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磊磊
【摘要】隨著綠色與低碳經濟的發展,面對能源匱乏與環境污染的巨大壓力,針對發電廠節能減排策略進行了研究分析。首先介紹了發電廠節能減排的意義,然后從節煤、節電、節油與節熱四個方面分析了節能減排的技術方面,最后從建立機組節能評價指標系統以及節能管理制度體系分析了節能減排的管理方面。本文對于發電廠的節能減排策略有一定的參考意義與實用價值。
【關鍵詞】發電廠;節能減排;策略
近年來,隨著綠色經濟與低碳經濟的不斷發展,我國在降低能源消耗、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方面已經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但是,與世界發達國家相比,依然存在著一定的差距,仍然是世界能源消耗大國。在國家能源日益匱乏,污染依舊嚴峻的新形勢下,堅持節能減排戰略方針,有利于堅持保護環境和節約資源的基本國策,有利于實現經濟發展和環境保護的協同發展,有利于創造和諧穩定的生產生活環境,打造一個幸福小康的綠水青山世界。
目前,電力行業特別是火力發電廠在提高能源效率、降低能源消耗方面起著重要作用,對實現節能減排戰略目標占有重要地位。
1.發電廠節能減排的意義
首先,發電廠節能減排可以節約能源,緩解能源匱乏的局面。我國發電廠以火力發電廠為主,火力發電廠以燃燒煤炭為主。煤炭利用率比較低,就會消耗大量的能源,勢必會給我國能源帶來更大的壓力。以一臺300MW機組為例,該機組全天可發電利用小時數12h,標準煤耗率如果按照降低1g計算,那么全天可節約燃煤3.6t。因此,發電廠節能減排可大量節約能源,進而降低能源方面的生產成本。
其次,發電廠節能減排可以減少污染物的排放,緩解環境污染嚴重的局面。在火力發電過程中,會產生許多碳、硫、氮的氧化物以及其他固體小顆粒等灰塵,這些物質的大量排放,會在空氣中大量聚集,發生一系列的物理變化或者化學變化,很容易造成溫室效應、酸雨以及霧霾等問題。因此,發電廠節能減排會有效減少污染物的排放量,從而緩解環境污染嚴重的問題,減少了國家社會污染治理的工作力度。
最后,發電廠節能減排可以促進科技創新,提高我國的科研水平。火力發電過程設備眾多,過程控制比較復雜,是一個聯系緊密、,密切相關的發電系統。通過一些新技術的推廣使用,可以提高設備的使用效率,提高控制的準確精度。特別是一些新型燃燒技術的推廣、鍋爐部分的新型技術改造的使用以及超超臨界火力發電機組的應用,大大提高了我國的能源利用效率,促進了我國電力行業的技術創新,進而提高了我國的科研水平[1]。
總之,發電廠節能減排不僅可以節約能源、可以減少污染物的排放,還可以促進科技創新,進而提高我國的科研水平。因此,堅持發電廠節能減排意義重大、影響深遠。
2.發電廠節能減排的策略
為貫徹落實節能減排戰略方針,節約能源、保護環境,現從管理層面與技術層面分析節能減排策略
2.1 發電廠節能減排技術層面
發電廠節能減排技術層面基本上涉及到四個方面,分別為節煤、節電、節油與節熱。
2.1.1 節煤方面
如何充分利用煤炭,是解決問題的關鍵部分。在制粉過程中,煤炭因為不同的產地具有不同的煤質,應該充分利用煤炭的化學比例成分,結合鍋爐的結構特點與燃燒特點,進行選擇并搭配優質煤。這樣,不僅可以提高煤炭的利用效率,減少煤炭的消耗,使其充分利用,而且可以減少設備的磨損,使其充分研磨。在鍋爐燃燒過程中,為使煤炭充分燃燒,并且提高燃燒穩定性,通過控制火焰中心位置以及煙氣量控制、受熱面控制,可以有效提高煤炭利用效率,避免燃燒不充分以及出現結渣現象。
2.1.2 節電方面
節電方面涉及面廣,屬于廠用電領域。它包含磨煤機耗電率、排粉機耗電率、一次風機耗電率、送粉機耗電率、引風機耗電率、電動給水泵耗電率、凝結水泵耗電率、循環水泵耗電率、脫硫耗電率、除灰除塵耗電率等[2]。在檢修以及啟動過程中,通過采用合理的主接線方式,合理的設備啟用順序,減少機組停運次數以及減少電機空轉時間,以達到降低電耗,并且減小對設備使用壽命的影響的目的。針對一些電耗比較大的定速運行方式的電機,通過增加變頻調節器,來降低電動機無用電耗。
2.1.3 節油方面
在火力發電過程中,微油點火技術系統通過空氣壓縮,然后將其通入微油點火槍系統,將燃料油噴灑成霧狀。相比較常規點火系統,這一技術利用效率比較高,產生的熱量比較大。該種技術投資相對比較小,適用煤種范圍相對比較廣,節油效果十分明顯。
2.1.4 節熱方面
在火力發電過程中,溫度高,壓力大,難免在熱量傳輸過程中會出現熱量散失。如何充分利用這些余熱,是提高熱能轉化的重要環節。通過采用低壓省煤器,與熱力系統連接,通入低壓加熱器系統,形成一個氣、水的循環系統,提高了余熱的利用效率以及熱能的轉化效率。
針對鍋爐排污系統中的余熱,通過增加一個冷卻器,重新回收排放的余熱,從而使熱能得到充分利用。
2.2 發電廠節能減排管理層面
通過建立科學的評價指標系統以及管理制度體系,來完善并加強發電廠的節能減排工作。下面將從建立機組節能評價指標系統以及節能管理制度體系來分析。
2.2.1 機組節能評價指標系統
基于以上分析,建立機組節能評價指標體系,可以很好的了解機組的能源利用效率。節能評價指標大致分為兩類,一類是節煤、節電、節油與節熱;另一類是氧化物與固體小顆粒的排放。通過節煤、節電、節油、節熱等方面的指標,來發現并改進機組節能的不足,更新改換甚至研發發現的技術問題。通過碳、硫、氮的氧化物以及其他固體小顆粒等指標來檢測污染物的排放量,若發現不合格的項目,通過技術引進或者項目研發改進設備,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降低污染排放量。
2.2.2 節能管理制度體系
針對評價指標,發電廠應該建立健全的崗位責任制,建立廠級、部門與小組的管理機制,明確各自的責任,通過定量考核與定性考核的考核機制,對員工進行績效考核,以達到深入學習節能減排的管理辦法的目的。除此之外,還應該加強對員工的崗位培訓以及節能減排的技術培訓,提高員工的節能減排的素質水平。
總之,通過完善節能管理制度體系與加強機組節能評價指標檢測,對發電廠的節煤、節電、節油、節水以及污染物排放進行深入考察與管理,最終,實現節能減排的戰略目標。
參考文獻:
[1]王釗.火電廠節能降耗的措施[J].中國科技信息,2015,(05):47-48.
[2]董青,王興武,張照彥.火電廠節能評價指標體系研究[J].中國電力教育,2011,(09):56-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