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元桂
(海南熱帶海洋學院體育與休閑學院,海南 三亞 572000)
濱海旅游城市大型體育場館經營管理現狀研究
黃元桂
(海南熱帶海洋學院體育與休閑學院,海南 三亞 572000)
本文采用文獻資料法、問卷調查法、專家訪談法、數據統計法等研究方法,對濱海旅游城市體育場館進行調查研究。以三亞市體育中心場館為例,對現有的經營管理理念、管理體制及運行機制、開放及經營現狀進行研究,總結濱海旅游城市大型體育場館在經營管理中存在的問題,并提出可行、有效的對策。
濱海旅游城市;體育場館;現狀
體育場館是國家或地區體育發展水平的重要標志,是經濟發展、社會進步的重要標志,也是國家發展體育事業的基礎條件,它為競技體育、社會體育和學校體育提供了最重要的物質保障,為今后舉辦國內外其他大型的體育賽事或有關大型活動提供了合格的硬件。從投資角度分析,大型綜合性體育場館的建設是具有一定風險性的投資。這些設施會不可避免地出現不同程度的老化,而且設施不能夠充分利用與高昂的維修費用往往成為各大體育場館的切身之痛。對大型綜合性體育場館的經營管理模式及大型綜合性體育場館資源的閑置與流失等一系列問題的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社會意義和應用價值。對我國海濱旅游城市而言,對三亞市大型體育場館經營管理現狀的研究,具有很強的代表性,對全國其他同類旅游地區體育場館研究具有借鑒意義。
1.1 研究對象
濱海旅游城市大型體育場館經營管理現狀。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獻資料法 在研究過程中,運用期刊網和圖書館等渠道,查閱了現代體育管理學、現代體育營銷學、體育產業經濟學等與本課題研究相關的學科專著,為
本文的撰寫提供理論基礎和指導。
1.2.2 問卷調查法 查閱相關文獻資料,在對文獻資料進行分析和整理的基礎上,設計出調查問卷。
1.2.3 專家訪談法 根據研究需要,走訪了三亞市體育中心體育場館的主要負責人和經營管理部門相關負責人共10余人,進行了實地考察,并收集大量的第一手資料。
1.2.4 數理統計法 運用SPSS13.0和Excel 2010等軟件對調查結果進行統計分析。分析類型主要為描述性分析。
2.1 基本情況及配套設施
三亞市體育中心占地183畝,是三亞市政府投入興建的標志性建筑,由體育場、體育館和游泳館3個場館組成,總建筑面積33 985.9m2,整個體育中心包括1.6萬人座位的運動場、4 000人座位的體育館和標準8泳道游泳館,所有場館建設全部參照奧運場館要求建設,其中田徑跑道已取得中國田聯的認證。體育館可舉辦室內足球、手球、籃球、排球、武術、舉重等多項體育項目,還可以進行大型的文藝演出、集會和展覽。
2.2 三亞市體育中心大型體育場館的經營管理現狀
2.2.1 經營管理理念 通過對三亞市體
育中心體育場館主要負責人和經營部門負責人的訪談,基本上是以發展體育事業為目的,注重場館的公共效益和經濟效益相結合、群眾體育與競技體育相協調,實現“以體為本,以館養館,多種經營”的目標。在全民健身方面,各體育場館基本能夠落實政府的相關文件精神,積極開展全民健身工作,并取得了一定成績。在經營開發方面,三亞市體育中心體育場、體育館和游泳館在多種渠道經營思想指導下取得了一定的經濟效益,但在綜合經營開發上依然存在一些問題。例如,經營管理體制落后于體育產業化的發展、公益性目標和產業性目標不易協調等問題比較突出。
2.2.2 經營現狀 (1)場館的投資結構概況。三亞市體育中心主要依靠政府投資。隨著國有經濟體制改革的不斷深入,政府大力鼓勵多元化的融資方式,廣泛吸納民間投資,社會捐贈和彩票公益金也在投資結構中占到一定比例,但是,融資的多元化現狀仍不容樂觀。(2)場館投資結構的多元化發展趨勢。目前,盡管三亞市體育中心的投資完全依賴政府的財政支持,但是在實行差額管理和在學校經營之后,后續經營投入依舊以政府財政投入或補貼為主,自己的經營收入作為場館的發展資金。社會融資、民間直接投資渠道還不夠暢通,體育場館建設的多元化投資不容樂觀。
2.2.3 管理體制及運行機制 (1)經營管理體制概況。受計劃經濟時代大多數場館設施實行統收、統支、統管的供給管理的影響,目前,三亞市體育中心在經營管理體制上明顯滯后,場館的經營效果不夠理想,經營效益與經營者利益沒有太大聯系,經營人員工作熱情不夠、效率低下的局面難以從根本上得到解決。另外,管理人員專業化水平較低,這也是三亞市體育中心體育場館經營效益低下的一個原因。(2)組織結構設置情況及工作人員狀況。①組織結構設置情況。組織結構是組織內部各個有機組成要素之間所確立的相互關系,是組織內部各種職能部門及其職位,以及管理層之間正式確定、比較穩定的相互關系模式。三亞市體育中心實行的是委托經營責任制,由三亞市技師學院與三亞市文體廳共同經營管理模式。利用學院的人力、物力進行經營。具體為體育場館主任下設市場部、財務部、保安部、設備工程部及行政部。②場館工作人員狀況。在三亞市體育中心場館的員工中,高中或中專、大專占據相當大的比例,約為60%~70%,其中專科學歷占員工總數的比例大概是22%,處于平均水平;擁有一定數量的本科和少數研究生以上學歷,本科約占10%~25%,研究生以上學歷約占1%~2%。同時可以看出,大型體育場館除了經營管理人員需要較高學歷外,場館維護和管理更需要某些方面的專業技術人員。由訪談了解到,各個場館員工的工資水平隨著場館的經營情況的不同而存在著一定的差別。三亞市體育中心員工組成有3大塊:一是文體廳選派;二是由三亞市技師學院的教工抽調;三是社會招聘的臨時員工。相對應的工資水平各不相同。
2.2.4 開放及經營現狀 (1)三亞市體育中心經營收益現狀。體育場館要面向群眾,面向社會,提高使用率,講求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2011年三亞市體育中心場館落成并投入運營,初建時期維修成本低,經營狀況良好。然而,因為獨特的旅游城市特征,三亞市得天獨厚的冬季優勢沒有充分發揮,受冬季利用率低下、自主經營性收入難以負擔較高的維修養護費用、收入來源單一等問題困擾,形勢依然嚴峻。(2)三亞市體育中心的經營項目。三亞市體育中心的經營管理水平低,經營效益差,這種情況與獨特的旅游城市,市場經濟相對滯后,經濟水平比較欠發達有關。三亞市體育中心逐步在經營管理過程中引入了現代企業化管理理念,各場館積極開展經營創收,以舉辦商業比賽、展覽、體育培訓、出租房屋、場地、舉辦文藝晚會等形式,滿足了社會大眾對體育休閑文化活動場地和服務需求,實現了“自給自足”,取得了不錯的效果。(3)開放現狀。目前,三亞市體育中心的大型體育場館都對外開放,開放性質一般為公益性和經營性兩種。而場館的位置和場館的配套設施、活動項目是吸引群眾參與體育活動和體育消費的重要因素。(4)三亞市體育中心的經營收入現狀。由調查結果可以看出,三亞市體育中心的經營項目收入中,場地租賃、文藝演出和競賽表演是收入的主要來源,其他項目,如對外開放經營、俱樂部、試乘試駕和體育培訓因各個場館的設施功能及定位不同而有所差異。場館冠名權、豪華包廂的開發在場館經營中都處于較低的水平。三亞市體育中心雖然是由國家、政府投資為主,企業出資為輔,但是在經營上實行公、私經營,因此,除了場館的大型維修由政府撥款外,其他所有收入和支出完全是企業式經營管理的自負盈虧。
2.3 經營管理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2.3.1 經營管理體制的制約 三亞市體育中心基本都是由政府投資建設,由于投資主體相對單一,屬于事業單位性質,仍保留著“全額撥款”“差額撥款”的事業性經營管理方式。但是在市場經濟日益成熟的當今,傳統的經營管理體制顯得相對落后,給大型體育場館的經營造成了阻礙。(1)“責、權、利”的定位不夠清晰;(2)人事制度的落后和激勵機制欠缺,一定程度上制約著經濟效益的提高。
2.3.2 公益性和營利性的矛盾 目前,三亞市體育中心都是以社會公益性為首要目標,在經營過程中公益性目標比營利性目標更加重要。在調查中發現,三亞市體育中心沒有為運動隊承擔提供訓練場地和設施的義務,在最大程度上滿足群眾體育活動的需求的同時,體育場館空閑率高。以非盈利性價格甚至免費的方式向社會開放,不可能實現完全程度上的產業性經營管理。
2.3.3 國有資產流失問題嚴峻 通過訪問相關場館主要負責人了解到,由于現有的國有資產管理制度不完善,一些體育場館經營開放后,場館的承包、租賃合同中沒有體現對國有資產保值、增值內容和違約應負的責任;對經營創收所得收入沒有按規定納入單位的財政管理;對場館創辦的經營實體未按規定提取固定資產折舊;在進行集資、合資、聯營的同時沒有按規定進行資產評估。
3.1 結 論
在以經營本體產業為主的經營指導思想下,體育場館通過多元化的融資途徑,使投資結構和經營范圍不斷擴大,面向廣大群眾進行開放。在新的市場經濟條件下,政府逐步改變場館的經營管理體制,但是上級部門的干預力度依然較大。場館的人事制度落后,缺乏有效的激勵機制。體育場館的經營管理受到以下幾個問題的制約:經營管理體制改革不夠徹底;公益性與產業性的矛盾難以協調;國有資產流失問題的制約;場館功能設計和地理位置的制約;專業經營管理人才缺乏,人員支出負擔較重。
3.2 建 議
應進一步深化管理體制改革,實現真正的自主經營,建立合理監管機制,減少國有資產流失,妥善處理場館公益性和營利性的關系,探索適合自身的經營管理模式,積極開拓市場,提高使用效率,引進人才與減員增效并重,完善內部激勵機制。
[ 1 ] 盧元鎮.體育社會學(第二版)[ 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 2 ] 劉勇.體育市場營銷(第二版)[ 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 3 ] 鮑明曉.體育產業:新的經濟增長點[ M ].北京:人民體育出版社,2000.
[ 4 ] 吳超林,楊曉生.體育產業經濟學[ 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 5 ] 李明利.體育場館運營模式與管理實務手冊[ M ].北京:當代中國出版社,2004:453.
[ 6 ] 孔慶鵬,陸根法,丁仕斌.體育場館建設與城市發展和諧統一[ J ].體育文化導刊,2006(11).
G818.2
A
1674-151X(2017)11-138-02
10.3969/j.issn.1674-151x.2017.11.068
投稿日期:2017-05-16
黃元桂(1982—),講師,碩士。研究方向:體育教育訓練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