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爽
【摘 要】傳統的舞臺機械是運用舞臺吊桿的升降帶動布景轉換加上燈光的配合來達到不同的舞臺效果。如今是藝術大融合的時代,中國的舞臺美術面貌發生顯著的變化,不單單是燈光、布景的變化,舞臺機械也越來越廣泛地運用在演出中。這些變化日益升級,催生舞臺上的種種奇觀。
【關鍵詞】舞臺機械;劇場;作用效果
中圖分類號:G124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7-0125(2017)11-0017-01
一、福建大劇院歌劇廳總體情況介紹
福建大劇院歌劇廳臺下設備包括樂池、主舞臺、側車臺、后車臺。其中,樂池顧名思義主要是用來擺放樂隊的,樂池最低可以降至地下七米。五個可以升降的主舞臺,主臺可以上升至正四米,下降到負四米。八塊可以平行移動的側車臺,可以分別移動至舞臺中間,也可以兩兩對開至舞臺中央。一個后車臺,后車臺可以從后臺直接移動至舞臺最前方。后車臺上有一個旋轉臺,后車臺可以一邊向前移動一邊旋轉,形成很強的視覺沖擊力。側車臺和后車臺下面分別有側、后輔助升降臺,它們是側車臺和后車載轉臺下面的補平升降臺,則可在側車臺或后車載轉臺開出以后將臺面補平,使整個臺面不出現高差,以保證演職人員的安全。
二、福建大劇院歌劇廳升降臺的作用分析
(一)快速遷換布景
目前很多演出為了達到更好的舞臺效果會使用很多很逼真的布景,而這些很逼真的布景一般都比較大而且很笨重,在演出中單靠人工推動耗時、耗力而且會破壞演出的整體效果 [1]。在福建省歌舞劇院歌舞團的舞蹈精品晚會《我在舞中飛》中,舞臺的移動和整場演出完美融為一體。一個男子站在側車臺上忘我地跳著舞,車臺緩緩開出,旁邊有三兩個人在彈奏古箏,吹著簫,燈光、音樂、舞臺移動、人物表演完美融為一體。舞臺機械的移動結合投影、燈光、一個人安靜地朗誦,為觀眾呈現出一場美輪美奐的視覺盛宴。在“海西歡歌”第四屆福建藝術節開幕式和“明珠璀璨”第六屆泛珠三角論壇開幕式中,幾乎所有的場景都是通過側車臺的移動、主臺的升降、后臺的移動來完成的,舞美設計把亭子、房子、戲臺等這些大型的舞臺建筑搭建在側車臺上,演出的時候再根據節目需要把這些場景移動到舞臺上。這是傳統的舞臺所不能夠完成的。
(二)根據劇情需要,制造特殊的氣氛和效果
自從舞臺機械出現之日起,哪怕是最簡單的舞臺機械,也常常參與表演活動,根據劇情的需要,制造出一些意外的氣氛和效果[2]。例如,利用升降臺的低速下降表現大海的沉船,利用升降臺上的活門和演員升降臺表現人員的突然消失和出現等。
隨著發展,舞臺機械設計逐步得到重視?,F在的大型歌舞晚會都會用到彩屏,而一般的演出彩屏因為比較笨重建成以后只能固定不動,而在福建大劇院,彩屏可以搭建在對稱的兩個側車臺上,當音樂響起,兩個側車臺緩緩拉開,后車臺緩緩向前,主舞臺下降,演員們在后車臺上載歌載舞,就好像打開了一扇門,而門里又別有洞天,后車臺上可以是一場交響音樂會,也可以是一場歌舞表演,或者一場雜技表演。第四屆福建藝術節開幕式充分利用了樂池升降,主升降臺升降,側車臺的移動,后車臺的行走,后轉臺的旋轉。而且這些動作是連續的,一氣呵成,做到了跟晚會渾然一體,使舞臺機械在演出中大放異彩,使舞臺升降移動跟整個晚會融為一體。
(三)協助舞美設計,更好地呈現演出
自從主舞臺可以升降,不同演出可以根據舞美的設計和編導人員的要求,利用升降臺不同的高度變化來改變舞臺的形狀,適應劇情對布景或場地的要求[3],以節省搭景消耗的人力、物力。2009年,由福建省歌舞劇院、福建大劇院承辦的《人民政協頌》大型綜藝晚會,其中有個小品需要一個房子的場景,舞美設計把主臺升高4米,把舞臺臺倉裝飾成房間的樣子。當上一個節目結束,直接把舞臺升起來,就變成了個房間,好像變魔術一樣神奇。
(四)利用臺倉作為演出用品的儲藏室
現代機械舞臺因為是雙層的,所以,在舞臺下面有很多空閑的臺倉,劇場可以用來存放演出用品。福建大劇院的空閑臺倉是燈光專屬儲藏室,電腦燈、常規燈都放在這里。這樣節省了空間,保持了劇場的整潔,很好地保護了燈具,以免燈具丟失。
(五)利用升降臺作為垂直運輸貨物的工具
很多劇場的主舞臺后部或側舞臺的端部,設有布景集裝箱運輸升降臺,用于垂直地將物品從地面運輸到某指定位置甚至舞臺平面。樂池升降臺也經常用來運輸活動座椅等。
舞臺更新換代很快,因此作為舞臺機械操作員,應該掌握舞臺機械的原理,平時多看一些大型演出,時刻掌握最新的舞臺動向,了解舞臺機械的運作,以便舞臺機械更好地為演出服務!
參考文獻:
[1]關嘉雨.中山市文化藝術中心多功能小劇場的舞臺機械[J].藝術科技,2013,(05):25.
[2]鮑軍平.電視劇場演播廳舞臺機械設備的工藝配置[J].藝術科技,2008,(02):3-7.
[3]周寶存.對深圳大劇院引進的舞臺機械設備的探討[J].甘肅工業大學學報,1992,(01):40-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