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研究員 田 闖
中通客車:新能源客車預期逐漸回暖
本刊研究員 田 闖
市場方面,海通證券荀玉根建議保持多頭思維。上證50和中證100已是牛市形態,與港股和美股牛市相呼應,獨立行情始于16年3季度,陸港通總額度限制取消之時。風格與資金面關系不大,取決于盈利趨勢和投資者結構,中證100與創業板指的凈利潤同比差異,17年正好與13年相反。市場從一九向三七擴散,持有一線藍籌價值,看好二線價值成長和國改主題。
中金公司認為,結合近期召開的陸家嘴金融論壇中部分官員對未來金融監管方向的看法以及7月初即將迎來香港回歸20周年紀念等事件因素,短期流動性再度明顯收緊的可能性并不大。雖然未來流動性改善的時點和節奏還有一定的不確定性,但下半年流動性改善應該是大概率事件。業績方面,目前已經披露中報業績預警的公司中,業績向好(包含預增、略增、續盈、扭虧)的比例達75%,為近五年來的最高水平。建議:繼續深挖“新制造”、“大消費”,關注流動性邊際改善。1)超配家電、輕工、醫藥、新能源與環保、物流等行業;2)精選TMT板塊中盈利與估值匹配度較好的龍頭個股;3)如果未來流動性明顯改善,保險、券商、小銀行也將具備彈性。
國泰君安認為當下市場正在企穩回升,投資者風險偏好繼續改善。國際環境整體友好,資金市場流動性也有所改善,監管層態度出現緩和。但是依舊維持前期主板強于創業板的基本觀點不變,創業板短期或出現反彈,但由此形成整體市場風格切換仍缺乏條件。
每周金股:中通客車
本期筆者建議關注中通客車(000957)。中通是客車行業四家上市公司之一。去年受新能源車騙補,政策補貼下降影響,公司股價持續下跌。在所有客車公司里面,相比宇通、金龍,該公司新能源車占比最高,彈性最好。此前市場擔心新能源客車銷量的增長前景,但中通與堅瑞沃能等合力打開新能源物流車市場,某種程度上減小了對新能源客車的依賴,同時也受益新能源物流車銷量的快速增長。

本周券商晨會報告重點推薦個股一覽
在三家客車生產商中,中通客車體量最小,戰略轉向較為靈活。2016年各類型客車總計將近18000量,金龍72000量,宇通70000量左右。但是中通新能源客車的占比在三家企業當中是最高的。2016年,中通76%的客車是新能源汽車。也正是因為公司新能源客車占比過高,騙補之后,新能源客車補貼力度下降超過40%,對公司業績影響程度相對也較大,故而自2016年中以來,公司股價下跌將超過50%,今年以來至五月底亦下跌接近40%。
騙補落地的大背景下,新版推廣目錄逐步推出,北京、上海、江蘇、寧波、福州、天津等17省市地補政策已經明確,對下半年的銷售預期會形成較好支撐。5月份,新能源客車的銷量已經稍稍回暖,單月銷量突破3000臺,環比4月增長60%;1-5月,新能源客車共計銷售了7148輛。

?
同時,由于整個新能源產業政策端的收緊,預期行業將重新洗牌,市場份額向宇通、中通這樣的龍頭企業集中。騙補查處之后,補貼新增三萬公里的行駛要求,補貼預撥政策改成先清算后撥付,2016年新能源客車補貼落地低于預期,截至2017年上半年,多家企業才陸續收到2015年的清算款補貼,而2016年銷售的新能源車型補貼首輪(占比18%)清算結果于2017年5月才發布。補貼退后發放對企業的現金流形成較大的考驗,財務實力差的中小企業將被迫出局,市場份額向大企業集中。
1.公司物流車放量確定。相比燃油車型,小型電動物流車在運營成本上優勢明顯,以補貼標準1500元/Kwh計算,微面型、MPV型、輕客型成本較燃油車在生命周期里成本較燃油車會低20%以上,經濟性凸顯,快遞公司實實在在會買賬。
中通自2015年三季度即開始布局電動物流車,目前已經有11款車型。2017年2月21日,公司與創新聯盟簽署《戰略合作協議》,計劃在2017年推出2.3萬輛新能源汽車,其中包括15000量新能源物流車,已經接近去年全年客車生產量。
2.新能源客車在6月之后可恢復增長。市場對于新能源客車的銷量過度解讀,但目前國補標準確定、地補紛紛出臺,主流客車廠的新能源客車在二季度第4-5批推廣目錄中紛紛入選,自三季度開始放量恢復增長確定性高。
3.公司股價去年6月以來下跌較多,目前PE(TTM)僅14倍。最近新能源板塊重獲市場認可的趨勢比較明顯,從上游鋰電材料到下游客車,對于公司底部放量上漲來說,安全性比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