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曉耘 文武全
重慶水利電力職業技術學院
重慶某高職院校課程考試改革效果研究報告
陳曉耘 文武全
重慶水利電力職業技術學院
高職院校考試評價直接關系著學生的學業發展狀況,影響著人才培養方案的落實與修訂,是提高教學質量的關鍵因素之一。在2015年9月至2017年9月期間,通過一系類的改革措施,進行試點改革乃至逐步推廣階段,基本取得了預期效果。將改革前后的效果對比分析如下。
改革 問卷分析 研究報告
針對改革前“定成績”、“定學業”的簡單粗狂型評價方式;對實踐教學環節的評價不夠、科學性不強;考試評價的科學性和規范性不夠;重視總結性考試評價,過程性評價偏少;考試評價與學生學習過程的同步性差;考試評價對教與學的反饋、指導功能弱等存在的不足,課題組通過對高職院校考試評價體制的客觀狀況進行準確和客觀地了解、分析、反思,進行了如下改革。
首先,加強實踐教學條件建設及課程考核方式方法改革。一是通過探索試點,穩步推進實踐教學評教在教育教學評價中的比例。二是根據各專業特點和不同課程的特點,嘗試建立適合每門課程教學標準的考試評教標準,尤其是實踐性強的課程的考核標準。
二是,建立成績評定、命題、監考和試卷分析的一套規范流程,提高考試的規范性,建立健全考試制度。
三是,突出高職院校實踐教學特點,在傳統學校評價的基礎上,在評價主體上進行擴展,嘗試進行多方評價。合理地接納考試主體——學生對考試的感受和建議;同時引入第三方評價(校外中立教育評價機構)。
四是,發揮學生主體在考試改革中的作用。對其加以引導和教育,提升其對學校考試體制現狀的參與度和認可度。
五是,按課程分類進行,探索考試評價的方式、標準的改革。根據不同類型課程各自的特點,建立以系部統籌,教研室負責的分類考試標準、考試管管理和考試評價制度。
六是,系部統籌,以教研室為單位,建立“出勤情況+教學參與+平時考核+結業考核+期末考核”等多階段和“平時表現、論文、作業、實踐操作、結業考試或期末考試”等多形式、全過程考核評價模式。
(一)問卷分析
1.改革前
改革前主要是對存在的問題及不足進行調查和分析。問卷設計在充分考慮研究目的的基礎上,結合調查對象具體情況,在進行初步先測的基礎上,科學分析,并邀請3位相關專業人士進行問卷的修正,形成以“考核設置”、“學生學業考試主體感觀”為主體,學生對學校質量總體感受、課程設置等為輔助的,3大項共26個小項的調查問卷。發放的問卷樣本共2068份,回收問卷1974份,回收率95%;有效問卷1608份,有效率為78%。
2.改革后
根據課題研究過程中的具體情況,并結合改革的措施的執行情況,編制了改革后的問卷。形成了以學生對學校考試狀況感知的17個選項的調查問卷。發放的問卷樣本共1000份,回收問卷880份,回收率88%;有效問卷840份,有效率為84%。
(二)改革后效果分析
1.學生對學校質量總體感受
(1)學校滿意度。改革后學生對學校總體的教育質量滿意度在87%,與改革前提高了20個百分點。
(2)教師工作態度。75%的學生認為所有教師工作嚴謹,認真負責,提高了16個百分點。
2.課程設置
(1)課程設置合理性。絕大部分認為學校的課程設置總體合理,10%左右的學生認為課程設置不合理,降低了10%。
(2)課程類型的選擇。在公共課方面,74%的學生認為學校總體課程開設類型選擇上是合理的,提高了20%;在專業課方面,78%的學生認為學校專業課開設合理,提高了30個百分點。
(三)考核設置
1.課程考試現狀滿意度。78%的學生認為滿意或較滿意,提高了14個百分點。
2.課程考核科學性。92%的學生認為比較科學或者很科學;8%認為不科學或者很不科學,降低了15個百分點。
3.考核內容分布。86%的學生認為理論性知識與實踐性知識考核的比例適中,提高了26個百分點;14%的學生認為理論性知識考核較多,實踐性知識考核較少,降低了26個百分點。
4.期末考核試卷規范性、科學性。90%學生認為期末試卷的印制規范和科學,提高了29個百分點。同時,10%的學生認為有時候會遇到試卷錯印、漏印的情況,降低了12個百分點。認為經常遇到試卷錯印、漏印的情況的比例不到1%。
5.期末考試總體評價。35%的學生認為考查形式單一,以筆試為主,降低了23個百分點。老師評判客觀公正平等,對所有的學生一視同仁,的比例提高了25個百分點,為68%。
(四)學生學業考試主體感觀
1.期末考試嚴格度。學生認為期末考試的紀律依舊很嚴格,但“認為考場紀律較好,僅有少數學生作弊”的比例提高了22個百分點,為88%。僅12%學生認為考場紀律不理想,有作弊現象的發生。
2.學業壓力。改革前40%的學生都擔心考試掛科,改革后降低了20%個百分點。同時在對取消部分科目的期末考試方面,90%以上的學生認同和支持,提高了20%。在考試方式方法改革后,學生的學習負擔壓力減少,由改革前的27%,降低到了改革后的18%。
通過改革,學校的考試評價體制基本健全。改革也取得了預期的效果,包括:改變了學校以理論考試為主的考試評價方式,建立了理論與實踐考試并重的考試模式;部分課程建立相對科學可行的課程考試評價標準;建立健全了考試評價流程;考試試題庫建設不斷完善;學生對課程考試的滿意度大幅度提高;學校考試評價科學性不斷提高。
[1]陶學梅.孫靈高職課程考核改革評價指標體系的構建[J].東方教育2015(4).
[2]田鑫.對高職院校課程改革的思考源.新校園·上旬刊,2015(05).
注:本文系重慶市高等教育教學改革研究項目(項目編號:153281,主持人:陳曉耘)的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