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關珊
校企合作引發的中職校教育教學思考
——黃山區電力企業營銷部門的實踐調查報告
文/關珊
隨著電力體制改革的深化,一些制約黃山區供電公司營銷部發展的問題和深層次矛盾逐漸顯現。根據校企合作的任務與要求,本人就“企業改革對中職學校教育教學影響”課題,進行了專題調研?,F將調研情況報告如下:
1.1 服務方式不夠新
服務方式局限于表面,沒有觸及到加快辦電速度、提高供電穩定性、減少停電損失等深層次服務問題,距離“優質、方便、規范、真誠”的方針要求還存在一定的差距。
1.2 隊伍結構不夠優
一是人員結構不夠合理,存在綜合素質不高、年齡偏大、文化程度普遍不高,對新設備、新技術的應用不適應等現象。二是管理模式比較陳舊,影響了工作積極性的提高和農電工隊伍穩定。
1.3 營銷管理不夠強
一方面,由于基礎管理工作薄弱,企業辦公流程優化大大滯后。另一方面,各供電所培訓力量不夠,專業營銷理念在基層員工中知之甚少。
1.4 電費收取不夠足
一些資金周轉困難戶、臨時性用電戶和一些微小企業,容易產生欠費;此外,收費點少、交通不便、收費人員不足,致使電費收取工作滯后。尤其是一些偏遠山區設備陳舊、線路老化,跑漏電現象較嚴重;基層竊電現象也時有發生。
2.1 創新市場營銷服務理念
第一,營銷人員通過各種宣傳媒體引導用戶正確安全用電;第二,不定期地向用戶發放基本資料、舉辦咨詢服務、成立服務隊免費上門服務等一系列為民服務措施;第三,努力轉變工作作風,樹立供電公司良好服務形象;第四,積極參與和贊助社會公益活動。
2.2 提高營銷隊伍整體素質
選拔和聘用一些政治素質高、責任心強、技術能力全面的人員充實到營銷一線中去,以鼓勵、帶動現有營銷人員;同時,爭取上級主管部門支持,聘請專業人員進行技術培訓,建立起一支新型的供電營銷隊伍。
2.3 制定企業營銷管理措施
建立全員營銷機制:首先,成立專職部門來統籌整個市場營銷;其次,健全和完善以責任制為核心的電力營銷規章制度;再次,加強供電部門內部的資金運營監管;最后,實現營銷管理集約化、業務流程透明化、服務指導便捷化、資源信息共享化。
2.4 加大電費收取工作力度
一是嚴格落實《電費回收考核辦法》,加大考核力度。二是積極推廣IC卡裝置,對用戶推行預付費裝置。三是建立電費風險防范機制,盡量減少跑漏電現象。四是推行分時電價策略和階梯式遞增電價。五是積極爭取地方政府的支持,確保電費回收工作順利進行。
3.1 合作是中等職校生存發展之路
黃山區供電部門在發展中遇到一些困難和問題,主要就是技術技能型人才的缺乏,為此,黃山旅校與區供電公司建立了穩定的校企合作模式,樹立了“學校為企業服務,課堂為實踐服務,學生為崗位服務”的理念。學校每年選派教師和學生到供電公司調研和實習,尋找教育教學和企業對接的最佳結合點,同時幫助該企業解決了一些力所能及的問題,受到了企業的肯定和歡迎。實踐證明,只有明確找準職教人才的培養定位,校企合作才能走出一條生存發展的道路。
誠然,校企合作還是一個嶄新的課題,難免存在這樣或那樣的問題。比如說,校企雙方都需要在頂層設計方面做文章、下功夫,設計中長期合作規劃;雙方都需要建立校企合作專業指導辦公室,確定專人專事,明確職責,制定措施;同時,校企合作還要開闊視野,多選精選包括私有企業在內的合作對象。
3.2 合作是中職學生就業成長之路
黃山旅校在校企合作問題上,以就業為導向,不斷進行大膽嘗試和探索。學生進校后,1/3時間在校學習理論,2/3時間深入企業頂崗見習實習,既培養和鍛煉了學生的職業崗位能力,又彌補了課堂教學中專業實踐的不足。據統計,黃山旅校近幾年來學生就業率一直保持在99%,這正說明了,校企合作之路就是學生就業成長之路。
當然,一味地認為通過校企合作就能解決學生的就業問題,也是不現實的。就我校實際來看,由于山區客觀條件和學生自身素質的原因,由于未能準確及時掌握就業信息的原因,由于付出很大就業成本的原因等,短期內少數畢業生很難找到適合自己的就業崗位。因此,學校在指導和培訓學生就業問題上,還有一條漫長曲折的路要走。
3.3 合作是校企互惠互利之路
校企合作對于學校來說:其一,專業設置不斷對應。該企業急需關于營銷理念、策略和管理等方面的技工,因此只有專業匹配對應,職校的生存發展才有希望。其二,教師技能不斷提升。其三,辦學模式不斷形成。中職學校的基本辦學模式為:理論課在校完成,實習工作在企業完成,學生畢業后即參加工作。幾年來,我校先后與十幾家企業建立合作關系,探索適合我校生存和發展的“訂單式”培養模式,為各企業培養和輸送了一大批人才。
對于供電公司來說,一是通過學生實習,可發現和篩選一批急需能用管用的技術人員,不斷補充新鮮血液。二是通過校企合作,分期分批選拔員工到學校進行專業理論培訓,降低了企業的培訓成本。三是學生通過頂崗實習獲得一定報酬,學校節約了實習經費,而企業用工難、用工貴的問題也暫時得到緩解,達到了校企互惠互利的良好效果。
深而言之,校企合作剛剛破題,合作層次不深,合作水平不高,運作程度偏低,合作模式偏少,這些問題都有待于校企雙方在今后實踐中不斷探索。
關珊,黃山旅游管理學校教師,曾在《中國日報》發表《中職生自主管理之我見》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