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仲達
【摘要】改革開放以來,建筑業作為我國的主要支柱產業,在國民經濟中的地位和作用逐漸加強,已成為我國重要的支柱產業之一。建筑業作為我國的支柱產業,同時由于其復雜性、多樣性決定其也是一個事故多發的行業,相對于其他行業來說更應該強調安全生產。
【關鍵詞】建筑工程;安全管理 ;安全生產
一、當前建設工程安全的現狀
我國現有建筑工人是世界上最大的行業勞動群體,但是他們的勞動環境和安全狀況卻存在很大的問題。由于行業特點、工人素質、管理難度等原因,以及文化觀念、社會發展水平等社會現實,建筑工程安全生產形勢嚴峻,建筑業已經成為我國所有工業部門中僅次于采礦業的最危險的行業。同時,我國建筑業每年由于安全事故死亡的從業人員成千上萬,直接經濟損失逾百億元。近年來,隨著各級政府對建筑安全生產工作的重視,全國的建筑工程安全狀況有所好轉,死亡人數呈基本下降趨勢,但安全生產的整體態勢還是比較嚴峻。
二、原因分析
1.法律法規方面
建設工程相關的安全生產法律法規和技術標準體系有待進一步完善、細化,相關標準也需要完善。現有相關法律法規無疑對規范我國建筑市場,加強我國建筑工程安全生產起到了積極作用。
但必須承認的是,隨著社會的發展,已暴露出不少缺陷和問題。與工業發達國家相比存在的差距是:建筑法律法規的可操作性差;法律法規體系不健全,部分法律法規還存在重復和交叉等問題。
2.政府監管方面
建筑業安全生產的監督管理基本上還停留在出現安全事故后,突擊進行安全生產大檢查上,缺少日常的監督管理制度和措施。監管體系不夠完善,資金不落實,監管力度不夠,手段落后,不能適應市場經濟發展的要求。
3.人員素質方面
建筑業是吸納農村勞動力的產業。農民工進入建筑業不僅是完成大規模任務和促進建筑業發展的需要,也是增加農民收入,促進城鄉統籌發展,改變城鄉二元經濟結構的重要途徑。行業整體素質低下體現:一是農民工比例占到80-90%,沒有經過正規的培訓和教育,其安全防護意識和操作技能低下,而職業技能的培訓卻遠遠不夠;二是全行業技術、管理人員偏少,個別管理人員考取的資格證書過程簡單,含金量不高;三是專職安全管理人員更少,流于形式,素質低,遠達不到工程安全管理的需要。
4.企業安全管理方面
隨著改革的深入和經濟的快速發展,投資主體日益多元化,私營企業越來越多,房地產和市政建設投資進一步加大。由于大部分企業安全生產管理水平落后,在安全管理方面存在著相當大的缺陷,缺乏系統性管理。施工企業安全生產投入不足,基礎薄弱,企業違背客觀規律,一味強調施工進度,輕視安全生產,蠻干、亂干,搶工期,在僥幸中求安全的現象相當普遍。各方從業人員過分追求利潤最大化,忽視自身安全,致使在對企業的安全監督管理方面出現有章不循、紀律松弛、違章指揮、違章作業、管理不嚴、監督不力和違反勞動紀律事件處罰不嚴,致使安全生產監督管理更加嚴峻。
三、解決對策
建設工程安全生產管理狀況的改變,必須有政府與社會各界的廣泛參與,必須有政策、法律、環境等多方面的支持,就是通過全社會的共同努力,提高全員安全意識,增強防范能力,才能大幅度地減少事故。筆者認為要通過建立三道防線來不斷增強建筑工程安全管理。
1.從思想上增強安全意識
安全生產體現了“以人為本、關愛生命”的思想。隨著社會化大生產的不斷發展,勞動者在生產經營活動中的地位不斷提高,人的生命價值也越來越受到重視。現階段在“與時俱進、持續發展”的經濟建設方針指導下,安全生產符合“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已成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根本要求之一。
從業人員要對國家頒布的法律、法規及部門規章,施工安全技術標準進行學習、宣傳、引導,通過安全教育、安全技術交底等手段,不斷提高安全意識,提高從業人員的安全素質,才能把人的不安全因素和事故隱患降至最低限度,從而做到預防事故,減少人身傷亡。
2.從物質上增強安全條件
在生產過程中,除了增強安全意識,提高必要的安全條件是實現安全生產的物質基礎,嚴禁挪用安全文明施工措施費,要舍得投入。施工單位應當將施工現場的辦公、生活區與作業區分開設置,并保持安全距離。在進入不同區域要有明顯標志,如進入作業區,必須頭戴安全帽。在施工起重機械、臨時用電設施、腳手架、出入通道口、樓梯口、電梯井口等都要有設置不同的安全警示標志、標牌、標語。高空作業或井下作業都要佩戴必要的安全設施,方可進行工作。
3.從制度上增強安全保障
在安全保障管理過程中,靠人管人很難做到有效管理,只有通過建立規章制度,才能真正落實實施。施工單位應當在施工現場建立安全生產、安全責任制度;應當為施工現場從事危險作業的人員辦理意外傷害保險;應當制定生產安全事故應急救援預案,并定期組織操練。建立安全生產責任制,要對各級負責人,各職能部門以及各類施工人員在管理和施工過程中,應當承擔的責任作出明確的規定。組織有關人員集中檢查和日常檢查相結合的制度。
以上僅個人觀點,但希望能夠拋磚引玉。但更重要的是能夠引起人們的重視,更好地把控制“人的不安全行為、物的不安全狀態”發揮到極致。
結束語
施工現場的質量控制與安全管理向來是建筑施工工作的重點,施工現場也是一個最容易引發事故的地方,因此,現代建筑企業想要獲得真正的發展,必須改變現在施工過程中存在的薄弱問題,加強自身素質建設,建立健全管理制度,真正實現質量安全的最終目的,促進我國社會的和諧發展局面。企業若想在日趨白熱化的市場競爭中獲得應得份額,就必須搞好施工現場項目管理,對施工現場實施科學管理,樹立企業形象,提高企業聲譽,獲取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