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麗芳 甘肅廣播電視大學農墾河西分校
管理倫理在企業成長發展中的作用探析
謝麗芳 甘肅廣播電視大學農墾河西分校
倫理是一種內在的要求和自覺行為,管理是外在的組織和決策方法,管理與倫理相輔相成,是企業競爭取勝和得以發展的兩個支柱。管理倫理認為:“在組織和管理活動中,調節管理者與被管理者各個方面的一系列價值觀念和行為準則。亦稱‘管理道德’”。如今管理倫理越來越被企業看做是處理人與人之間關系的道德規范,它對企業價值觀的形成和企業文化的塑造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企業 管理倫理 企業文化
倫理的管理在于作用于人的深層心理,直接影響人們的內部精神世界,因而它就顯得更為深刻、穩定。它可以深入企業和社會的每一個角落,可以影響到每一個人的道德行為,可以以一種無形的力量在每個人的內心深處發揮作用。這對一個企業的發展來說意義深遠,能夠從根本上促進企業內外部的和諧統一,實現穩步發展。
由于管理倫理中包含了大量的倫理因素,在這些因素的影響下,企業往往會愈加重視自身是否堅持誠信經營、是否自覺承擔社會責任、是否把“善待員工”的觀念落到實處、是否始終堅持不懈地致力于提高產品質量、是否尊重消費者的利益等因素。因此能夠從道德、倫理、文化層面形成支撐企業不斷發展的強大合力,在無形之中增強企業的凝聚力,樹立良好的社會形象。
管理倫理“以人為本”的理念能充分地發揮員工的生產積極性、潛能和創造力。由于消費者對產品需求質量的提高,人們在滿足了生理和安全等基本生存需求外,對社會企業生產的產品更趨向審美價值、內心滿足等精神方面的需求。
企業成功依賴于企業特有的競爭優勢,而支撐的因素之一是經營合乎倫理,那些老牌的跨國公司,我國的“百年老店”,他所謂物競天擇、適者生存,面對開放的市場經濟環境,我們們的成功靠的就是合乎倫理道德的經營理念及實踐。可以這的企業怎樣生存怎樣賺取利潤,怎樣不被市場經濟的大潮所么說,倫理道德是企業長期成功所必備的重要品質。
在對文化的定義中,我們認為企業文化是企業處理企業內部與外部各種矛盾的一門哲學,這種哲學的存在使越來越多的現代的市場經濟是以信用為基礎來進行各種經濟活動的,公司將其核心價值觀定義為對社會的一種責任,而不是利潤,市場經濟越發達對信用的要求越嚴格。反之,信用越好,相應的競爭力也就越高。倫理道德約束著員工的行為準則,所以市場經濟越發達就越需要一種健康的、具有現代市件事情要考慮到大眾的輿論,社會的心聲。
在競爭激烈、瞬息萬變的市場經濟社會里,利潤關系到每一個企業的命運,既然企業文化是企的靈魂所在,核心所在,那么我們就為了追求利潤,不把經營事業的目光放在“永續經營”上,而要在企業文化中確立起企業倫理觀,使企業倫理觀成為企業文化發展的長線操作。
企業倫理目標強調企業行為不僅具有經濟價值,還必須具有倫理價值,企業要想長久的發展,其追求倫理目標的統一。經濟目標中應該包含著倫理道德的要求,應該是經濟目標與在競爭中取勝的重要法寶。
企業想獲得長效發展,其經濟目標中應含有倫理道德的規范和準則,融合經濟目標與倫理目標。很多實踐表明,企業經濟目標和倫理目標相輔相成,只有同時并舉,企業才能真正興旺發達。現在很多國內外的大企業,在員工的教育訓練課程中,邀請各種企業倫理的培訓老師為員工上課,目的就是希望員工能對身邊的人與物有更高的敏感度和誠信度,幫助員工在道德思想和行為中注入強大個人意志,防止破壞性的道德淪喪。企業也可以組織一些公益性的有意義的社會活動,幫助提升社會良好風氣,這樣不單單在內部可以調高公司的向心力、凝聚力,也可以塑造個人的品質,滿足企業和個人的精神需求。
企業可以通過一些實際活動。德,即“濟世養身、精益求精、童叟無欺、一視同仁。”尤其是入世后面臨的與國際跨國巨頭的競爭全體員工進行獻愛心、支援災區活動,即提高了員工企業面臨的競爭的精神境界,又使員工的道德情操得到升華,有利于提高員工在工作中的積極性。
事實上,成功的企業,應該疑是我國企業倫理建設的一條有效途徑。相信有擔當又責任的企業是一個合乎高標準倫理的公司。在勞資關系、尊重知識產權、遵文化的建設過程中將逐步加強自身的倫理建設,并最終推動企業文化建設。
[1]趙書華,婁梅.企業倫理與社會責任[M].北京:中國.
[2]陳雷.企業倫理建設的困境與出路一基于權利論的一種.2013:56—60.
[3]馬林著。日本的質量經營[M].北京:中國經濟出版社,2010.
[4]吳少平.質量主管一日通[M].廣州:廣東經濟出版社.
謝麗芳(1973-),女,甘肅酒泉人,本科學歷,中級職稱,甘肅廣播電視大學農墾河西分校教師,主要從事《管理學基礎》、《公共關系學》課程教學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