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喜冬 寧夏回族自治區地質礦產勘查院
淺談促進循環經濟發展的資源稅法律制度的改革建議
姜喜冬 寧夏回族自治區地質礦產勘查院
稅收作為調節經濟的主要手段,在促進循環經濟發展上發揮著重要的作用,但是在現行的資源稅法中存在著較大的問題。本文在分析循環經濟發展和資源稅法律制度的基礎上,結合寧夏省的實際,提出了促進循環經濟發展的資源稅法律制度的改革建議,希望為相關的立法提供建議。
循環經濟 資源稅法 稅制改革
循環經濟又叫物質閉環流動型經濟,它是以“減量化、再循環、再利用”的原則,利用生態學的理論形成“資源→產品→再生資源”的循環過程,逐步實現低排放、低開采的有利局面,最大限度的提高資源的利用效率。在我國,與資源相關的專門稅種相對較少,稅收主要依靠分散在生產、投資等領域的資源稅、消費稅、土地增值稅等進行調節。這些稅種的設立初衷就并非因為環境的因素,使得資源稅相關的法律制度體系不夠完善。作為“綠色稅收”的資源稅也存在種種的問題,具體歸納如下:
現行的資源稅體系沒有體現出調節級差的立法精神,國家對于資源的所有管理權沒有充分的表現出來,更沒有通過立法運用資源稅的調節使得自然資源得到相應的保護。我國目前的資源稅征收范圍還不夠廣泛,這樣就不能充分發揮資源稅對于自然資源利用的杠桿調節作用。目前征收的額度和稅率相對于國際上還是很低的,對于稅額的核定比較固定,不利于各地政府根據自身的實際情況做出合理的調整。資源稅的征收沒有體現很好的投入產出效率,這樣對于地方的循環經濟發展會起到阻礙的作用。稅費并存,“以費擠稅”的現象嚴重,資源稅地位不突出,削弱了資源稅的調節作用。寧夏作為西部欠發達省份和資源輸出省份,未能充分考慮自然資源的環境價值和財政價值,無法從資源輸出中得到相應的稅收收入和補償。
礦產資源是一切工作發展的基礎,對于現代工業化建設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寧夏地區礦藏資源儲量以煤為主,次為建材非金屬礦產,金屬礦產貧乏,其中主要有石膏、石英砂巖、黏土礦物、白云巖、膨潤土、磷、鑄型用砂、硫鐵礦、鑄石原料等。依據《寧夏回族自治區節能降耗與循環經濟“十三五”發展規劃》的相關要求,提出促進循環經濟發展的資源稅法律制度的改革建議。
1.通過樹立合理的立法目的,明確循環經濟的立法理念。目前我國經濟發展的主要問題是資源的大量消耗浪費和對環境的破壞換取經濟進步,這樣單一的經濟發展目標會導致資源與環境發生嚴重的破壞。資源稅的法律制度應堅守減量化、再利用、資源化和無害化等循環經濟本質的立法目的,將循環經濟作為立法的核心內容。通過立法區分富礦貧礦之間的稅收差距,在兼顧公平正義的前提下,以進行補償資源的態勢形成自然資源與經濟的可持續發展。在立法上,增加國家和地方的資源稅征收額,再發揮財政對自然資源和環境保護的重要調控作用,以此促進循環經濟的健康發展。
2.完善資源稅法律制度,讓立法更具層次化。目前的資源稅相關的法律主要是1993 年的《中華人民共和國資源稅暫行條例》,這項制度對于調節各個企業的不同資源級差具有十分明顯的作用,但是其對于環境保護和自然資源的優化利用卻關注的相對較少。在進行促進循環經濟發展的資源稅法律制度的改革過程中,必須在立法層次上將循環經濟的理念擺在首位,在考慮不同企業資源使用級差的基礎上,優化考慮環境保護的問題,通過立法有效的調節人的生產與自然之間的協調關系,這樣才能使得立法的作用更加有層次,資源稅的征收對于自然資源利用效率的杠桿作用才能更加明顯。
3.優化財政分配制度,合理配置財稅權。優化財政分配制度,有利于充分發揮稅收對于循環經濟的調節作用。中央與地方應平衡稅收財政的分配,這樣有利于資源稅收的財政分配使用,充分發揮稅收對于循環經濟的調節作用。地方對于資源稅財權的掌握,有助于提高地方資源稅的實施,提高執行力度。另外,財稅權的分配改革可以將資金投入到節能減排的科學研究工作中去,這樣就會使循環經濟實現可持續發展。
4.完善現行資源稅法律制度的內容,多方位實現其對經濟的調控作用。在合理的前提下,適當擴大資源稅的征收范圍。擴大資源稅的征收范圍可以有效的發揮稅收對于資源的調節作用。現行的資源稅與國際上大多數國家相比,征收的范圍相對較小。國際上的資源稅的征收包括了各種資源的類型,涉及到生產、大氣、森林等眾多的自然資源形式。
將資源稅進行從價定率的改革。在目前的資源稅計稅方式中,主要是采用從量定額的方式。推行從價定率的改革有利于促進循環經濟的快速發展,節約資源的使用。這樣通過提高企業對于資源的開采成本,使得企業必須采用適當的方式實現節能減排。
通過設立稅收的優惠政策,促進循環經濟的發展。傳統的資源利用模式是從資源到最后報廢的過程,循環經濟是資源到產成品,最后成為再生資源的循環利用過程。循環經濟對于成本和資源的節約作用是非常明顯的,將稅收的優惠政策運用到循環經濟當中,有利于資源企業的節能化轉型,達到資源合理利用與社會經濟的共同發展。
通過以上的論述,因為資源稅對于調節地區自然資源的合理使用和發展循環經濟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有利于全社會資源的優化配置。因此我們應在相關政策的指引下,積極開展以促進循環經濟發展為目的的資源稅法律制度的改革,配套相應的制度,已達到減少資源浪費,提高礦產使用效率的目的,實現循環經濟的健康發展。
[1]常紀文.歐盟循環經濟立法的經驗及其對我國的啟示[J].國際借鑒.2004(4).
[2]李健.不可再生資源型城市產業經濟一定要推進延續性轉型嗎?一個簡單的理論分析框架[J].生態經濟.2007(10) .
[3]孫雯,孟海波.中國發展循環經濟中的資源稅改進[J].現代商業.2008(9)P162-1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