B2B平臺有廣西糖網、東盟采購網等。在未來幾年,隨著跨境電商進口業務的逐漸成熟,B2C的發展增速將大幅提升。目前主流B2C平臺有阿里巴巴全球速賣通、eBay、亞馬遜、洋碼頭等,面向東盟的B2C平臺有美麗灣網上商城、華南城“東盟購”等。

圖2 第三方平臺跨境電商模式
(三)跨境綜合服務商模式
跨境綜合服務商模式的核心功能不僅限于產品的銷售,其服務重心向跨境電子商務產業鏈下游進行拓寬,涵蓋支付、物流、通關、金融、退稅等方面。跨境綜合服務商平臺往往由大型跨境電商企業建成,能較好地對接海關、金融等機構,并有足夠的經驗處理跨境電商產業鏈各環節上出現的問題。當一些中小型外貿企業在面對政府新發布的跨境電商監管政策而產生壓力和危機感時,跨境綜合服務商則能為其在降低對外貿易門檻及風險上提供解決方案和便利。當前知名的跨境綜合服務商有阿里巴巴一達通、春宇快貿通、寧波世貿通等。

圖3 跨境綜合服務商模式
跨境電子商務拓寬了外向型中小型企業進入國際市場的路徑,為其帶來更多的經濟效益。同時,廣西在發展跨境電子商務上具備的一系列優勢也吸引了眾多中小企業參與其中。跨境電商模式主要包括自建平臺、第三方平臺以及跨境綜合服務商三種,中小企業要對上述模式的優勢與劣勢、業務流程與運作模式進行對比分析,結合自身發展情況和需求做出合理選擇。
[1] 張 炯.基于跨境電子商務的中小企業競爭力研究[J].商業經濟研究,2016(15):117-118.
[2] 中華人民共和國海關總署[EB/OL].http://www.customs. gov.cn/publish/portal0/.
[3] 王婷婷.我國小額跨境電子商務模式探討[J].黑龍江生態工程職業學院學報,2015,28(5):34-35.
[4] 張夏恒.跨境電商類型與運作模式[J].中國流通經濟,2017(1):76-83.
[責任編輯:方 曉]
F724
A
1005-913X(2017)05-0004-02
2017-03-16
2016年度廣西高校科研項目(KY2016YB870)
韋小蕾(1991-),女,南寧人,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國際貿易、國際物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