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春燕
摘 要:監獄作為我國建筑體系的重要分支,由于其用途與使用范圍的特殊性,使得監獄建筑與其他建筑類型在功能、結構等方面有著較為顯著地不同。新中國以來,受到傳統建筑理論以及監獄運行管理方式的影響,相關工作人員對于監獄建筑的特殊性以及保密性缺乏必要的認知,社會各群體,對于監獄開發建設活動也存在著一定的誤區。本文通過對《監獄設計標準》以及近幾年來國內監獄建筑實踐的探索研究,為監獄建筑這類比較特殊的工程設計項目提供一些理論和技術支持。修建良好、科學的監獄建筑,對于提高罪犯的改造質量,加強監獄硬件設施,加速社會主義現代化文明監獄的設計,有著積極的、實際的意義。
關鍵詞:監獄設計;標準;重要性;科學性
DOI:10.16640/j.cnki.37-1222/t.2017.14.224
0 導言
監獄作為我國建筑體系的重要分支,由于其用途與使用范圍的特殊性,使得監獄建筑與其他建筑類型在功能、結構等方面有著較為顯著地不同。新中國以來,受到傳統建筑理論以及監獄運行管理方式的影響,相關工作人員對于監獄建筑的特殊性以及保密性缺乏必要的認知,社會各群體,對于監獄開發建設活動也存在著一定的誤區。由司法部擔綱主編,設計部和國家發展計劃委員會批準實施的《監獄設計標準》,已于2003年2月1日開始施行。通過十多年的應用和研究,《監獄設計標準》為我們制定監獄布局調整規劃,促進監獄設計科學化、規范化、標準化,加大各級政府對監獄設計的投資力度,發揮了重要作用。《監獄設計標準》不僅是新中國成立以來我國監獄的第一部國家標準,也是從古到今我國監獄設計的第一部國家標準,是我國監獄設計發展史上的重要里程碑。
1 監獄建筑在設計時應注意抗震幾個問題
1.1 新建遷建監獄在選址上要更科學合理
《監獄建設標準》第3章第15條中對選址已有明確的規定“新建監獄建設選址應根據工程地質、水文地質和地震活動性質,結合勞動改造需要,選擇地址條件較好、地勢較高的地段;新建監獄嚴禁選在可能發生自然災害且足以危及監獄安全的地區“。但具體選址仍要慎之又慎,不僅是社會因素、成本因素,更應注重防災減震。在選址前應請正規專業地質勘察公司對地質地貌進行認真勘察,對選址方案進行多次反復論證對比,選擇最佳方案。
1.2 監獄建筑單體體型設計應盡量規則
監獄建筑體型涵蓋了監獄建筑結構中平面形狀以及空間結構等兩種基本類型。監獄平面形狀結構憑借自身的結構優勢,其抗震能力與穩定性相較于其他建筑結構有著極大的提升。空間結構在抗震性能方面則表現出一定的劣勢,尤其是監獄建筑結構中的剛度部位一旦發生形變就容易造成功能性損傷。基于這種情況,在對監獄建筑進行單體體型設計的過程中,需要最大限度地保證建筑平面與空間結構在形狀、規則方面的簡潔程度,使用矩形、圓形以及方形等基本圖形結構,全面提升監獄建筑結構的穩定性。同時盡量控制凹凸形狀建筑單體體型的出現,保持建筑結構的完整性,與對稱性,使得整個建筑結構的受力負荷分布合理,杜絕剛度不對稱等現象的出現。
1.3 監獄建筑單體平面布置設計力求均勻對稱
監獄建筑單體結構在進行平面布置的過程中,為了保證相關建筑的實用性,確保空間區域功能的有效發揮,建筑規劃人員在平面布置階段,需要立足于監獄運行管理過程中對于空間的使用需求,對建筑內部柱子之間的距離、內部墻體的設置、空間活動面積范圍、樓梯通道位置、房間數量等進行規劃布局,并對布局信息進行詳細記錄與標注。以監獄建筑單體結構平面設計為起點,能夠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建筑結構整體的抗震能力,由于科學高效的設計以及對內部建筑結構的合理分布,使得平面布局工作能夠對監獄建筑結構的剛度、對稱性進行優化,最大程度的避免扭轉反應的出現。同時監獄建筑單體平面設置,能夠進一步增強建筑的完整性,為后續施工開發活動的開展,提供了必要的信息參考,推動監獄建筑開發活動的有序進行。
1.4 監獄建筑單體豎向布置設計應上下貫通
監獄建筑單體在豎向布局的過程中,要努力保證建筑物在垂直方向上,樓層開發質量與剛度分布實現良性銜接,增強單體建筑結構的抗震能力。為了保證豎向布置設計在垂直方向上的貫通性,需要技術人員將相鄰樓層的施工質量與剛度差額控制在一定范圍內,避免建筑突變情況的出行。在實際操作過程中,為了滿足監獄建筑內部不同空間的功能使用需求,以及有效應對相鄰樓層墻體施工中可能出現的不對稱情況,柱子不對齊、墻體不連貫等情況,這些情況的出行,使得地震發生時,地震波傳播受到阻礙,進而引發建筑結構損傷。從實際情況來看,監獄建筑內部建筑結構的不對稱性、不均勻性等情況的出現,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扭轉作用的危害性,歷次地震發生過程中,地震波在傳遞過程中建筑物剛度變化過大,導致建筑結構的損傷,對建筑物的實用性帶來極為不利的影響。
2 消防安全設施方面存在的主要問題
2.1 消防設計不規范
為了節約用地,提高土地利用率,造成鑒于建筑物與相鄰建筑物、構筑物、露天生產設備之間的防火間距不達標,界區與界區之間的防火間距也不足。有的甚至為了降低工程造價,沒有按規范要求設置室內外消火栓;生產車間里的疏散通道狹窄,寬度不到要求。這類問題在成黑絲監獄單位請款較為嚴重。
2.2 監區建筑單體在強化防逃措施的同時,忽略了安全疏散通道暢通
按照《監獄獄政警戒設施建設標準》的規定,我國目前幾乎所有監區建筑單體對外門、窗,均設置了堅固的防護鐵柵欄,以防止罪犯脫逃,而且消防通道專用疏散門也被牢牢鎖死,這無疑形成了安全疏散的不暢。犧牲應有的消防設施,其實剝奪了服刑人員的防逃生權利。一旦發生火災,罪犯難以逃生,也給火災撲救造成了困難。過于片面強調監管安全,盡管可以確保鑒于盡可能少地發生脫逃事件,但在一定的意義上可能是反科學的。
2.3 將生產車間設置在監舍樓內,留下了先天的火災隱患
目前全國監獄布局調整已進入尾聲,在新建、遷建或改擴建監獄過程中,防逃成為監獄安全的首要選擇,這就不可避免的使監獄加大了對所有服刑人員的監控措施,表現為一些監獄將密集型加工生產車間設置在監舍樓里,監舍樓、車間合為一體,服刑人員在這種環境下生活,活動空間被壓縮的非常狹小,除了易產生各種心理上的障礙和抵觸情緒外,也留下了先天的火災隱患。
2.4 監區內消防安全重點部位在建筑耐火等級低,服刑人員集中場所的安全出口數量不足
我國監獄普遍存在對消防安全認識上重視程度不夠的現象。有的監獄為了控制建筑成本,在如變電所、配電室、變壓器室、自備發電機房以及密集型可燃加工車間等消防安全重點部位的建筑耐火等級進行了降低。
2.5 缺少必要的消防設施和器材
由于監獄的獨立性和封閉性,特別是位于偏僻地區的農村監獄單位,當地市政消防給水管網難以到達監獄。現在新建、遷建或改擴建的監獄也很少考慮消防用水,有的監獄連一個室外消火栓也沒有。更不要說設置消防蓄水池。沒有嚴格按照國家現行有關防火規范配備消防器材有的不及時維護保養,消防器材無法正常使用,成為擺設,應付平常的安全檢查。
2.6 服刑人員聚集的室內場所,絕大多數無火災事故應急照明
我國的大部分監區建筑單體,如監舍樓、教學樓、勞務加工廠房等,都未設置有自備電源的火災事故應急照明。這些場所都是服刑人員密集的地方,都應具有較高等級的供電。
2.7 在消防安全管理方面存在的問題較多
一是監獄消防安全意識淡化薄弱。有的同志認為,監獄是國家刑罰執行機關,主要職能是懲罰和改造罪犯,只要監獄不發生重特大監管事故就行了,至于火災,發生的概率在很小,因此消防安全意識淡化薄弱。造成消防投入少,管理也往往不到位。在從事火災危險性大的作業崗位上,雖然監獄方采取種種措施,但有些服刑人員蓄意破壞,可能制造突入其來的火災事故,給消防安全管理帶來了難度。
3 監獄建筑設計中色彩的應用和注意事項
3.1 要突出主題
監獄建筑物中使用的各類色彩要與建筑物的用途、功能相適應,也需要與施工行為相呼應。現階段監獄建筑的使用功能較為類似,不同監獄建筑結構的功能差異相對較小,因此相關部門在進行監獄裝飾的過程中,將色彩引入到建筑設計之中,增強建筑自身的美觀性。
3.2 兼顧美化環境
建筑色彩要起到美化環境的作用,建筑設計的過程中不但要追求外形視覺方面的美感,還需要從色彩方面入手,給人帶來審美上的愉悅性。在舊式監獄建筑單體施工過程中,除了色彩之外,還需要與監獄周圍環境以及相關配套設施進行協調。通過這種方式,最大程度的發掘建筑美化潛力。
3.3 強調和諧統一
所有鑒于建筑單體的建造主要使用對象為服刑人員及民警,滿足他們的衣、食、用、行的空間,所有建筑物都是圍繞“他們“這個主題來活動的,那么如何構筑一個和諧的生存環境呢?關鍵的一條便是通過合理的色彩搭配做到總體上協調、又有變化,可以整體上是一個風格,也可以每個區形成統一的風格。
4 監獄建筑設計的安全性問題
監獄建筑的特殊性,要求監獄需要承擔起懲罰、控制看押以及隔離等功能,為了避免監獄在押人員越獄情況的發生,監獄建筑在設計的過程中,需要從安全性入手,減少看押人員逃脫的機率。為了提升監獄建筑的安全性,可以從AB門防尾隨系統出發,對監獄各項通道進行科學集中管理,將人員防備、技術防備等管理模式進行融合,提升監獄整體的防范能力。同時對監獄各圍墻的高度進行合理處理,保證圍墻高度滿足監獄的使用需求。對監獄的外窗進行金屬防護欄的安裝,在安裝過程中,需要將監獄消防需求與安全需求進行融合,在保證監獄滅火消防工作需求的同時,確保監獄建筑整體的安全性,充分發揮監獄在看押活動中的作用。
5 監獄建筑設計的適用性與標準化
監獄的安全性特點要求其功能使用便捷,利于監管,具備適用性。一些監獄的勞動改造用房和伙房在設計上存在過于注重建筑造型的現象,形成視線死角,影響了監獄建筑的適用性。山東女子監獄的伙房設計,為矩形大空間,屋頂天棚采光,中間為干警巡視通道,四周用玻璃隔斷出犯人的勞動區域,既不影響勞動改造又不影響監控。中度戒備監獄罪犯生活用房多為4~6層,每間寢室一般關押12人,功能房除警察用房、談話室以外,還有圖書閱覽室、儲藏室、休娛大廳兼餐室、盥洗室、衛生間、晾曬間等,形成標準化特點。高度戒備監獄常采用組團式的監管布局,并根據關押犯人的危險程度進行分類,如在建的江蘇龍潭監獄按危害等級劃分為組團等級,并按同寢室夾控模式再次細分關押規模,而且在押罪犯還將根據改造表現實行動態調整,在不同等級組團之間流動分押。
6 監獄設計的信息化與環保生態
新時期以計算機技術和網絡技術為核心的信息技術在監獄建設中得到廣泛應用,以安防為重點,集監控監聽、門禁、報警聯動、對講及自動化指揮等為一體,除監控應急指揮中心以外,在罪犯用房的各個樓層均設有監控臺。為避免技術失誤和技防錯誤的發生,在監舍樓寢室隔離門等重點部位上,除電動鎖以外有些監獄還增設人工鎖來加強控制。監獄的生態化特點體現在創造適宜的環境,改善監獄的冰冷形象,利于長刑期罪犯的身心健康和教育改造,由于安防的需要,監區內的綠化景觀多結合體訓場做簡單的行列式草坪布置,略顯單調;在罪犯用房內部,則可以通過布置在押人員的書畫作品、親情圖片,集體飼養小動物來引導罪犯的改造情緒。
7 監獄建筑的文化性
監獄建筑中的文化屬性在于幫助在押人員獲得更多機會,進行自我檢討,尊重其人格。為了充分發掘監獄建筑中的文化優勢,施工人員可以從建筑結構布局、室內空間設置、環境優化等幾個層面出發,構建起更為豐富、更為積極向上的監獄文化。基于這一考量,江蘇省蘇州監獄充分利用園林建筑等建筑手法,在監獄建筑中營造出江南水鄉的文化意境;江西省贛州監獄在建設過程中,將客家文化引入到監獄文化建設之中,將客家文化中的語言名詞對監獄建筑、道路進行命名。
8 結束語
中國監獄建筑的設計工作在今后的發展中一定要打破條條框框的限制,敢于超越國界,在世界范圍內吸取經驗和教訓,了解世界各國監獄建筑發展的進程,最后落腳在中國的國情和監獄的需要上,才能加速科學化的探求,并使之融入世界監獄建筑發展事業中,提升我國監獄工作科學化的速度,使具有中國特色的監獄建筑在世界監獄建筑歷史上留下濃墨重彩的篇章。要努力建設布局合理、功能完善、設施先進、經濟適用、結構牢固的現代化文明監獄。
參考文獻:
[1]王曉山.圖說中國監獄建筑[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8.
[2]王曉山.當代監獄規劃設計與建設[M].北京:法律出版社,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