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天濤
南陽醫學高等專科學校
關于新媒體環境下增強高校思想政治課教學效果的思考
張天濤
南陽醫學高等專科學校
目前,隨著互聯網的普及,以及QQ、微信、微博等部分新媒體的出現與發展,極大的改變著人們的生活、學習及思維方式,大學生是接受事物比較快的群體,新媒體對他們的影響更大,但是,在這種氛圍下,傳統的大學生思想政治教學正面臨著非常大的挑戰。充分認識利用新媒體對大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意義,不斷改進教學方式,迎合時代發展趨勢,增強高校思想政治課教學效果。
新媒體;大學生;思想政治教學
(一)新媒體的概念
新媒體技術的快速發展,帶來了我國傳媒界翻天覆地的新變化,日漸引領我國媒體產業的潮流。新媒體是和傳統媒體相對的一種媒體,對于新媒體概念的界定,至今沒有定論。從狹義上來理解,新媒體是指傳統媒體利用新的技術手段將信息內容進行傳播。從廣義上說,新媒體是指所有借助新的技術手段進行信息內容傳播傳播的媒體。
(二)新媒體的特征
隨著新技術的不斷發展,媒體也出現了新的形式,特別是與互聯網相融合的狀態下,傳統媒體有了許多新的表現模式如電視、報紙、雜志、廣播、電視、電影等媒體,可以通過網絡平臺,讓人們能隨時隨地獲得自己想要的最新資訊、信息,并具有互動功能。當前新媒體主要有以下幾個特征:
1.融合性
新媒體技術拉近了人們之間的距離,打破了信息傳遞的各種限制,呈現出融合性的特點。新媒體融合了傳統媒體電視、報紙、廣播等形式間的界限,融合不同區域之間的界限,同時也融合了發布者與接受者之間的界限,融合的特征極為明顯。
2.互動性
新媒體的創新,使信息的發布者與信息的接受者,以及信息的接受者之間建立了廣泛的互動空間。同時,信息的發布者或者信息的接受者通過新媒體能夠在多人之間橫向或者縱向進行積極反饋和互動,使社會的溝通交流更加便捷與通暢。
3.快速性
新媒體最大的優勢就在于它的快速性。新媒體的傳播方式,由傳統媒體的一對多變為多對多。這種多對多的傳播方式使實現了信息交流的即時性,突破了信息的孤島。無論是在世界上什么地方發生的重大事件,借助新媒體,下一個瞬間全世界的人就會知道。
(一)新媒體對高校學生的影響
1.對高校學生的影響作用
方便、快捷的新媒體可以為高校學生提供海量的信息和知識。借助新媒體,高校學生豐富了知識,開拓了視野。新媒體具有互通性強,節點信息多,傳播迅速等特點,高校學生可以利用新媒體學習任何知識。在新媒體上的知識是“只有想不到,沒有學不到”,這大大開拓了高校大學生的學習渠道。課本只是學習知識的來源之一,只要自己感興趣,就能利用新媒體進行學習,能夠快速學習到最新、最前沿的知識,極大激發了高校大學生們的探索能力和創新能力,同時也有利于他們個性化的發展與塑造。
2.對高校學生的不利影響
任何事物都有兩面性。當然,新媒體也不例外,他能夠對高校生產生積極作用,也會產生消極的作用。“低頭族”就是一個很好的例證,在網絡虛擬的空間里,每個人都是隱秘的,他們在接受正面信息的同時也能接收到負面的信息,大學生正處在道德觀形成的關鍵時期,大量的負面信息會是大學生的道德感弱化和信仰的迷茫。太過于沉迷于網絡,會極大影響大學生們的學習與生活,有害于身體健康,同時過度沉迷于網絡,會使大學生深陷虛擬的世界,人際交往與溝通能力變差。
(二)新媒體對高校政治課教學的影響
1.新媒體使高校思想政治課的載體多元化
新媒體已成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載體,使高校思想政治教學的途徑變得多元化。高校思想政治課借助新媒體技術,傳播速度快,影響范圍廣,時效性明顯等特點,快捷地傳播思想政治理論,使學生能及時的了學習掌握和運用。在新媒體背景下,采用當代大學生喜聞樂見的形式,使思想政治理論教育得內容更加形象和生動,更有利于大學生理解和踐行。
2.新媒體使高校思想政治課的針對性大大提高
高校借助微信群、公眾號、QQ群等新媒體,可以使思想政治課老師能夠及時了解大學生的思想動態,提高教學的針對性與時效性,做到有的放矢,抓住重點,但同時,對政治課教育者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高校思想政治課教師必須與時俱進,適應新形勢下的新變化,充分發揮新媒體對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利作用。
(一)利用新媒體,轉變教學思路,提高教學的效果
1.引導大學生利用新媒體積極進行思想政治方面的自我教育
利用新媒體大力開展大學生思想政治課的自我教育,可以充分調動大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和來自思政課老師等他人的教育相比,能感同身受和設身處地,更能觸動靈魂,效果會更好。在互聯網的環境下,每個大學生都能夠利用新梅體自由獲取自己想要的信息。當代大學生對知識有自己的選擇權,有自己獨立的思考與判斷能力,在自主性學習和獨立思考中學會認識自己、認識他人、認識社會,學會正確處理好各種關系,成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合格接班人。
2.對高校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由管教型向溝通性轉變
溝通聯通心靈,溝通改變世界。在當前信息大爆炸環境下,高校思政課教師已經不再是高高在上的知識擁有者和占有者,也不再是大學生獲取知識和信息的唯一渠道。大學生可以利用新媒體獲取海量的知識和信息,包括最新的思想政治理論成果。實踐證明,灌輸式管教型的教育教學效果不是太好,學生不太愿意聽,更不愿意學。高校思政課教師要利用新媒體的優勢,改變過去的管教型和灌輸型方式,和同學們平等進行溝通,把思想政治課講的生動活波,喜聞樂見,充分調動學生及積極性,引起學生的共鳴,及時對大學生的思想動態進行引導。高校政治課教師利用新媒體高為大學生的茁壯成長提供優質的服務是政治課教學工作者今后努力的方向。
(二)創新政治課的教學方法與手段
1.積極創新,探索并創新新媒體環境下的思想政治教學方法
當前,由于多種原因,我們的政治課教學形式更新跟不上社會變遷的腳步。高校思政課教師要利用新媒體,開展多種形式的教學,把教學內容與大學生的時代特點結合起來,用各種新媒體新穎的形式吸引大學生的參與,讓思想政治課的教學內容變得生動形象,具有強大的吸引力。,例如通過利用新媒體的不同形式,開展形式多樣,內容豐富,表現新異的網上活動,吸引大學。也可以利用新媒體開展各種思想政治方面的主題教育活動,對當前的熱點問題進行討論。通過大學生們的深入討論,逐步提高大學生的辨別是非與綜合分析能力,發現不良苗頭,及時化解。
2.利用新媒體,改進教育手段
高校可以利用先進的新媒體,改進思想政治的教育手段,構筑政治思想教育的網絡服務平臺。例如設置APP,讓每個同學參與到網絡政治思想教育當中。同時可以提供有獎問答等多種手段,吸引更多的大學生參與活動,并積極互動和學習反饋。通過平臺及時發現大學生們的各種思想動態和問題,及時進行教育引導。
(三)加強人員建設,培養一支擅長利用新媒體技術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隊伍
新媒體的出現,使部分高校政治教學工作者出現了“本領恐慌”。因此加強高校思想政治隊伍建設,是十分急切與必要的。一是使政治教學工作者轉變思想認識。要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師愛崗敬業的認知度,使他們認識到,多運用新媒體,才能提高自己教學效果,才能把自己的知識更好的傳播給大學生。二是使政治教學工作者能用新媒體。要舉辦培訓班,使政治教學工作者熟悉掌握多種多媒體運用技術,能夠熟練利用新媒體,為教學提供技術支持。三是思想政治教學工作者會用新媒體。要求思想政治工作者不斷提高自己的政治理論水平,能夠準確把握時代發展的脈搏,對社會焦點問題,熱點問題準確的判斷、分析與提煉,通過新媒體更好的引導大學生健康成長。
[1]譚建平,李琳.高校網絡思想政治教育長效機制的構建[J].湖南第一師范學院學報,2009(5).
[2]毛子成.博客:大學生網絡思想政治教育新載體[J].天津市經理學院學報,2008(1).
[3]洪昀.新媒體時代大學生思政教育工作的思考[J].國家教育行政學院學報,2012(12).
[4]范琪.新媒體時代大學生思政教育工作的思考[J].科教文匯(上旬刊),2014(08).
[5]唐勝.新媒體時代傳媒專業大學生思想政治工作探析[J].平頂山學院學報,2012(03).
張天濤,講師,主要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