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信息技術的不斷發展,利用信息技術整合高中數學教育資源,加強對信息技術的應用,已經成為時代發展的要求。高中數學知識復雜,難度大,教師利用信息技術整合高中數學資源進行教學顯得尤為重要。并且,在利用信息技術整合高中數學教學的同時,教師要引導學生學會利用信息技術自主學習,合理利用信息技術進行課下知識探討,防止學生對信息技術的誤用。本文對于利用信息技術整合教學的意義,注意的原則及如何利用信息技術整合教學進行了分析和探討。
從新課標改革深入開展以來,培養高素質型人才成為新課標的重點內容。新課標的改革要求教師們要打破以往的傳統教學,貫之以信息技術等現代化教育技術,因材施教。傳統的高中數學教學形式單一而枯燥,影響了學生的聽課效率,信息技術作為一種重要的現代化教育技術,值得被發掘利用。近年來,應用信息技術進行高中數學教學,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利用信息技術整合數學教學還存在一些問題,如何利用信息技術整合高中數學教學資源來提高教學質量值得探討。
1 利用信息技術整合教學的意義
高中數學知識點繁多,內容復雜,對于學生的思維和抽象能力都有很高的要求。因此,如何科學的提高高中生在數學課堂上的聽課效率及提高學生的思維和抽象能力,增強學生對高中數學知識理解的深度,是高中教師應該努力的方向,也體現了利用信息技術整合教學的必要性。
第一、利用信息技術整合高中數學資源進行教學,可以將系統而又復雜的高中數學教學變得更加生動形象。教師利用以多媒體為代表的現代化信息技術進行授課,可以讓所講的知識點更加具體形象化。第二、可以很好地提高學生的數學思維和分析能力。教師利用信息技術整合教育資源,與數學實驗相結合,幫助學生進行數學實踐活動,不僅可以豐富學生的知識體系,還可以培養高中生的數學探索精神。
2 利用信息技術整合教學應注意的原則
2.1 以信息技術為基礎,豐富教學內容
針對高中數學中較為抽象的知識內容,老師在利用信息技術的基礎上,要能整合各種教育資源,豐富教學的內容。數學是一門理論知識很強的學科,知識點繁多復雜,而且較為抽象,學生在老師單一的傳統教學模式下,就會覺得課堂很枯燥乏味。因此,老師在利用信息技術教學時,要本著豐富教學內容的宗旨,在以信息技術為基礎的情況下,通過整合聲音,圖片,視頻等教學資源,將抽象的數學知識變得直觀具體,然后展示給學生,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變單一的知識內容為多樣,變抽象的知識為具體,利用各種教育資源,豐富教學內容。
2.2 提高教師的信息技術操作能力
利用信息技術整合高中數學教學最重要的一點就是要求教師要有較高的信息操作能力,這樣才能利用多媒體信息技術輔助教學,做到圖片與文字內容相匹配,多媒體課件更加形象生動。由于高中老師平時忙于幫助學生能解決數學難題,提高學生的思維和抽象能力,因此,在利用信息技術來組織教學時,就會出現各種各樣的錯誤,教學效果差。對此,教師要增加自己對利用信息技術整合教學的重視程度,提高自己的信息技術操作能力,更好地利用現代化信息技術,創新教學模式,提高自己的教學質量。
3 如何利用信息技術整合教學的具體措施
3.1 利用信息技術把抽象的圖像展示出來
在高中教學中,立體幾何是屬于抽象性很強的知識范疇。傳統的教學中,老師只是用簡單的教學器材向學生進行立體幾何的演示,對于立體幾何的內部形狀以及那些經過多次旋轉對折變換而成的幾何形狀,老師根本無法演示。因此,高中老師在利用信息技術整合教學時,可以將立體幾何作為一個重點。
例如《柱、錐、臺》中,對于圓柱,圓錐,正棱柱,圓臺等立體幾何有哪些結構特征,學生有時抽象能力不夠,就無法想象它們的結構特征,這時老師可以利用信息技術,將各種立體幾何及它們各種變換后的形狀特征,進行演示。不僅讓學生掌握本章內容,還可以拓展學生的知識范圍。
3.2 利用信息技術進行精準繪圖
針對高中函數這一章節,函數圖像是解題的關鍵,這也就要求必須要畫出精準的函數圖像。而教師利用信息技術整合教學時,就要考慮到利用信息技術將圖像的變化動態展示給學生,幫助學生理解。
例如《基本初等函數》章節,對于指數函數,對數函數,冪函數,老師只能畫出大概的圖像,然后進行知識點講解,學生可能對函數圖像都沒有深入理解,掌握它們的性質,就會變得很費勁。因此,老師要利用計算機的繪圖功能,畫出精準的函數圖像,在課堂上讓學生觀察圖像,總結得出函數的性質,加深學生的理解,達到信息技術輔助教學的目的。
4 結語
信息技術不僅是科學技術的體現,也是教育技術的一大進步,科學有效地利用信息技術整合教學,有利于增加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也是創新教學模式,適應新課標改革的要求。
(作者簡介:王明鳴(1989-),男,黑龍江齊齊哈爾人,黑龍江省齊齊哈爾市瀚睿藝術中學,數學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