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瀚汀
摘 要:孫中山先生在借鑒西方城市建設經驗的基礎之上,對我國的城市建設提出了很多的設想。孫中山先生的城市建設理念,在市街建設、住宅建設、公共設施建設、衛生狀況的改善、花園和綠地建設等建設中都有一定的體現。孫中山先生提出建立現代交通、通過工業化推動中國城市化、通過特大城市帶動區域城市化發展、通過“平均地權”解決城市化所需土地資金。到目前為止,孫中山的上述城市建設觀點,對當代的城市建設來講也是很有借鑒意義的。
關鍵詞:孫中山;城市建設;啟示
中圖分類號:D693.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5312(2017)17-0275-01
一、孫中山關于城市建設的理念
(一)城市建設必須具備良好的環衛條件與生態條件
城市是人類群居生活的高級形式,它也象征著人類逐步走向成熟,變得更加文明。孫中山先生年輕時,曾經游學于國內國外的各大城市,他對于城市的環衛狀況非常重視。所以,他覺得一所城市的建設應當做好環衛建設。如果環境衛生做得好,那么就會促進城市的建設和發展。一個城市的環衛情況,跟城市的外在形象是息息相關的。城市的環衛建設良好,那么城市也會更具有魅力。孫中山先生曾經一再要求寧波市模仿上海公租界的做法,扎扎實實做好城市的環衛建設工作。但是,考慮到城市環衛建設需要不少的經費支持,所以,孫中山建議寧波政府官員:“組織一公共團體,收土地為地方公有,其巨大經費一時或無從籌集,可以地方公債法舉辦之”。在制定實業計劃中,孫中山就揚子江河道的整治問題提出了具體的計劃。在廣州的城市建設中,孫中山依靠當地的地形和生態環境條件,也提出了一些獨特的方案。他認為:“廣州附近景物,特為美麗動人,若以建一花園都市,加以悅目之林囿,真可謂理想之位置也。廣州城之地勢,恰似南京,而其偉觀與美景,抑又過之。夫自然之原素有三:深水、高山與廣大之平地也。此所以便其為工商業中心,又以供給美景,以娛居人也。珠江北岸之陵谷,可以經營之,以為理想的避寒地,而高嶺之巔,又可利用之以為避暑地也?!?/p>
(二)城市建設需要有良好的鐵道交通
在《上李鴻章書》一文中,孫中山就提出了要重視鐵道交通,因為其對于城市經濟發展非常重要。孫中山認為,西方很多國家的社會經濟發展飛速的一個重要園藝是交通發達。所以,他斷言,鐵路交通發展,跟國家的經濟發展息息相關。他總結說: “數十年來,泰西各國雖山僻之區亦行鐵軌,故其貨物能轉輸利便,運接靈速;遇一方困乏,四境濟之,雖有荒旱之災,而無饑饉之患。故凡有鐵路之邦,則全國四通發達,流行無滯;無鐵路之國,動輒掣肘,比之癱瘓不仁?!彼裕瑢O中山提出先在發達城市和地區修鐵路,從而對國內的其他城市和地區帶動性的發展。在中華民國成立之初,孫中山就意識到了鐵路建設的重要性,所以,他在各大城市的演講中,都對這個思想進行了宣傳。他認為“建設最要之一件,則為交通。以今日之國勢,交通最要者,則為鐵路。無交通,則國家無靈活運動之機械,則建設之事,千端萬緒,皆不克舉。故國家之有交通,如人之有手足四肢。人有手足始可以行動,始可以做事;國家有交通,始可以收政治運用敏活之效。否則,國家有廣大之土地,豐富之物產,高尚思想之人民,而無交通以貫輸之,聯絡之,則亦有等于無?!蓖ㄟ^對這些理念和思想的影響下,孫中山曾計劃將20萬里鐵路在10年之內建設完成。他曾想借助鐵路,通過人力物力財力的配合,促進城市和地方經濟的發展。
(三)城市建設需配套良好的供水設施
在孫中山的城市建設思想中,他特別重視供水設施的完善。孫中山先生指出,可通過對城市供水條件的改善,來保障城市居民的正常生活,并保障城市居民的身體和心理健康。他指出:“除通商口岸之外,中國諸城市中無自來水,即通商口岸亦多不具此者。許多大城市所食水為河水,而污水皆流至河中,故中國大城市中所食水皆不合衛生?!币虼耍岢鲈诟鱾€大城市建造自來水配套設施,這樣保障做到應急用水的充足。
(四)城市的建設跟政府的作用是分不開的
戊戌變法發生之前,孫中山先生就開始察覺到了清政府官員城市經營管理的不完善。所以,就使疫病只在城鎮發生稱為一種怪現象。眾所周知,城鎮人群是比較密集的,如果瘟疫一觸發,若防范措施缺乏,那么就很容易導致疫病的快速傳播,當疫情失去控制時,其后果不堪設想。官場上的貪污腐敗曾經非常厲害,曾經有一些官員,在允許開工之前,要收受大量的賄賂。一些公司因為承擔不起這些費用,而導致事業不得不放棄。同樣,這些思想在城市建設與管理領域中也是適用的。我們知道,城市政府的職能主要是通過國家的法律法規對城市建設和發展做出自己的貢獻。
二、孫中山的城市建設理念對當代的啟示
(一)堅持走中國特色的新型城市建設道路
縱觀孫中山城市建設的思想,可發現,其很多思想是模仿國外的城市建設。他本人特別欣賞美國和英國等西方國家,尤其是非常欣賞美國的城市建設理念。他甚至提出“中國一后至之人,可依西方已辟之路徑而行之。”但是,應當清醒地認識到,西方、歐洲等國家的城市建設是有其時代背景的,西方國家是在第一次工業革命之后開始大力建設城市的。在這些國家中,英國美國以及法國、德國等資本主義強國很突出。在這些國家的發展過程中,可發現它們的道路是有區別的,這是由于每個國家的國情是不一樣的。以美國為代表國家,其資本主義色彩很濃厚。這些國家在城市建設之初,往往通過市場的運作以及資本的原始積累來促進城市建設。但在這個過程中,資源和勞動力等生產要素被大量地消耗掉,并在后期引發一些問題。所以,在一個城市建設的后期,都要對政府調控引起重視。
(二)應當借鑒孫中山的城市建設理念大力發展高鐵建設
孫中山先生認為,鐵路交通的發展,是國家經濟發展的命脈所在。那么對現代交通來講,高速鐵路的建設是值得重點關注的。高速鐵路是世界“交通革命”的一個重要標志。高速鐵路作為解決大通道上大量旅客快速輸送問題的最有效途徑,?已成為世界各國鐵路的普遍發展趨勢。從目前國外高速鐵路的發展歷程看,它不僅在與其他交通方式的競爭中改變交通模式構成,同時對于帶動沿線區域和城市經濟發展及空間結構演變都起著重要的影響作用。高速鐵路是一個具有國際性和時代性的概念。
高速鐵路建設與發展實踐向我們昭示了:它是一個集各項最先進的鐵路技術、先進的運營管理方式、市場營銷和資金籌措于一體的十分復雜的系統工程,具有高效率的運營體系,包含了基礎設施建設、機車車輛配置、站車運營規則等多方面的技術與管理。隨著近年高速鐵路在中國的快速發展,中國人民在體會了它的快捷便利的同時,也體會到了它對經濟發展的巨大拉動作用。事實上,當一個城市的高鐵開通之后,其經濟發展速度是確實得到加快的。
三、結語
孫中山先生提出的城市建設理念,其內容非常豐富。孫中山的城市建設理念雖沒有得到完全實施,但其城市建設思想對于現代城市建設仍然具有重要的參考價值。
參考文獻:
[1]孫中山.建國方略之二:物質建設(實業計劃):孫中山選集(上)[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
[2]謝放.孫中山與中國城市近代化[J].河北學刊,1997(06).
[3]蔣偉新.孫中山關于中國城市現代化的構想[J].南京經濟學院學報,2000(05).
[4]李鴻章.歷聘歐美記[M].長沙:湖南人民出版,1982.
[5]孫中山.建國方略[M].北京:中國長安出版社,2011.
[6]本書編寫組.十八大報告學習輔導百問[M].北京:黨建讀物出版社,2012.
[7]毛澤東選集:第五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7.
[8]尚明軒.孫中山傳[M].北京:北京出版化,1984.
[9]王杰.孫中山民生思想研究[M].北京:首都經濟貿易大學出版社,2001.
[10]誠磊.孫中山思想研究[M].北京:中華書局,19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