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陽
首都經濟貿易大學
包頭市九原區審計局
鄉鎮財務管理存在的問題及建議
高陽
首都經濟貿易大學
包頭市九原區審計局
近些年來,因管理的疏忽和制度上的漏洞,我國鄉鎮財務管理出現了預算管理體制不完善、三公經費支出約束不嚴、國定資產和現金管理松散、工程支出存在漏洞以及債全債務底數不清等突出問題,影響鄉鎮政府財務管理的深化改革和鄉鎮黨風廉政建設。本文從審計的角度,分析了當前鄉鎮財務管理中存在的問題及形成原因,提出解決問題的具體對策,為完善鄉鎮財務管理,促進鄉鎮經濟發展打好理論基礎。
鄉鎮財務管理 問題 原因 對策
鄉鎮作為我國最基層的政府組織,直接接觸到基層的民眾,同時也關系著各項民生政策的落地實施。而基層財務管理則是把好資金關,使得基層政府能夠有效運行,使得各項補助資金得以落實和使用。因此,鄉鎮財務管理應引起財務主管部門和財務從業人員的關注。本文從基層審計機關角度,總結近年來在鄉鎮領導任期經濟責任審計、專項審計等時發現的突出問題,分析其原因并提出相關建議,力求為解決鄉鎮財務管理中的諸多不規范、不合規的問題提供借鑒。
1..未設立鄉鎮級預算管理體制。審計發現轄區所屬的鄉鎮都沒有設立鄉鎮預決算管理制度,未開展預決算編制、預算調整等工作,也未經鄉級人大審批,均在區本級財政核算。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預算法》的規定:“國家實行一級政府一級預算,設立中央,省、自治區、直轄市,設區的市、市轄區,鄉、民族鄉、鎮五級預算。”不設立鄉鎮級預算管理體制不利于明確支出責任,科學劃分縣鄉兩級政府事權范圍。
2.工程支出管理不規范。隨和近幾年對農村基礎設施投資力度的加大,鄉鎮承擔著工程建設、工程管理以及工程結算等工作。在近年的審計中發現,部分工程付款時沒有及時取得發票而是用收據作為付款憑據;某些零星工程沒有找有資質的公司建設,而是由個人承包,對于工程質量、付款、稅務等方面都存在隱患;部分工程完工后沒有工程量核定、工程驗收等手續。
3.備用金管理松散,大額現金支出。鄉鎮對于備用金的管理比較松散,現金交易量較大且備用金沒有歸還期限。對于一些臨時聘用人員的工資采取現金支付方式,風險較大且存在逃避稅款的隱患;鄉鎮都普遍存在“白條抵庫”的現象,從幾萬到幾十萬不等,一部分是由于人走賬留的歷史原因造成的,還有一部分是由于沒有取得報賬的合法憑證而形成的,這些都占用了財政資金,降低了資金的安全性。
4.“三公”經費超預算支出,核算不完整。鄉鎮工作面對各方面的檢查,招待費普遍偏高,部分鄉鎮存在人為調節費用類別,將招待費歸集到其他支出類別中的現象;在報銷的招待費中又存在招待對象不詳,招待事由不明的現象;部分報銷的差旅費超過了差旅費報銷標準中的定額,對“三公”經費的支出標準執行不夠嚴格。
5.固定資產管理不規范。部分固定資產在購買時沒有履行政府采購程序;固定資產卡片沒有分類歸集;沒有形成固定資產盤點制度,使得固定資產管理處于無序狀態;部分鄉鎮固定資產的處置比較隨意,沒有相關的報批手續,造成國有資產的流失。
6.往來款長期掛賬,或有債權債務底數不清。鄉鎮往來款形成原因復雜,有城鄉撤并遺留的歷史原因,也有工程欠款等原因,部分往來款項長達幾年、十幾年掛賬未得到及時清理,造成資金沉淀和損失;或有債權債務底數不清,部分領導離任手續不完備,致使部分債權債務游離于財務監管之外,加大了財務管理的風險。
1.鄉鎮預算管理制度不完善,內控制度不健全。鄉鎮缺乏綜合預算管理意識,預算管理不規范,預算約束力弱化,預算編制程序不科學,鄉鎮人大對于預算編制和執行的監督作用不明顯。沒有建立健全內控制度,對于支出票據的審核,財務收支的審批程序,公務用車的油耗登記管理,公務接待的標準和審核等都缺乏詳細可行的控制標準。
2.鄉鎮財務的獨立性不夠。鄉鎮都建立了自己的財政所,但目前財政所的主要職能主要是財政撥款的收入核算,且財政所工作人員同時也是鄉鎮工作人員,缺乏獨立性,沒有起到監督審核財務收支的作用。鄉鎮的很多工作都是臨時交代的,支出的隨意性較大,而鄉鎮的財務人員對于財政支出只能被動接受,導致部分報賬手續不齊備,財務憑證審核不嚴。
3.事權與財權不統一。事權是各地、各部門發展各項事業、制定事業發展政策、規劃并組織實施的權利。財權是發展某項事業可支配的資金權利,財權是事權的保障。鄉鎮作為基層一級政權,一方面是事權太多,承擔大量的事務,要維護政權的穩定,要負責區域內農林牧水、教育文化以及農村基礎設施建設等等工作。而另一方面鄉鎮的運轉經費不足,財力支持得不到保障,出現大額負債以及拆了東墻補西墻的現象。
4.基層財務人員素質不高,會計基礎薄弱。當前部分鄉鎮會計人員對于會計法、行政單位會計制度等基本財經法規還處于一知半解狀態,部分鄉鎮沒有進行不相容崗位分離,財務章保管不嚴;部分鄉鎮會計基礎薄弱,沒有按期及時裝訂好會計資料,基層領導對于財務管理的意識也不高,導致基層財務管理混亂。
2.加強財產、資金管理力度。(1)各鄉鎮要對現有固定資產進行清查,將未登記入賬的資產進行入賬,對已損毀或報廢的固定資產要報相關部門批準后進行核銷,做到賬實相符,賬賬相符,今后也要定期進行固定資產盤點。(2)明確借款審核權限,對于逾期不還的,可以采用工資抵扣或是司法手段強制進行處理;在人員調離時要首先結清借款后方可辦理調動手續。(3)嚴把政府采購關,對于列入集中采購目錄以內或符合采購限額標準的采購項目,必須按照政府所規定的采購方式與流程完成采購任務。同時,要嚴格規范政府投資項目的招投標制度,以及工程跟蹤審計制度。
3.加強財務管理人才隊伍建設。鄉鎮行政部門在聘用財務人員時,要著力選拔業務素養過硬、管理經驗卓越的人才。對財務人員以及行政人員要開展多層次、多渠道的培訓,一方面加強對財經法規的學習培訓,另一方面可以請紀檢、審計人員開展有關中央八項規定、三公經費標準等法規文件的培訓。
4.加大監督范圍和力度。一方面,探索現有鄉鎮政府考核管理模式。將鄉鎮政府財務管理情況、各項財務制度制訂及執行情況、遵守財經紀律的情況等納入年度考核的范圍;將審計結果用于考核領導和地區的考核指標,加大問責力度。另一方面相關單位部門要充分發揮監督職能作用。審計機關確保定期對所有鄉鎮的審計覆蓋面,與鄉鎮財政管理主管部門建立信息共享平臺,多方合作和監督,加強審計問題整改落實,避免問題屢查屢犯;稅務、工商等部門要嚴厲打擊偷稅漏稅、假發票、亂開票和違規經營等行為;紀檢監察部門要加大責任追究力度。
綜上所述,鄉鎮財務管理是比較復雜卻又是十分重要的,鄉鎮財政管理關系到鄉鎮基層的發展與進步,也影響鄉鎮的現代化進程,是我國財務管理體制的最基層組成部分。當前的鄉鎮財務管理還存在種種的問題,本文從審計的角度客觀分析現有的問題,總結原因并提出相關的建議,完善鄉鎮財務管理,提高鄉鎮財務管理效率,促進鄉鎮基層的科學、規范、良性發展打好理論基礎。
[1]鄭敏.加強鄉鎮財務管理的思考.財經論壇[J],2006(3):65-66.
[2]歐靜.鄉鎮財務管理問題研究與審計策略.管理觀察[J],2006(10):144-146.
[3]楊興龍.規范鄉鎮財務管理實現農村財經體系的完善[J].中國經貿,2013:20.
高陽(1988.12-),女,審計師,首都經濟貿易大學在職研究生,研究方向:審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