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成彥 浙江長征職業技術學院
高職院校校企深度合作的困惑及破解措施
孫成彥 浙江長征職業技術學院
校企合作是一種行之有效的教育模式,校企合作做到了與企業資源、信息共享、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目前,各高職院校在校企合作方面進行了初步探索并取得一定成效,但多數仍停留在表層,缺少深度合作,本文分析了校企開展深度合作的障礙,提出了建議。
校企合作 合作機制 互惠共贏
(一)企業推動校企深度合作的熱情不高
從目前來看,校企合作中仍然是學校一方比較主動,學校通過各種途徑主動和企業聯系表達合作的意愿,而企業參與合作的熱情不高,只有當企業增加了臨時生產銷售任務時,因急需大量勞動力,通過人才招聘途徑很難能夠立刻解決燃眉之急,這時企業才會積極主動邀請學校派學生到企業幫忙,如,一些電商企業每年“雙十一”的大規模促銷活動即是如此。企業積極性不高事出有因,首先,企業需要耗費的資源比受益更多,企業需要拿出人、財、物等幫助學校建立校企合作的硬件設施,這些設施對企業來說,回報時間比較長,短期內企業受益少。其次,企業花費時間和精力培養了學生,學生的從業技能提高了,他們的翅膀變硬了,有些學生會跳槽選擇更好的企業尋求發展,學生在企業就業的穩定性不能保證,對企業來說,用盡心培養的學生,卻為他人做了嫁衣裳。第三,企業的生產經營任務重,無暇顧及校企合作,有的企業認為他們不需要和學校合作也能獲得發展,企業能通過多種途徑招聘到所需人才,校企合作反而會給企業日常生產經營活動帶來麻煩。
(二)學校的教學方式及管理體制不適合校企深度合作
一是多數高職院校仍以理論授課為主,教師對校企深入合作缺少認識,認為講完課程就完事大吉了,以培養學生技能為主的實訓項目也就是做個練習、填寫實訓報告而已,實踐教學雖說在教學計劃中有所體現,但落到實處仍有困難。二是學校的硬件設施不能滿足校企合作的要求,由于資金限制,一些教學設施不能及時更新,設施陳舊落后,校內實訓基地與要求還有差距。三是人才培養方案沒有真正按照校企深度合作的要求制定。人才培養方案仍沿用先理論教學再實踐的模式,教學方法、教學模式只體現了理論的系統性和完整性,職業特色不濃,課程設置與企業對人才的技能需求不符,培養的人才是“簡單操作型”,而非高技能操作型。
(一)修訂基于校企合作的人才培養方案
人才培養方案是專業教育的頂層設計,是決定培養目標、教學手段的重要依據。傳統的人才培養方案對校企深度合作方面的考慮不多,多數校企合作都以安排學生到企業參觀、頂崗實習和畢業實習為主要的合作形式,而對教學條件及教學內容沒有做必要的安排,有些合作項目因為其他原因無法開展,這顯然不利于開展深層次的校企合作。基于校企合作的人才培養方案應把校企合作貫穿于人才培養的環節中,課程設置、教學方法、教學條件及課程標準都要更好地體現為社會輸送優質技術技能型專門人才,課程的設置要邀請企業專家參與,根據崗位技能要求設置相關課程,教材的編寫邀請人員參與,結合地方經濟發展、學校定位及專業特點,與企業共同制訂突出校企深度合作、互動互建的人才培養方案。
(二)尋找校企合作雙方的利益契合點
校企深度合作的障礙之一是利益契合點的缺失。對企業來說,既不存在利益吸引、也沒有壓力,這使得雙方的合作關系不穩定、不長久。作為自我經營、自負盈虧的經濟體,企業的目標是獲得利潤,學校的目標是完成教學任務,提高學生的從業技能及就業率,雙方之間沒有共同的目標。尋找共同目標和利益契合點是雙方進行深入持久合作的關鍵。企業在生產經營中有很多技術問題需要解決,學校可通過科研立項幫助企業解決一些現實難題,為企業創造經濟效益;企業要對職工進行業務培訓,高職院校教師可免費為企業承擔培訓任務,當然,這兩方面的契合點以高職院校具備一定師資實力為前提的。此外,也可借鑒發達國家推動校企深入合作的做法,邀請政府參與。政府可根據不同類型企業需要解決的難題不一樣,制定不同的政策措施鼓勵企業主動開展深層次的合作。對于融資渠道不夠發達、缺少資金的中小微企業,各級政府可通過幫助這些企業走出融資困境,推動中小企業深入開展校企合作;也可對在校企深度合作中持續發揮作用的企業給予一定的稅收傾斜,同時建立風險共擔機制,對合作中出現的風險在各有關方面進行分配,分散風險,消除企業的后顧之憂。
(三)制定高職校企長久深入合作的保障措施
提高高職校企合作的內涵和層次,需要有關方面的協同制定政策措施推動校企深入合作。《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提出:調動行業企業的積極性。建立健全政府主導、行業指導、企業參與的辦學機制,制定促進校企合作辦學法規,推進校企合作制度化。一些發達國家也是通過法律形式、政府宏觀指導及行業協會共同參與人才培養的整個過程,一起推動校企深度合作發展的。我們也可借鑒發達國家的做法,制定有利于推動校企深度合作發展的一系列政策法規,以法律條文的形式明確各有關方面在校企合作中的責任和義務。政府可通過宏觀調控,制定有利于校企合作的優惠政策,如,積極主動開展校企合作的企業可享受稅收方面的優惠等。同時,政府要在校企合作中發揮監督管理的作用。行業協會發揮聯絡企業、協調相互關系、提供有關信息及咨詢服務等功能。各有關方面各司其職、各盡其能,為校企深入合作盡責盡職,才能推動校企合作蓬勃發展。
[1]黃瀏展.從利益相關者理論視角論高職校企合作[J].湖北經濟學院學報,2014(7).
[2]教育部.關于推進高等職業教育改革創新引領職業教育科學發展的若干意見(教職成[2011]12號)[Z].
孫成彥(1974-),女,山東東平縣人,浙江長征職業技術學院,副教授職稱,研究方向:高職教育、企業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