鄒克美
【摘要】新課程改革在我國已經開展了很多年,教學課改明確要求教師要構建創新的教學理念,打破以往教育教學觀念的束縛影響。但是小學體育教學中,新課程改革的實施,只是一個課程標準,沒有一套成型的教學內容和教學參考書,對于小學體育老師是一個考驗。本文將以新課程理論的視角,探討在新課程下小學體育課學生主體地位的發揮,以提升小學體育課的教學質量。
【關鍵詞】新課程;小學體育課;主體地位
體育課是小學教育的一個非常關鍵組成部分,對促進小學生的身心全面發展有非常重要的意義。在小學體育課的教學中,教師要提高提高教學質量,一定要把學生放在一個主體地位上,與學生平等相處,心貼心,平時多關心愛護學生,與學生打成一片,做學生的良師益友,讓課堂教學氛圍輕松愉悅,讓學生在歡樂、祥和的氛圍里學習新知識、新技能,才能發揮好學生的主動性、自覺性、積極性,假設教師不與學生互動,課堂就會顯得冷淡,無味,學生壓抑,不利于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即使有好的教材,優秀的教師、良好的校園環境,教學效果也會不盡人意。
一、尊重學生主體地位
新課程明確強調了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教師是指導者,是為學生服務的。作為小學體育老師,應該始終把自己放在與學生平等的地位上。在小學體育教學中,應該尊重每個學生的主體地位,因為每個學生都有其獨特性。有的學生難免會有過激的行為,假設學生在課堂上犯了錯誤,體育教師也要特別尊重被批評者的人格,若批評能做到關心愛護,耐心細致,嚴格要求又伴之以尊重人格,就會產生良好效果,反之侮辱學生人格,只會給自己的課堂教學帶來麻煩,不利于學生主體地位的發揮,也違反“以人為本”的教學理念。在教學中體育教師應該事事、處處要尊重學生,擺正自己的位置,始終站在學生中間,做學生的知心朋友,與學生建立平等、合作、友好的師生關系,為學生營造輕松的學習氛圍,同樣,懂得尊重學生的老師,同樣會得到學生的尊重,有利于構建和諧的教學氛圍。
二、因人而異,設定各種類型的教學目標
長期以來,我國小學體育課程的教學一直沿用著這樣的教學模式講解——示范——練習——糾錯。這種模式有利于體育教師進行傳授知識、技能,但是自始至終是由教師控制了整個課堂,控制了每個學生的思維,卻忽視了學生主動學習,這樣培養出來的學生在基本知識和應試能力方面較強,但沒有創新能力。為了改變這一問題,教師要摒棄就教而教的傳統觀念,使學生由被動的、靜態的學習轉變到主動的、動態的學習。發揚學生的主動精神,體現學生的主體作用。牢固樹立“只有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把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學生,學生的主體作用才能得以發揮”的觀念。由于教育環境及背景的不同,每位學生之間的差異很大,學生的主體意識經常會處于不穩定階段,部分學生由于缺少學習體育的良策及刻苦精神,往往遭遇挫折。有的開始求知欲很強,對自己的期望值很高,但經過多次練習或比賽,發現現實結果與目標有相當距離時也會情緒低落,進取心銳減。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不能實行一刀切,而要對每一個學生的身體素質、性格、氣質、意志、興趣等個性加以了解,然后再根據每位學生的個性特點,施以恰當的教學方法,只有重視學生的差異,并在教學過程中區分對待,及時總經教學經驗,讓學生知曉體育學習的目標,并制定適合學生各自特點的學習策略,鼓勵學生自覺克服困難、主動參與煅煉,在練習中發現自己的聰明才智,產生學習和發展的內在動力,使他們真正成為體育教學的主體,發揮自身的個性,在自己的領域有所突破。
三、鼓勵學生積極參與,全面發揮主體性
體現學生主動地位的核心問題是學生主體的參與狀態和參與度,要求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創造學生主動參與的氛圍和條件,需要教師根據學生的生理、心理特點,首先確立學生主體地位,尊重學生,用充滿情感的語言,營造平等、民主、和諧的教學氛圍,讓學生在愉快、寬松的環境自覺地進入學習狀態,開發創造力。教師要善于利用表情和語言、熱情地鼓勵學生全身心地投入到學習中。小學體育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的特點,鼓勵其主動學習自己喜歡的項目,并認真耐心的輔導學生學習,使學生在自己喜歡的項目上有所收獲,學會一定的技能,這樣才能更大程度的培養學生體育學習的興趣,以及培養學生終身體育的意識,使學生走向社會后能夠繼續進行體育鍛煉。在教學過程中要善于贊賞學生的學習成果,讓學生從成功中增強自信,享受成功的快樂。每個學生身上都或多或少地蘊藏著閃光點,我們體育教育工作者要善于挖掘學生身上的閃光點,平時多一些表揚,少一些批評;多一些鼓勵,少一些批評。揚長避短,多加培養,使每個學生都能獲得技能上的提高和運動素質上的進步。
結束語
在小學體育課的教學中,教師要提高提高教學質量,要有意識的運用各種方法,有助于培養學生的求異思維。只有當學生有這種求異思維,才可能創新。而創造性是主體性的最高表現。因此,通過引導學生求異,引導學生聽取、吸收多種不同的觀點、看法和方案,聽取大家的長取,尊重學生不同的意見,反思自己的思維疏漏、失誤不足,從而完善自己的思維策略,培養了學生思維的廣闊性,思維獨立性與批判性,更培養了學生思維的靈活性與求異性。
參考文獻:
[1]杜鵬.新課程標準下濟南市小學體育教師專業素質現狀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 2013
[2]姜智輝.趣味田徑在小學體育與健康課中的應用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 2015
[3]梁明月.北京市小學體育興趣班活動開展現狀與對策研究[D].首都體育學院 2014
[4]郝燕芬.內蒙古鄂爾多斯市小學體育教學現狀調查與研究[D].成都體育學院 2013
[5]王安利,張新,汪黎明,李丹陽.少年兒童身體發育特征及力量訓練[J].體育成人教育學刊.201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