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冬艷,韓冰,屈爽
石家莊信息工程職業學院
高職環境藝術設計專業立體構成教學實踐改革探討
王冬艷,韓冰,屈爽
石家莊信息工程職業學院
立體構成是環境藝術設計專業的基礎課程,對培養學生的立體空間感有重要價值。當前高職環境藝術設計專業學生還沒有對該課程形成足夠的重視,還需要認真研究該課程在教學實踐中存在的實際問題。
高職;環境藝術設計專業;立體構成;教學策略
本文在分析.高職環境藝術設計專業立體構成教學存在的問題的基礎上,探討高職環境藝術設計專業立體構成教學的教學原則與具體教學策略。
1.1 學生對課程缺乏總體認識
雖然立體構成課程在高職環境藝術設計專業課程體系中具有重要的地位,但是高職學生對該課程的認識并不十分清晰,沒能認識到課程的重要性,不僅沒能在學習過程中對該課程給予足夠重視,而且沒能借助該課程培養自己的創造力與想象力。首先,立體構成作為基礎課程,不少學生認為該課程只是簡單的手工操作,沒能借助簡單的工具進行設計中的創新。其次,有不少學生沒能在該課程中鍛煉動手操作能力,無法借助該課程提升自己的模型制作水平,沒能給專業發展打下良好基礎。
1.2 課程內容與專業結合不緊密
立體構成課程更重視培養學生的空間想象能力,是訓練環境設計專業學生空間感的重要途徑,但是立體構成課程并沒能與環境設計專業的其它專業課程聯系起來,學生沒能在立體構成課程中認識到該課程對培養學生空間感和專業發展的重要作用。首先,立體構成的教學起點與教學目標與環境藝術設計聯系的不緊密,沒能展現出促進學生專業發展的價值。其次,教師使用的教學方法和教學案例的典型性相對較差,無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嚴重的影響了立體構成的教學效果和教學質量。第三,立體構成教學的拓展性不足,沒能啟發學生長期自主開展立體造型訓練,不利于形成持續的教學空間,限制了該課程作用的發揮。第四,立體構成教學作為創意性極強的教學,本應當激發學生的創新思維,但是課堂教學任務中的模仿任務居多,嚴重的制約了學生創新思維的培養。
1.3 現有教學形式方面的不足
立體構成課程主要是引導學生進行必要的想象,在相互的交流碰撞中來啟發學生的靈感。但是高職現有立體構成教學形式還不滿足培養學生立體空間感的需求。首先,環境藝術設計專業的立體構成課程以大班教學為主,課堂教學主要以講述理論知識為主,學生很難在課堂上開展空間構圖的實踐活動,這嚴重的制約了立體構成課堂教學目標的實現。其次,教師與學生溝通的時間有限,缺少必要的師生互動教學環節,教師很少能對學生進行立體構圖方面的指導,導致學生的積極性較低,不利于提升教學質量。第三,傳統的教學方法無法發揮教學評價與教學指導的功效,傳統的教學方法已不滿足立體構成課堂教學的實際需要。第四,立體構成教學缺乏必要的個性化指導,教師不能根據學生的實際需要采用針對性教學方法,在學教學與實踐相脫節的問題。
2.1 立體構成教學的重難點問題
高職環境藝術設計專業立體構成教學人關鍵在于培養學生形式感,要求學生掌握基本的設計規則,形成理性的設計語言,讓學生自主創造出有形式美感的作品。但是,當前教學重難點問題主要在于以下幾個方面:首先,高職院校環境藝術設計專業學生的空間造型能力相對較差,學生還缺少抽象的構圖意識,學生還不能在有效的空間構圖中抽象出基礎的幾何圖形,沒能掌握抽象造型的規律。其次,如何提高學生創造形式美的能力是教學的重難點問題,教學過程中要求教師幫助學生掌握塑造形式美的法則,引導學生掌握對比,調和,節奏和韻律等規律。第三,教學過程中還要提高學生的手工制作能力,引導學生用有限的材料營造出三維的效果,要求制作物品符合基本的力學原理。
2.2 立體構成教學具體定位分析
高職環境藝術設計專業立體構成教學是理論性與實踐性都很強的課程,在教學的過程中必須突出課程的技術性和藝術性,著力在學生掌握基本規律的基礎上,引導學生開展豐富的實踐操作。首先,課程教學必要定位為立體構成是學生必須掌握的基本能力,要求結合理論進行實踐操作教學。其次,該課程主要培養的是學生的立體造型和空間構成的思維能力,要求傳授學生必要的形式美的規律,引導學生掌握形式構造的基本法則。第三,在教學過程中應當注重聯系其它專業課程,豐富立體構成的設計依據,這樣才能啟發學生的思維,促進學生主動投入到相關活動中,發揮出立體構成課程在高職環境藝術設計專業課程體系中的呈上起下的作用,實現培養學生空間想象力和創新創意能力的教學目的。
3.1 采用一體化的教學模式
為了全面提高高職環境藝術設計專業學生的素養,必須采用理論與實踐一體化的教學模式,實現邊講解邊實踐的教學操作,這樣才能突破理論與實踐脫節的問題,有效的安排教學環節,豐富創新使用各種教學方法,滿足學生的實際學習需要。首先,要采用小班教學的授課模式,切實提高課堂實踐活動的教學比重,給學生營造良好的實踐操作環境。其次,采用邊學邊做的教學方法,按照由易到難的教學原則,潛移默化的進行相關空間構圖規律的教學活動,并且引導學生在學中做。第三,注重因材施教,對不同水平的學生提出不同的任務要求,注重使用情境教學方式,有效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第四,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加強示范引領,給學生進行清晰直觀的操作展示,實現模仿與創新操作相結合,最終激發學生的創新靈感,實現創新操作的目的。
3.2 體現環境藝術設計專業相關性
為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滿足學生的實際學習需求,教師必須在理論與實踐授課中提升立體構成課程與環境藝術設計專業相關課程的聯系,為學生創設良好的綜合學習環境,在立體構成教學中啟發學生的專業靈感。首先,將立體構成教學內容與其它專業課程的內容緊密結合,引導學生用不同的材料進行加工制作,還可以用計算機軟件進行室內設計效果力的模擬,以及進行三維視圖操作等。其次,結合環境設計專業課程選擇教材,將情境教學,互動教學方式引入立體構成教學模式當中,運用立體構成來解決環境藝術設立中的空間布局不合理,環境藝術設計美感不足等問題。第三,注重運用網絡教學方法,發揮慕課和微課的作用,實現翻轉課堂教學活動,注重在項目的驅動下有效開展教學。
高職環境藝術設計專業立體構成教學的實踐改革必須從環境藝術設計專業教學的需求出發,根據學生的學習興趣,合理安排教學內容,解決學生在日常學習的中的困惑,全面提高課堂教學的理論性與實踐性。
[1]陳曉菲.表皮重構——建筑空間構成設計的一種教學方法探討[J].建筑技藝,2015(9).
[2]王淑娟.高職院校立體構成課程教學與實踐模式改革研究.美術教育研究,2014(23).
[3]李清溪.對現代立體構成教學改革的新思考[J].青春歲月,20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