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巖
【摘 要】日本“新現實主義”是指1945年至1967年展開的以創新傳承為核心的一場從技術到內容的電影革新運動。二戰是日本電影史上的一道分水嶺,日本國內高壓的政治環境和蕭條的經濟環境催生了電影界的新現實主義運動。本文通過新現實主義電影研究的相關理論,根據日本電影的發展背景、時代特色,以《東京物語》為例,分析日本新現實主義電影的特征。
【關鍵詞】新現實主義;民族化;小津安二郎
中圖分類號:J905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7-0125(2017)11-0147-01
新現實主義電影起源于意大利,1945年《羅馬,不設防的城市》標志著新現實主義電影運動的開始。日本新現實主義電影受其影響,二戰后開始對戰爭的殘酷及戰敗后惡劣的現實境遇進行批判和反思。新現實主義電影用紀實性手法譴責戰爭,通過對人物所置身的險惡社會境遇自然真切的描述,來諷刺、批判社會偏見陋習腐敗或探討生存哲理,對于家庭的日常描述來呼喚真善、呼喚有愛的家庭氛圍。
一、日本新現實主義電影的興起
電影作為一個重要的文化輸入方式,在1945年日本戰敗后,日本當地媒體對于如何提高日本聲譽進行了深刻的探討。我們常說歷史是由勝利者來書寫,敗者無影像,當時的日本電影幾乎處于真空狀態,而除了環境的戰敗美國的統治和原子彈的轟炸帶來了混亂局面讓軍國主義解禁后的日本茫然若失。為了在政治高壓下電影可以創新求變,日本電影人找到了新現實主義發展的契機。富有實力的創作隊伍的變化,戰前派的日本導演以他們嫻熟的技藝繼續著他們的創作,戰后崛起的新人更關心現實生活中的沖突、思想觀念和道德準則,題材形式多樣化。
二、以《東京物語》為例,淺析日本新現實主義電影的特征
日本新現實主義電影轉移了創作對象,把鏡頭聚焦在具有現實生活氣息的人物角色上,運用時空交叉多線敘事、象征、隱喻反傳統創作電影手法,結合日本民族化風格進行創作?!稏|京物語》這部電影題材的選取具有普世性,描述了一個平凡家庭的日常生活,既沒有矛盾沖突,也沒有更多的曲折多變,所表現的無非是一家人團聚、寒暄等,但是導演在這平易柔和的描述中透露的卻是對人生的思考、感傷和無奈。
(一)紀實性。受意大利現實主義電影影響,在選景場面上以走進現實,選擇將攝像機投到實際的空間?!稏|京物語》這一家庭題材的選擇和情感的處理方式和手法,決定了影片敘事手段追求的是返璞歸真?!熬叟c散”的家庭倫理觀念的代際沖突作為影片敘事的核心動力,內化為人物內心情緒的交流與碰撞。而片中友人服部修和服部米還有平山紀子兩組人物設置,特別是他們道德觀念的傳達和倫理立場的呈現,更是大大淡化了影片沖突的建置和消弭的明顯界限。電影中即使是小孩的出場,也被導演賦予禮儀性的尊重,運用仰拍視角。小津安二郎的表達方式也被稱為“純粹的日本式的藝術表現”。
(二)文化滲透。形式美學追求浸染著濃厚的日本文化色彩,小津電影追求簡約穩定的形式感。禮是日本文化的核心要義之一,日本人將隸屬奉為修身養性之道,蘊含著對傳統人倫的懷舊與眷戀?!稏|京物語》中正面拍攝對話的人物,微笑的面容、溫和而穩重的言語、拘謹甚至僵硬的表演、仰拍視角等藝術處理手法,都如同秉持賓客禮節一般謙恭?!稏|京物語》中席地而坐、席地而臥的榻榻米上的家庭世界,是日本一個時代的精神寫照,更是日本傳統文化的剪影。日本在禪宗思想后,曾把“禮”當作民族的精神核心,符合日本人的心理審美需求。日本人強調其中的“靜”和“神”,并在日本茶道中作出了體現,他的影片就具有這種安靜、平和的體驗。避免了激烈的沖突和強烈的運動感,畫面中的語言多是經過舒緩的情節表現出來。
(三)民族化。將民族化融入電影當中,反映民族的整體精神狀態與行為特征,深入挖掘文化的精神內涵和與社會文明碰撞的升華,對生死信仰、生存意義等問題的反思?!稏|京物語》描繪了一個傳統向現代過渡的變革社會中寧靜溫馨而又惆悵的生活圖景,反映了傳統家庭結構和倫理觀念在社會變遷、歷史演進中逐漸瓦解和崩潰。二戰以后,日本通過恢復戰前的生產力發展水平來擺脫戰亂帶給日本的影響,為了城市的建設大批青年勞動力涌向了城市,農村勞動力從土地中解放出來。當日本國民努力擺脫戰爭造成的窘迫的經濟局面和凌亂的社會生活節奏的時候,日本社會悄然轉型,加上戰后民主思想的傳播,年輕子女的傳統家族主義思想日漸淡薄,以親子關系為核心的家庭結構開始瓦解,受恩盡孝的家庭倫理觀念開始被個人奮斗所取代。
三、結語
《東京物語》的故事影射了那一時代的征候,這種人生體驗不僅是日本戰后社會家庭變革的藝術化傳達,更是具有普遍意義的戰后日本家庭的精神困境和心靈世象,從今看來可以說是傳統儒家倫理社會面對現代化轉型的一則影像寓言。本文解析了二戰后日本新現實主義電影的探索、求變,并通過小津安二郎的《東京物語》探析了新現實主義電影的特點。新現實主義電影正是把握了現實的話題,揭示了社會的某一方面,因此具有一定的研究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