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杰
山西省原平市蘇龍口鎮聯合校
淺析有效提高初中生體育技能的策略
孟杰
山西省原平市蘇龍口鎮聯合校
體育作為一門基本學科,在鍛煉初中生體能,培養初中生體育品質等方面發揮著重要的作用。幫助初中生增強他們的體質,提升他們的體育技能,是體育教師責無旁貸的工作和任務。本文中,筆者結合自己多年體育教學經驗,闡述了有效提高初中生體育技能的訓練的策略。
初中生;體育技能;訓練;策略
隨著物質水平的不斷提高,初中生的身體素質卻越來越令人擔心,主要表現在肥胖學生越來越多,學生在體能、耐力、速度等方面不斷下降。為了改變這一現狀,很多地方教育主管部門都想方設法不斷加大體育設施、器材的投入,倡導全民健身、全民運動。那么,作為培養學生的學校,更應該將體育學科提升一個高度,從思想上重視體育,正確認識體育與健康的關系,畢竟沒有健康的體魄,學生是不能更好地學習文化知識的。作為一名教師,我們需要用實際行動引導學生,讓他們在教師的指導下,自覺自愿而且有效地進行體育鍛煉。當然,體育鍛煉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要認真了解學生體育鍛煉的重點和難點,進而一一攻破。根據多年的經驗,我個人認為要想增強初中生的體質,需要在耐力、力量、速度三大方面加強訓練。下面我們就來具體談談體育教師如何在日常教學中加強學生耐力和速度兩方面的鍛煉。
1、掌握技巧很重要。我們都知道,訓練學生耐力的最有效途徑就是跑步。其中中長跑的訓練最有效。但是體育老師一定將中長跑的技巧教給學生,讓學生有技巧的炮,有方法的跑。我認為耐力跑訓練要掌握兩個技巧。
首先要做到“輕裝上陣”。這個“輕裝”不僅是指學生在進行體育鍛煉時要穿得合適、輕松,而且要做到動作輕松、心情輕松。因為只有掌握了耐力跑的技巧,比如擺臂的力量和幅度、蹬地落地的力量,再配以飽滿的精神狀態和均勻的呼吸,學生們才能更好地完成耐力跑。
其次要做到動作協調。很多人認為跑步人人都會。但是我認為并非如此。在日常的教學中,我不止一次看到有的學生平端著兩條胳膊,直著腿往前跑。這些學生的跑步姿勢是那樣的不協調,讓人看著不舒服,自己跑起來更是不舒服。基于此,體育教師在日常的鍛煉中要有意識地訓練學生的身體協調性,包括上下肢的動作和肩、髖的轉動的協調,左腿和右腿、左臂和右臂動作的協調,呼吸與跑動的協調。
2、堅持鍛煉是關鍵。耐力跑是非常消耗體能的。當身體達到一個臨界點時,就會感到特別地疲勞,如果這是放棄就會前功盡棄。因此,進行耐力鍛煉,就必須先培養學生堅定的意志,保證學生不論在什么氣候、什么環境下,都能平穩地堅持下去。
3、訓練計劃要科學。任何訓練都不是一蹴而就的,總需要一個很長的周期來完成。耐力訓練更是如此。在開始進行耐力訓練之前,首先要做一個詳盡、合理、切實可行的計劃,既包括每天訓練的時間和強度,也包括每天的飲食、穿衣等安排。因為只有詳實的計劃,才能讓學生明確訓練的目的,從而保證訓練有條不紊地進行。
4、技術指導要到位。學生的耐力訓練離不開教師的技術指導。在訓練之前,教師要做好各項準備工作,并認真地指導學生進行熱身運動,防止學生在訓練的過程中受到傷害。鍛煉時要注意活動量的漸進性。我們都知道,跑步對于學生來說是非常痛苦的。因為當跑到一定階段后學生就會感覺嗓子、肺部疼痛。因此教師要教給學生減輕或克服極點的辦法。比如我在教學中常采用“兩步一呼,兩步一吸法”來幫助學生主動調整呼吸,減輕極點所帶來的影響和延緩極點的出現。當學生進行完耐力訓練后,一定要要求學生慢慢地走上一段,防止由大幅度運動突然到靜止狀態所產生的的不適感。至于學生鍛煉之后產生的往往腿部酸痛,渾身發軟現象,體育教師可以教給學生一些簡單的局部按摩法幫助學生消除。
就像上面談到的耐力訓練一樣,速度訓練也需要有周詳的計劃、充分的準備以及正確的技術指導,上面談到的我不再累牘,具體說一說開展速度訓練的方法。我們知道,初中生短跑訓練,不僅需要體力和耐力,更需要利用科學的方法進行。在日常的訓練中,我一般是通過負重抗阻訓練、步長訓練、發展步頻和步長訓練等辦法來提高初中生的速度的。
1、負重抗阻訓練的具體操作方法。對于13——15歲的初中生,很多體育老師都是采用深蹲或者蛙跳的辦法來訓練他們的負重抗阻能力。我也不例外。體育課上我基本上是要求學生們先是一分鐘高抬腿(要求動作標準,頻率快),稍作整理調整呼吸后做20個深蹲,20個蛙跳,(4個算一組,每組5次)。對于那些想在體育方面有所發展的學生,我還會帶著他們進行腿部負重跑或者肩拉重物跑(物體重量在10千克左右為宜)。這樣的負重抗阻訓練,會讓學生的腿部肌肉更加的結實有力,為提高跑步速度打下堅實的基礎。
2、步長訓練。這一項對于普通初中生來說比較困難。我訓練的基本方法有二:一是平地練習,二是跨樓梯練習。平地練習,就是在平地上100米的長度內,讓學生以比平時大10厘米左右的步幅快速通過。當然,這里的平時步幅我采用的是平均值,并且將每一個步幅的長度標記在地面上,以保證學生的步子變大。跨樓梯訓練,指的是讓學生一次跨過兩個樓梯臺階的距離往上跑一段距離。這樣的訓練很累,但對于提高初中生的速度是非常有效的。
3、發展步頻:最佳時期11——13歲。側重于提高肌肉的快速收縮速度,加強對神經系統的興奮與抑制過程的靈活訓練,提高肌肉快速收縮力量與肌肉的放松能力。
訓練手段:(1)高速、大幅度擺動腿前后擺動聯系,要求在快速擺動中完成合理的折疊技術,擺動腿大小腿折疊得越緊,半徑越小,擺速越快。(2)加快腳掌著地速度練習,要求盡可能地縮短騰空時間。(3)快速擺臂、擺腿練習,要求腿臂動作協調進行。
都說少年強則國強。只有在青少年時代鍛煉出一個強健的體魄,才能更好地投身到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工作之中。因此,加強鍛煉,強健體魄,增強體質,要從學生抓起。學校以及體育老師有義務在日常教學中采取切實有效的策略和方法,不斷提高初中生的體育技能和體育素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