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謙慎1. 曹安民2.
1.湖南工程職業技術學院; 2.湖南安全技術職業學院
高職院校職業生涯規劃教育的問題與對策研究
黃謙慎1. 曹安民2.
1.湖南工程職業技術學院; 2.湖南安全技術職業學院
本文通過對湖南長沙多所高職院校學生職業生涯規劃教育中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提出了解決問題的對策,為更好地指導學生職業生涯規劃提供了理論依據。
高職院校 職業生涯規劃 問題與對策
根據十九大報告及各級教育主管部門有關就業創業文件的指示精神,為了更好地指導高職院校學生進行職業生涯規劃,我們對湖南工程職院、湖南安全職院和湖南機電職院等多所湖南長沙的高職進行了走訪調查,發現多校的學生職業生涯規劃教育方面存在一些問題:
雖然各高職院校均嚴格按照教育部和省廳“一把手”工程的有關規定,開設了職業生涯規劃和就業指導等課程,但是學生往往只接受和吸收了對于自己未來就業的一些指導信息,而對于本身的自我認知非常的不足,沒有做出必要的職業準備和相應的職業目標定位,在畢業前找工作的時候很困惑,不知道要做什么?能做什么?做什么才合適?對未來的職業方向一無所知。
多年來,就業率決定和影響著招生,并直接關系到高職院校自身的生存與長期的發展,因而各校以考核就業率的標準來衡量學生教育的成敗[1],這種直接導致在實際的就業類課程教學中出現本末倒置的現象,面對畢業生就業工作,學校看重就業“服務”,忽略職業生涯規劃“教育”,努力引導學生如何找工作,職業生涯規劃課程不關心學生職業生涯發展過程,而是以“就業服務”代替“就業教育”。另外,教務部門在對學生職業生涯規劃課程的排課上也未給予應有的重視,基本上是以百多人的大合班課講座形式出現,并且通常排在了78節和晚自習時間,甚至是周末時間。
各高職院校生涯規劃教育師資存在非常嚴重的問題:不僅教學人員數量相當有限,而且結構不合理,長期處于非常不穩定的狀態。有的院校甚至整個教研室包括教研室主任在內,沒有一名專職從事職業生涯規劃教育的教師,全部由行政人員兼任,根本談不上師資隊伍的發展。每每到了新學期開課時,才臨時從招生就業處等行政部門工作人員或輔導員中抽調人員出來完成教學任務。因為人員的不穩定,所以導致教師教課時隨意性很大。而且與其他專職教師相比,外出培訓和交流的機會也寥寥無幾,個別教師教學只能停留在照本宣科的水平上,很難達到專業的要求。長此以往,必將直接影響學生們的職業生涯規劃,進而影響到學生們未來的綜合發展。
目前市場上針對符合當前我國經濟形勢下高職學生就業實際情況的教材并不多,幾乎找不到高職學生專用的職業生涯規劃教材,即使標有“高職”兩字的教材,內容基本上也是泛泛而談。部分教材內容上完全沒有“中國特色”,依然沿用甚至照抄照搬國外教育理論與測評系統方法,本土化程度很低,缺乏現實指導性。
高職院校的職業生涯規劃課程教學一般延用教師講授為主的傳統教學方法,僅開展了一些職業評估的練習,沒有針對性,教學效果差[2]。教師無法對100-200名來自不同專業的學生同時在課堂上進行個別化的教學與指導,職業生涯規劃課程的目標教學流于形式,實踐教學不能實施。
為解決高職學生擇業、定位和發展的困惑,提高實效性,根據職業生涯規劃教育存在的問題,應做好如下工作。
(一)更新高職教育理念
改革開放以來,大批高素質技能型的人才通過高職教育培養出來,面對新的時代,必須更新觀念,與時俱進。要改變傳統觀念的束縛,堅持以生為主,以提高能力為目的,重視職業素質教育,其中,職業生涯規劃課程是重要的載體和平臺。
(二)完善職業教育體系
主客觀因素影響人的擇業,完善高職學生職業教育體系,是學生個體,家、校的問題,需要全社會一起努力,形成有序的體系[3]。
(三)完善課程體系建設
各職業院校自身辦學方向和專業設置等方面存在差異,各校應根據自身特點、辦學定位、辦學方向和專業設置,根據市場的需求對人才培養方案進行優化,根據實際效果來研究和開發職業生涯規劃課程,完善課標與教學計劃[4],最后通過學習職業生涯規劃課程來有效地提高學生自我的認知、職業的定位、發展與目標意識。
(四)完善專業師資隊伍
針對高職院校教師教授職業生涯規劃課的現實狀況,各校應加大教師引進的力度來確保師資團隊的規模和數量;可聘請專業的職業生涯規劃師、從事就業服務的政府官員、心理咨詢師和大中型企業人事職員來改善團隊結構,由他們來為學生進行職業輔導講座,給予咨詢或服務,打造一支專兼職結合,專業、職業背景合理的師資隊伍。
(五)完善高職教材編寫
各高職院校應掌握課程最新研究動態,充分吸收國內外職業生涯規劃理論的精髓,結合當前國內經濟發展的新特點,將實際生活案例和經驗寫入教材,實現本土引入課程內容體系,加強教學的針對性與實踐性。
(六)改善教學方式方法
提高學生能力的目的要堅持,要以學生為本,設立具體教學的任務,堅持任務式驅動,一方面研究適合本校的實踐教學與方法,要積極借鑒他國在職業生涯規劃教育中的經驗和良好做法,將職業發展的概念納入教學活動中,和職場架橋梁,幫助學生學習專業和基本技能。在面對激烈的競爭和快速變遷的產業環境時,能找自身更好的職業生涯發展路徑。
[1]曹安民,彭四詳.試論對各類就業困難群體的指導與幫助[J].都市家教(下半月),2011,(04):211.
[2]鄒佳帥.高職校學生職業生涯規劃教育現狀及成因分析[J].佳木斯職業學院學報,2017,(01):18-19.
[3]尚彥彥.長春市公辦和民辦高校護理專科生職業生涯規劃的對比研究[D].吉林大學,2011.
[4]崔利賓.高職學生職業生涯規劃教育現狀分析與對策[J].新西部,2017,(16):136+1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