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林雁
【摘 要】紫砂陶刻是我國寶貴的文化遺產,在歷史長河中不斷發展而來的紫砂陶刻藝術,已經與繪畫、書法等相互融合起來。書法藝術與紫砂壺的特殊材質有機結合,形成一種獨特的裝飾美。本文針對書法藝術的表現形式和特征做了一些研究,并且探析紫砂陶刻中的書法藝術,找出書法裝飾的美感,為我國的紫砂陶刻藝術做出貢獻。
【關鍵詞】紫砂陶刻;書法;藝術;美感
中圖分類號:J29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7-0125(2017)11-0193-01
陶刻是融書法、金石、繪畫、文學修養為一體的綜合視覺藝術。紫砂陶刻在古代剛出現的時候,只是作為一個簡單的陶器而存在,隨著時代的發展和人類思想水平的提升,人們對陶器藝術追求越來越多,它的外觀、美感和藝術逐漸受到關注。文人騷客對紫砂壺的喜愛使得紫砂壺被注入了很多藝術元素,畫家在器皿上作畫;書法家將喜愛的古詩篆刻在陶瓷土坯上,這些陶瓷被名人學士加以藝術化后一直流傳至今。
紫砂陶刻是一種藝術作品,紫砂壺是陶刻的載體,陶刻是壺的附屬,只有它們兩者緊密聯合起來,才能制作出藝術價值很高的作品,才能表現出作品的構圖嚴謹性和藝術價值。好的陶刻必須是藝人將陶壺和繪畫或者書法結合起來,所以進行紫砂陶刻,不但要求藝人會畫、會寫,還要求藝人有著高超的技藝和將藝術與陶器相結合的本領。
隨著社會的發展,書法作為一種藝術被廣泛應用到陶刻制作中,成為了一種裝飾元素。紫砂壺刻的裝飾藝術是與繪畫、書法離不開的,時代的發展帶來了人們思想觀念的進步,人們對藝術的審美能力提高了,對藝術的趣味性也在不斷提高,紫砂壺中的書法裝飾也面臨著巨大的考驗,書法作為紫砂壺藝術中的裝飾元素,要隨著時代的發展不斷進步才能不被時代所拋棄。
一、紫砂陶刻的書法裝飾
紫砂陶刻是一種藝術交流方式,它的出現意味著人類審美能力的提高和紫砂文化自身的進步。我們人通過語言進行思想上的交流,而通過藝術做心靈上的交流,紫砂陶刻既是物質產品,也是精神產品,因為它的制作不僅凝聚了藝人的勞動成果,還凝聚著藝術家的藝術思想,它將詩歌、繪畫等結合起來,使得紫砂壺自身有了內涵,讓一個器皿變得生動起來。
書法裝飾不同于圖案裝飾,也不同于繪畫,圖案裝飾和繪畫是使用筆墨紙硯進行,它的傳播媒介是紙張,而紫砂壺中的書法裝飾是將書法篆刻在陶器的土坯上,有大筆揮灑,有的細筆勾勒,圖案豐富多彩,樣式很多,容易引起觀眾的注意。
書法裝飾的表現有兩種,一種是“勢”的裝飾美;一種是“意境”的裝飾美。“勢”的裝飾美指的是書法在創作過程中給人的整體氣勢,包括線條的走勢,字體的形勢。而“意境”的裝飾美指的是每一個紫砂壺給人的感覺是不同的,意境就是情景交融,寓情于景,書法裝飾的意境美,就是紫砂陶刻上面的書法與器皿相結合,傳達出來的意境和感情。不同形狀和顏色的器皿需要不同的書法來表達,而書法的意境與器皿相結合,傳達的感情就是藝人心靈的感受,觀賞一個紫砂陶刻,就是在與藝人的心靈對話。
二、紫砂陶刻中書法的寓意
人們可以根據紫砂陶自身的形狀來選擇不同的書法字體,陶器有圓形的、方形的或者異形的,藝術家可以選擇適當的字體和結構來表達較好的藝術形象,在書法創作中,紫砂陶刻的文字源于書法又區別于書法,它展現在陶器上就具有獨特的氣質和韻味,體現了紫砂陶藝的精、氣、神、韻,這才是值得推崇和稱道的。書法中的寓意表現在于滿足大眾的需求和普遍的審美情趣,在紫砂陶上書寫“吉祥如意”“延年益壽”等吉祥詞句,一方面表達了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之情;另一方面也滿足了大眾的需求和普遍的審美情趣。人們在陶器上進行書寫,可以抒發作者的感情,在壺上書寫歷代名人的佳作名篇,既讓這些名篇佳作不斷流傳下來,也讓名作和紫砂壺這個獨特的載體互相映襯,展現其獨特的藝術魅力,為陶瓷文化增光添彩。
三、紫砂陶刻的刀法
紫砂陶刻中的刀法借鑒了我國古代的碑刻和篆刻,但它又不同于碑刻和篆刻,隨著時代的發展,紫砂陶刻的刀法逐漸發展為兩種,即陽刻和陰刻,陽刻就是浮雕刻法,將所表現的對象“凸”出來;陰刻是將要表現的對象“凹”進去。這兩種不同的雕刻手法都很受歡迎,具體使用哪一種雕刻手法,要根據紫砂壺自身的形狀和所刻銘文的寓意來定,藝術家要結合器皿的整體氣質和詩歌寓意進行最恰當的雕刻。
參考文獻:
[1]梁冰.材料、觀念、工藝和藝術——散論大型紫砂陶浮雕的創作[J].雕塑,2006(02).
[2]俞榮駿.自然狀態中的紫砂陶[J].江蘇陶瓷,2006(S1).
[3]朱新洪.紫砂陶包裝及包裝盒外觀設計[J].江蘇陶瓷,2006(05).
[4]盧偉.紫砂陶刻的語言[J].江蘇陶瓷,2009(040.
[5]黃云云.紫砂陶——藝術與技術的統一[J].陶瓷科學與藝術,201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