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思寧 首都經濟貿易大學
企業擴張中的財務風險及其控制分析
萬思寧 首都經濟貿易大學
隨著我國經濟的發展,企業面臨著更加激烈的市場競爭和生存壓力,企業在迎接激烈的市場競爭的同時不得不去謀求一條發展的擴張之路,而縱觀企業擴張的管理實踐,財務管理成為企業擴張成敗的重要因素,占據了企業管理中的核心地位。因此對企業擴張中出現的財務風險的分析與控制研究顯得尤為重要。本文通過選取了一個在擴張中失敗的典型——順馳企業為案例,研究順馳在擴張中出現的財務風險控制問題,最終得出經驗和啟示,希望對目前仍以“順馳模式”發展擴張的企業在財務風險控制方面具備一定的參考價值。
企業擴張 財務風險 風險控制
將企業“做大做強”是每個企業家的夢想,企業做大做強的特點就是要走向擴張的發展道路。當企業實施擴張戰略時,其資產和經營規模處于高速擴張的狀態,此時其面臨的財務風險是擴張型財務風險。擴張對許多企業有著極大的吸引力,也是最為廣泛的經營戰略,然而市場經濟是競爭的經濟,現代企業本身就處于這樣的一個環境,處處面臨著風險,所以風險管理在現代企業管理中得到了廣泛的應用,而財務風險控制在企業風險管理中處于企業財務與管理中的戰略核心地位,企業的財務風險問題也成為企業快速發展的制約因素。企業想在擴張中繼續保持平穩發展的勢頭,解決發展過程中的財務風險控制問題尤為重要。
(一)順馳企業概況
順馳中國控股有限公司成立于1994年,主要從事房地產開發和物業管理。2003年7月順馳召開蟒山會議,開始實行全國化戰略。累計操作房地產項目57個,銷售面積近600萬平方米,累計實現銷售收入近300億元,成為中國房地產行業極具影響力的企業。由于多方面的原因,2006年9月香港路勁基建公司以12.8億元資金的代價,獲得了順馳中國55%的股權。2007年1月23日,路勁基建有限公司宣布再投13億元收購順馳近40%的股權,從而持有順馳近95%的股權,而孫宏斌僅持有5%的股權,曾經輝煌的順馳神話終告破滅。
(二)順馳企業擴張中的財務風險成因
1.順馳企業的內部因素
較大的資金需求是順馳企業在擴張中產生財務風險的根本原因。企業在擴張過程中,權益性資本的獲得畢竟是有限的,不足以支撐企業的快速擴張,所以負債資本便成了企業擴張中必不可少的資金獲得方式。由于擴張所需的資金量較大,易形成較高的負債水平,而順馳企業在發展擴張中的資金大部分來源于自身的銷售回款和銀行貸款,其過分依賴外部資金是它的財務風險產生的根本原因。
很多企業崇拜規模經濟并把其等同于經濟規模。順馳企業一直強調擴張速度,所以從另一方面就表現為對規模經濟的片面追求,這也是導致其財務風險出現的另一個內部原因。
2.宏觀環境因素
企業在擴張過程中的不確定性因素有很多。順馳企業在實施其擴張戰略之初是得益于宏觀環境的形勢大好。2002年7月1日,國土資源部頒布實施了《招標拍賣掛牌出讓國有土地使用權規定》,這個政策給順馳破除了進入異地的壁壘,正是這個政策給了天津順馳一個走出去的機會,開始實行全國化戰略。而到了2005年順馳企業的資金鏈出現了嚴重的問題,而此時國務院出臺“國八條”旨在平抑房價上漲,這對于困境中的順馳來說無疑是雪上加霜。所以外部環境的變化也是導致順馳企業財務風險產生的一個原因。
(三)順馳企業財務風險防范措施的評價
順馳企業在其擴張發展中采用了降低風險法、分散風險法和轉移風險法三種風險防范方法,然而順馳企業在實際應用這三個方法時仍然存在一定的問題。順馳企業采用的降低風險法,是通過高價拿地的條件來換取延長付款期限,這一方法不是沒有可取之處,然而順馳企業在瘋狂拿地時卻沒有考慮到自身的短期償債能力,這樣就很可能導致財務風險的發生。另外順馳企業才使用分散風險法時,是運用企業自身的項目之間互相調劑,但是風險本身仍然存在于企業內部,所以風險并沒有離開企業,只是分散到每個項目當中去了,這樣并不能減少企業本身的風險,順馳企業應嘗試另外一種分散風險的方式,就是與其他企業共同經營、共同出資、收益共享、風險共擔,這樣就將應由順馳企業獨家承擔的風險,改為由聯營企業之間共同承擔,從而使風險得以分散。
其次,回避風險法也時財務風險防范的另一個重要方法,而順馳企業并沒有運用到這一方法,在生產經營過程中對那些具有高風險的項目沒有采取科學合理的方法回避,反而是常常迎著風險前進,所以順馳企業在其財務風險的防范上還是存在著很多問題的。
(四)順馳企業擴張中財務風險控制對策
從總體上來說,企業擴張中的財務風險一般可以劃分為:籌資風險、投資風險、現金流風險和并購風險幾個方面。而順馳企業的擴張風險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一個是籌資風險,另一個是現金流風險。對于順馳企業在擴張中財務風險的控制提出以下建議:
1.加強籌資風險的控制
適度負債,優化資本結構。如何確定適度負債的“度”,是比較困難的。理論上講,可以借助最佳資本結構理論來確定,在實際工作中“度”的選擇要與企業的具體情況相適應。對一些生產經營好、資金周轉快的企業,負債比率可以適當高些;對于經營不理想、資金周轉緩慢的企業,其負債比率應適當低些。優化資本結構,從總體上減少收支風險。一是從靜態上優化資本結構,增加企業主權資本的比重,降低總體上債務風險;二是在動態上,從資產利潤率與負債利潤率的比較入手,根據企業的需求與負債的可能,自動調節其債務結構,在資產利潤率下降的條件下,自動降低負債比重,從而提高資本利潤率。
2.拓展融資渠道
拓展融資渠道。除了傳統的從銀行等金融機構借款、發行股票籌資、通過應收賬款融資等融資渠道,企業為滿足更大的資金需求量,更應該關注新型融資渠道。對于發展擴張中的順馳企業來說,其走的是一條全國化的擴張之路,對于資金的需求遠遠高于一般的經營,多以融資渠道應該成為順馳企業關注的問題。
3.加強現金流風險的控制
改善現金流的結構狀況。順馳企業的內部建立了一套嚴格的資金管理系統,使資金的使用效率最大化。重視資金的使用效率,這點是對的,這也是現在企業努力追求的境界。但在追求效率的同時,企業也應使資金流有足夠彈性,以應對突發事件,保證企業正常運行,而不是被動應對資金短缺危機。所以順馳企業應注重改善其現金流的結構,保證資金流具有足夠的彈性以應對突發事件。
4. 強化成本管理理念
順馳實行目標管理的主要指標是“回款”。順馳通過延長付款周期、縮短房產回款周期等手段,以實現快速回款,而完全忽略了成本和利潤,其成本管理體現出來的不是一種合作共贏的理念,而是零和博弈。這種管理模式不僅使得項目成本大幅度提高,同時也使企業信用受到影響,所以順馳企業應考慮加強成本控制的管理。
5.企業擴張中財務風險的綜合控制
本文通過對財務風險和企業擴張等相關理論的研究,結合順馳企業案例的分析,對順馳企業在擴張中的財務風險進行了分析,同時也提出一些控制財務風險的建議:
1.樹立正確擴張觀念。通過順馳企業擴張失敗的案例分析,使得現今的企業不得不思考自身的擴張模式,尤其是對順馳模式企業。增強企業危機意識,不僅要使經營者保持清醒的頭腦,有應對困難和風險的思想準備,而且要喚起企業的基層管理人員和普通員工的危機感,增強責任感,樹立正確的擴張觀念,避免盲目擴張。
2.合理的財務結構,全面風險管理。順馳地產的實踐表明,企業的興衰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企業是否樹立全面風險管理觀念、風險管理體系是否健全有效、抗風險能力到底有多大。企業應結合市場環境的變化和發展規模,選擇合理的財務結構,將企業的負債比率控制在恰當的水平。不斷提高財務人員的風險意識,汲取最新的財務知識,增強捕捉風險、防范風險的能力。構建以現金為主的管理模式應對市場競爭中的變化。
3.財務控制模式與發展階段相適應。在初創階段,集權式的財務控制模式有利于制定和實施統一的財務政策,提高資金籌措和運用的經濟效益;但隨著規模的擴大,企業所有權和經營權逐漸分離,隨著企業治理結構的完善和管理水平的提高,在此階段民營企業采用分權式財務控制模式有利于抓住市場機會,充分鼓勵各子公司或者分部積極參與市場競爭,擴大市場份額[45]。隨著經營規模的進一步擴大,當民營企業逐漸成熟,形成了自己的品牌,開始涉足跨國經營領域,成為跨國經營的企業集團時,由于已建立完善的公司治理,所有者個人在企業的作用越來越小,企業制度和機制本身的作用則日益增大,此時選擇重大事項集權控制與一般事項分權控制相結合的財務控制模式則是行之有效的。
4.完善財務控制制度和財務監督制度。對民營企業來說,主要應做好以下基礎性工作:一是建立合理的財務控制制度,如預算控制制度、投資管理制度、籌資管理制度、報酬制度以及成本管理制度等;二是建立完整的成本控制制度,如成本預測制度、成本費用計劃管理制度、費用開支審批制度、成本考核制度、成本分析管理制度以及成本監督制度等;三是建立內部審計機構。民營企業應在會計部門以外單獨設立內部審計部門,直接受本企業負責人領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