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非常之人的非常之功

2017-07-12 20:02:11甘建華
柴達木開發研究 2017年3期
關鍵詞:文化

訪者:甘建華(中國作家協會會員,湖南省湖湘文化研究會副會長,高級記者)

談者:張珍連(青海省江河源文化研究會理事,海西州政協文史法制委主任)

時間:2016年12月1日-12日

形式:網信、短信、微信、電話

柴達木,青藏高原一個遙遠而偏僻的地方,也是一個神奇而美麗的地方。

海西州,青海省一個面積大州、經濟大州,也是一個聞名遐邇的文化大州。

2016年9月14日,新華網青海頻道報道《<柴達木文史叢書>出版 引起廣泛關注和好評》,對由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政協精心組織,沃賽主席撰寫總序,文史法制委主任張珍連主編,柴達木盆地近現代文史資料編撰創紀錄的宏大工程《柴達木文史叢書》,給予了高度肯定和廣泛揄揚。與全國各地一般都由本土文化名人撰寫此類書稿不同,他們完全借助于“外力”和“外腦”,“多快好省”地完成了這套堪稱“高大上”的叢書。

之前的2015年11月7日,張珍連先生微信曬出《柴達木文史叢書》第5輯書影,說:“由于領導和前輩支持鼓勵,個人又斗膽逞能,遂邀約二三十位曾經工作、生活在柴達木盆地的知名作家、記者、學者,歷時3年,耗資百萬,編成5輯30本大型叢書。現在,叢書以自己的《大鹽湖》收尾,千日奔波辛勞終于告結,身心輕松了許多”。

作為當年為柴達木貢獻青春,之后長期關注第二故鄉,近年又被張先生拉進這套叢書作者隊伍,并且因之獲得各項榮譽的筆者,“不忘初心,方得始終”,特地于近日通過網絡、電話、微信、短信等多種形式,遠程訪談居住在德令哈市的張珍連主編,請其暢聊這套叢書的緣起與運作,溫情與敬意,甘苦與欣慰,以及繼續前進的下一個目標。

叢書的反響出乎當初意料

甘建華:首先得恭喜您主編的《柴達木文史叢書》編輯出版功德圓滿,并通過您轉達對海西州政協領導的敬意和謝忱。坦白地說,這套叢書的影響所及,大大超過了我的預期。海西州、青海省乃至全國各地,見過這套叢書的人,讀過這套叢書的人,可以說是好評如潮,索書者眾,網上甚至有評論說它“實現了地方文化向全國文化的過渡”,真的是讓人感奮不已。

張珍連:謝謝,謝謝。我們可能身處柴達木盆地,又是多民族地區,對外界的信息不是那么敏感。但是,我們的確是想做一點事情,并且希望把事情做得比較好。這套叢書能夠在青海高原以外有反響,實在也是出乎當初的意料。

就海西州來說,州政協擬定了“單位過百,書籍上千,讀者近萬”的目標,就是每輯(次)捐贈叢書1400套、6400冊,四輯(次)共捐贈6400套、38400冊。主要捐贈給海西州農牧區和工礦區的學校、企業、農家書屋、文化館站、寺院及媒體、駐軍部隊等數百家單位,讓萬余名讀者看到或者知曉這套叢書,可充實基層文化機構的圖書種類,豐富廣大一線群眾的文化生活,幫助讀者了解柴達木開發建設中出現的主要人物和重大事件。現在看來,我們這個目的基本上達到了。

甘建華:做歷史文化叢書這樣的事情,并非人們想像的那么簡單,光有想法,光有知識,光有財力,光有人員,都不見得行,還得依賴天時、地利、人和。早在兩千多年前,漢武帝《求茂才異等詔》就說過:“蓋有非常之功,必待非常之人。”我們要建立不同于一般的事業,編撰一套迥異時流的圖書,也必須依靠特殊的、高素質的人才。我注意到了您的經歷,最早是畢業于青海師專政史系的高材生,擔任過《柴達木開發研究》執行主編,后來又派赴都蘭縣任政協副主席,主編了一本《青藏線上看都蘭》。這些歷練和積累,讓您成了柴達木知名文史專家,也可以說是海西州高素質文化人才隊伍建設的成果。

張珍連:還在大學時代,我就讀過錢穆先生《國史大綱·引論》中這句話:“所謂對其本國已往歷史略有所知者,尤必附隨一種對其本國已往歷史之溫情與敬意。”對本國歷史抱持溫情與敬意,換用現代點的說法,就是增加點對文化的認同感。

我雖然生長于青海東部的河湟谷地,但大學畢業即來到海西州工作,對這兒的蒙古族、藏族、漢族和其他各個民族的兄弟,我都有一種深刻的認同感;對這塊30多萬平方公里的大地充滿熱愛之情,有一種強烈的歸屬感。我越來越覺得,對柴達木歷史文化的認同,就是我們走向文明社會的基礎所在。我們在新的時代條件下,堅定文化自信,振奮民族精神,邀請省內外知名作家、記者、學者,為柴達木創編文史叢書,也是呼應并匯入了實現中華民族偉大文藝復興的巨瀾洪流。

個人難得的歷練與積累

甘建華:曾經蒙您惠寄《青藏線上看都蘭》,讀后感覺不僅具有史料價值,而且文化含量很高,編排得體,開本大方,即便放在人文鼎盛的江南,也會讓人眼前一亮。內地有不少朋友就向我抱怨過:“我們市里和縣里的領導‘吃瓜去了?為什么就沒有組織編撰一本這樣的讀物呢?”

張珍連:都蘭從歷史沿革上說,有大都蘭、小都蘭之分。民國時期以至建州以前,那時的都蘭縣是大都蘭,統轄著現今海西州全境,可謂“中國柴達木”的代名詞。建州以后,都蘭縣降格為小都蘭,是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東南部的一個農牧業縣。都蘭蒙古語意為“溫暖”,現在的都蘭是柴達木開發最早的地方,西王母古國和吐谷渾王朝的領地,古絲綢之路青海道和后來青藏公路交通線的重要站區。

我在都蘭雖然只工作了四五年時間,但對那兒的感情很深。編輯《青藏線上看都蘭》的過程中,我不僅深入了解了柴達木盆地燦爛的歷史文化,而且結識了一批研究和關注柴達木開發的學者、作家、記者。這是都蘭縣有史以來第一個文史精粹集,我索輯甄選75篇文章成書,每篇后面都附有作者簡介,讓作者的名字留在了這塊土地,讓都蘭的美名走出了盆地。現在還不斷有人對我說,這本書成了他們的案頭工具書。

甘建華:的確如此,我就是其中的一個。寫作《柴達木文事》這本書,編輯《名家筆下的柴達木》文化地理散文選本,我都從這本書中獲得過珍貴的資料,有的編寫成了詞條,有的進了選本,像朱世奎先生《祖父朱耀南的郵務局賀聯》,白巖松先生《走進昆侖,走進電視》,楊志軍學長《流浪神王的香日德》。我覺得,都蘭遇上您,這是都蘭的幸運;您來主編這本書,也是個人的特殊機緣。

張珍連:我只能說感謝都蘭,感謝都蘭的領導和同志們給了我一次學習、鍛煉的機會。就是現在,我對都蘭那片溫情的土地,也是“離土不離鄉”啊!

甘建華:不知道青海高原其他縣是否有過這樣的幸事?我想每一件事情的發生與發展,都得有一定的歷史機緣。好像您還主編出版過《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概況》,對不對?

張珍連:不是初版本,是2009年6月民族出版社的修訂本。那時我才四十歲出頭,閱歷和才智尚不足以承擔這項任務,不敢對前人的版本妄加修訂,好在重頭是續寫。對國家民委組織出版的這個修訂本,我主張格局要大,成書后至少要管用五至十年。在這樣的指導思想下,這本書有不少突破的地方。一個是框架突破,我們新增了“歷史沿革”一章,將海西州概況在時間縱向上延伸,從民國時期分階段推及史前遠古時代。還有一個是內容突破,譬如第十三章“社會事業”的文學創作部分,我第一次加入了“石油文學”和“軍旅文學”的內容。以前海西州在這方面不是太放得開,更多地局限于地方政府的行政權責,與油田、部隊沒有什么來往。我這么做,可以說是打破了某些本來并不存在的壁壘,后來的事實證明,這兩點成了亮點,頗受大家的關注。比方說,以王宗仁先生為代表的青藏線軍旅作家,以您為代表的青海石油作家,都進入了《柴達木文史叢書》作者隊伍。

甘建華:我當年在冷湖油田工作,與海西州的確沒有什么往來,知道有一本《瀚海潮》文學期刊,卻不知道還有一張《柴達木報》。1989年5月,海西州文聯換屆選舉,電話打到青海石油報社,指名叫我參加會議。想到要坐著搖搖晃晃的轎子車,在砂石路上來回顛簸近千公里,我的頭就有些大了,又害怕喝酒,又不吃牛羊肉,所以打發兩個業余作者去了。

張珍連:這都已經是陳年往事了,現在盆地交通高速暢通,冷湖至德令哈只需4個小時左右,花土溝至德令哈、西寧、敦煌已經開通航班。您所說的“此情可待成追憶,只是當時已惘然”。

叢書的緣起與高人的運作

甘建華:你們當初想到要做《柴達木文史叢書》,更多地考慮了哪些方面的因素?

張珍連:關于它的緣起,當時州政協沃賽主席在總序中說得非常明白:“這套系列叢書,是我們根據政協文史工作需要,為繁榮發展柴達木文化事業,挖掘柴達木開發建設史料而選編的。作品既重紀實性,又著眼文學品位,讀者在欣賞紀實文學的同時,也可以增進對柴達木地方史特別是現當代史的了解”。

編輯出版一套《柴達木文史叢書》,這是我多年的心愿,在都蘭任職時就開始醞釀。我們最初的設想,叢書取名為“柴達木認知讀本”,待編纂工作納入海西州政協文史書籍出版規劃后,又補名“柴達木文史叢書”。顧名思義,這套叢書將編成介紹性讀本和史料性文獻。按照最初的計劃,在上屆政協任期內擬出4輯,每輯6冊,總共出版24冊;每冊12萬字左右,累計出版字數近300萬。實際上,這個計劃遠遠超出了我們的能力。在人員有限的文史專委會,三四年時間光是出版這么多的文字量,無疑也要做一番很大的努力,更何況還要講究高規格、高質量、高水準呢!

甘建華:但我們現在所知的是5輯30冊,工作量不是更大了嗎?

張珍連:是的,現在的規模突破了原先的計劃。根據后來組織書稿的情況,我們把叢書分成兩類,一個是紀實文學類,這個24冊已經出齊。另有一個是文化學術類,這個6本書有些涉及民族宗教問題,得報送國家有關部門審批,目前送審通過了,明年年初出版應該沒有什么問題。

事實上,第一輯出來后影響也就跟著出來了,李若冰、竇孝鵬、王宗仁、王澤群、肖復興、肖復華,這六個作者都很有名氣。其中較有影響的是著名作家、原陜西省文聯主席李若冰先生,他曾經受到周恩來總理的接見,是“柴達木文學的奠基人”和“中國西部文學的開拓者”,1950年代出版的《柴達木手記》,曾經影響了千千萬萬的讀者。另一個是原解放軍總后創作室主任王宗仁先生,中國散文學會創始人。他1958年參軍在格爾木駐扎7年,前后百余次穿越青藏線,迄今沒有文化人超越這個數字。他出版了四十多部著作,其中青藏題材就有十多部,《藏地兵書》榮獲第五屆魯迅文學獎,今年9月又獲得首屆絲路散文獎特別貢獻獎。再一個是曾任《人民文學》《小說選刊》副主編的肖復興先生,在30多年時光里,寫下的關于柴達木的東西并不是很多,卻大多是在他最初寫作的關鍵時刻,浸透著今日難再的激情與淚水。這些散文報告文學大多發表在上海《文匯月刊》雜志,特別是《柴達木作證》《柴達木傳說》兩篇影響最大。2015年第10期《上海文學》發表《柴達木讓我們成為一生的朋友》,作者羅達成先生就是當時《文匯月刊》副主編,寫的就是他作為一個編輯與作者肖復興的真摯友情,而這種友情是通過柴達木建立起來的。

甘建華:是這樣的。他們三位筆下那些特別真誠可貴的文字,與如今被政府所組織,或被金錢所誘惑等所謂采風而倚馬可待、妙筆生花的文字,絕對不可同日而語。

張珍連:記得您曾經談到過,青海油田職工以外進入柴達木盆地,并以石油人為描寫對象的作家、詩人,李季兩次,李若冰五次,肖復興四次。從我們已出叢書幾輯書稿看,每一輯都可排出一個作家方隊,既有全國知名的省內外作家和記者,像朱奇、白漁、王貴如、張榮大、井石、劉玉峰,也有頗具實力的青海本土作者。他們都是從柴達木走出去的,都有一種感人至深的柴達木情懷,作品都是親歷親見親聞的記錄,有許多文章是大家熟悉的名篇,也有不少是人們未必熟悉卻頗值一讀的新作。這些專著還原往事,記述歷史,闡釋文化,推動發展,反映了中國西部柴達木及其成效卓著的60年開發史。

大家名家們的柴達木情懷

甘建華:擔綱主編這套叢書,其間肯定有許多難忘的人和事,您能就此談一談嗎?

張珍連:開始確定作者隊伍時,大家的信心并不是很足。因為我們柴達木遙遠偏僻,經濟相對落后,海西州在外界的名氣也不是很大,愿意給我們寫文章的人不多,能夠適合叢書撰稿的更少。再說,內地一些名刊、出版社的稿酬動輒千字千元,有的甚至達到數千元,而我們的稿酬純粹是象征性的,主要看作者對海西、對柴達木的感情了。慶幸的是,我在篩選名單過后,分別與作者們取得聯系。一聽到“柴達木”三個字,他們都感到非常親切,非常熱情,都是熱血沸騰,都是激情澎湃,紛紛表示愿意玉成其事。我想,這樣超乎常人理解的事情,也只有可能發生在我們柴達木吧?

首先想到的第一個人,當然是李若冰先生,但他已經去世了。因為維護版權意識比較強,我懷著忐忑的心情,給他的夫人賀抒玉先生打電話。沒有想到的是,她老人家答應得十分爽快,不僅很快發來編好的篇目,而且親自動筆撰寫后記。這篇后記寫得非常好,非常平實,非常打動人,后來《文藝報》和《石油文學》雜志都分別發表了。

甘建華:我正是從《文藝報》看到賀阿姨的文章,才知道這套叢書的事情。賀阿姨告訴了您的電話,我連夜與您取得聯系,獲贈第1輯6本書。您問我是否有興趣也出一本時,我毫不遲疑地答應了。因為我曾是一個柴達木人,我之所以能有今天的造化,與柴達木的培養是不能分開的。原來想把以前寫的那些作品歸攏,出一本集子也綽綽有余。后來讀了前輩作家們的文章,感受到他們的高度,也感受到他們的真誠,于是決定重新寫作一本。2014年新春之后,我把所有的事情擱置一邊,閉關式弄了兩三個月,居然有了近20萬字,超過了你們的字數要求,只好刪除五六萬字。不過我已經想好,待《冷湖那個地方》出版后,我要到柴達木盆地走一趟,再出一本圖文并茂的《西部之西地理辭典》。后來也是您出面向王敬齋先生(現任海西州委常委、州委副書記)建議,在當年8月州慶60周年盛典時,特地邀請我重返睽違22年的青海高原、柴達木盆地,當時任青海省副省長、州委書記辛國斌同志還率領四大家主要領導看望了我。回湘后我首先寫作了一組詩歌《西部之西:重返夢境之旅》,再就是將近3萬字的中篇散文《甲午夏日青海行》。

張珍連:這也可以說是一種特殊的機緣吧。你們湖南人與海西州、柴達木的機緣很深,我在評論您的《柴達木文事》一書時,專門談過這個問題。這里我只說其中一個湖南人,也是這套叢書的作者之一朱奇先生。

朱老現居青島,年逾八旬,曾經主持青海省作協工作長達20年時間。自1950年代起至新世紀初,他無數次深入柴達木盆地,寫下數十篇美文佳作,并組織了三次影響很大、效果良好的文學筆會。最有影響那次是1989年8月青冀兩省格爾木散文筆會,來了河北、青海許多大家名家,包括堯山壁、梅潔、劉小放、錢佩衡、王立道等人。朱老《從昆侖山到茫崖》一書,是我花費精力最多、編輯時間最長的一本,一頁一頁地掃描,一篇一篇地校對,數次商議更換書名,最后又請青海師范大學王培基教授審定。期間朱老寄來4封手札,還寄來《面向雪域》《北美風情詩畫》兩本專著。慚愧的是,我因工作繁冗,除了通報叢書出版計劃時寫過信,其余一律打電話了事,懶得動筆展紙。后來我將朱老的信都貼在新浪博客,因為它們透露出了很多創作和生活的信息,主要是讓認識和關心他的讀者知道。

第二輯《西風烈》作者言公(戴延恭)先生,是在完成書稿后、等待出版中離世的,絕癥胰腺癌使他沒有看到自己的最后一本書。我為他的柴達木情懷喝彩,為他的柴達木文章點贊,更為他的遽然仙逝而萬分難過。這套叢書陜西籍作家最多,除了李若冰、戴延恭,還包括竇孝鵬、王宗仁、王貴如、李曉偉,一共六位,這也符合當年大開發時期陜西建設者最多的實際情況。

對叢書早期運作時出謀劃策,特別是幫助封面、版式設計的肖復興、王貴如、王澤群三位先生,我也是心懷感激。尤其是肖先生當時遠在國外,多次發電子郵件悉心指教我,令我沒齒不忘。

甘建華:對于柴達木石油文化建設,我曾經在《冷湖那個地方》書中提出過,在油砂山烈士紀念碑旁邊,能不能立一尊“勘探一號尖兵”木買努斯·伊沙阿吉老人的銅像?或者立一組阿吉老人與放歌油砂山、贊美尕斯湖的著名詩人李季、著名作家李若冰先生的群像?因為這是柴達木石油文化真正的根脈所在,后來者理應“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記得您好像也提出過海西州設立“李若冰文學獎”的事情?

張珍連:2013年3月,在海西州“兩會”召開期間,我作為省、州兩級政協社科界委員,特地遞交了一份提案,希望對李若冰先生的地位和影響,我們要予以足夠的評價和認可。“建議在全省州地級中率先設立政府文學獎,獎名冠為‘李若冰文學獎,每三年評獎一次,以鼓勵為正面、客觀宣傳柴達木開發建設成績突出的本地和外地文學創作者。為‘文化名州建設計,為招引各類人才計,為開拓先鋒留名計,建議設此獎。”聽說已經引起了州委、州政府的重視,很快會有一個說法。

高原上一場圓滿的文化功德

甘建華:愛國將領馮玉祥說過:“世上成大事者都是傻子。”我們從事文史研究的人大都是這樣可愛的傻子,一旦認準目標,只管埋頭往前闖。這也就是錢鐘書先生所言:“大抵學問是荒江野老屋中,二三素心人商量培養之事,都市之顯學必成俗學。”我覺得您這個主編,帶領我們這些作者,這些素心人,齊心協力為青海高原、柴達木盆地做了一場文化功德。

張珍連:呵呵!如此說來,我愿意做個這樣的傻子,這樣的素心人。那些聰明人,腦子轉得快,他們干他們的,我們寧愿把自己看得渺小一點,以堅定的恒心和勇氣,秉持自己始終不會放棄的那份純粹,奮力追求名山事業的樂趣。我們從存史資政的角度出發,以一種雪域高原民族的文化自信,整理和挖掘柴達木文史資料,以便人們翻閱并從中查找自己感興趣的東西。如果能為豐富和發展海西州的文化事業和社會進步,走出一條文史資料搜集、整理、創新的路子,那我們將深感欣慰。

甘建華:你們下一步還有什么打算?

張珍連:正如您所知道的,我們上一屆州政協計劃出版的《柴達木文史叢書》5輯30本,已經順利完成,皆大歡喜。最近,我們又出版了《海西文史資料》第20輯,這是一個大型綜合文本,作者和文章本身都很扎實過硬。下一步,我們準備接著出版叢書第6輯,主要以紀實人物類為主,包括您那本《文星光照柴達木》,希望能像前兩本一樣出彩。《冷湖那個地方》相繼獲得第七屆冰心散文獎、首屆絲路散文獎,《柴達木文事》被《人民日報》載文贊揚——“為中國文史筆記寫作開一新境”,這既是您個人的光榮,也是我們海西州政協的榮譽。

甘建華:說實話,我最感欣慰的是,西北各省區專家學者對拙著《柴達木文事》的肯定,認為它“是天水或蘭州以西,至少是青藏高原有史以來的第一部文史筆記專著”。原來這話是中國筆記文史研究最權威的專家學者、湖南商學院原文學院院長鄭憲春教授說的,現在已經被國內學術界普遍認可。必須承認,這與海西州政協給我的機會,以及您的有力推動有關。

張珍連:《柴達木文史叢書》的成功出版并引起這么大的反響,讓我想起了“風云際會”這個詞兒,這個風是時代的順暢東風,這個云是高原的藍天白云。感謝您和全國這么多大家名家的鼎力支持,我們共同打造出了一個難得的柴達木文化品牌。

作者簡介:甘建華,湖南衡陽人。1982年春追隨父親到了柴達木盆地,同年考入青海師范大學地理系。曾在青海石油管理局教育處、青海石油報社、冷湖電視臺工作,1992年9月調回家鄉。

現為中國作家協會會員,中國地理學會會員,中國作家書畫院湖南分院(湖南作家書畫院)副院長,湖南省湖湘文化研究會副會長,南華大學衡湘文化研究所研究員,衡陽師范學院客座教授,湖南衡岳湘水文化傳播有限公司董事長,湖南尚美裝飾工程有限公司董事長,高級編輯職稱。

出版《西部之西》《冷湖那個地方》《柴達木文事》《盆地風雅》等十幾部專著,主編《名家筆下的柴達木》《天邊的尕斯庫勒湖》《冷湖的星塔》《西望花土溝》等文學選本。

猜你喜歡
文化
文化與人
中國德育(2022年12期)2022-08-22 06:16:18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金橋(2022年2期)2022-03-02 05:42:50
“國潮熱”下的文化自信
金橋(2022年1期)2022-02-12 01:37:04
窺探文化
英語文摘(2019年1期)2019-03-21 07:44:16
誰遠誰近?
繁榮現代文化
西部大開發(2017年8期)2017-06-26 03:16:12
構建文化自信
西部大開發(2017年8期)2017-06-26 03:15:50
文化·観光
文化·観光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亚洲av无码专区久久蜜芽| 福利在线免费视频| 欧美a√在线| 欧美另类一区| 91九色视频网| 国产精品va免费视频| 又猛又黄又爽无遮挡的视频网站| 99中文字幕亚洲一区二区| 亚洲人成日本在线观看| 国产成人做受免费视频| 91免费国产高清观看| 波多野结衣无码AV在线| 国产欧美日韩一区二区视频在线| 亚洲第一区欧美国产综合| 成人免费午间影院在线观看| 国产麻豆精品在线观看| 狠狠五月天中文字幕| 国产一区免费在线观看| 污网站免费在线观看| 精品国产91爱| 国产欧美日韩视频怡春院| 欧类av怡春院| 久久这里只精品国产99热8| 久热中文字幕在线观看| 亚洲国产成人自拍| 欧美中文字幕一区| 亚洲国产av无码综合原创国产| 国产91精选在线观看| 无码区日韩专区免费系列| 久久亚洲黄色视频| 日韩一区精品视频一区二区| 久久久久久久久久国产精品| 国产精品黑色丝袜的老师| 香蕉视频在线观看www| 99热亚洲精品6码| 欧美成人一区午夜福利在线| 成年人国产视频| 欧美有码在线观看| 精品国产自| 成人午夜天| 国产性爱网站| 欧美日韩91| 久久永久免费人妻精品| 全部免费毛片免费播放| 四虎国产精品永久一区| 亚洲精品第一在线观看视频| 国产精品熟女亚洲AV麻豆| 在线观看精品自拍视频| 日韩东京热无码人妻| 亚洲精品午夜无码电影网| 亚洲国产91人成在线| lhav亚洲精品| 五月天久久综合| 在线播放精品一区二区啪视频| 午夜欧美在线| 青青草欧美| 国产噜噜在线视频观看| 777午夜精品电影免费看| 精品欧美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国产午夜人做人免费视频中文| 2020久久国产综合精品swag| 午夜激情福利视频|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伊一| 国产精品女主播| 免费A级毛片无码免费视频| 精品人妻无码区在线视频| 亚洲精品成人片在线观看| 亚洲成人网在线播放| 曰韩人妻一区二区三区| 18禁影院亚洲专区| 国产婬乱a一级毛片多女| 色噜噜狠狠狠综合曰曰曰| 自拍偷拍欧美日韩| 青青操国产| 美美女高清毛片视频免费观看| 2024av在线无码中文最新| 青青操国产视频| 国产精品不卡片视频免费观看| 国产资源免费观看| 全部毛片免费看| 国产精品19p| 国产91av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