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微
摘 要:伴隨社會經濟的迅猛進步,我們國家的第三產業獲得了大量的發展,然而其在征收營業稅環節依然有著非常多的不足,進而使得人們更加傾向于營改增。在實施營改增之后,更加好的推動了企業間的公平性競爭,降低了企業的稅收負擔,但是營改增過程中仍然存在著一定的問題,阻礙了企業的發展,我們應該認真對待這些問題,更加深入的改善,以推動企業的長期發展。本文探討營改增對其所造成的影響,進而提出與之對應的完善措施。
關鍵詞:營改增;問題;對策
一、“營改增”的稅制改革闡述
營業稅轉變成增值稅,也就是去除了最初在服務行業所實施的征收營業稅的行為,借增值稅以取代,將稅收征收的對象由最初的經營收入改變成企業產品又或是服務項目所增加的收入。增值稅所征收的對象為產品和服務再具體的交易環節所產生的增加值,然而營業稅的征收目標,便是在我們國家境內提供勞動服務、交易無形資產和買賣不動產的團體與個人,其在實施商業行為里面所獲取的經營收入。
營改增所做出的最大的改變便是優化了營業稅重復性征收同種稅收、沒有辦法進行扣除、無法退收等其它問題,滿足了增值稅“層層扣除,道道收取”的具體需求,可以針對企業目前所具備的付稅制度進行有效的改善,值得注意的是,此次變革對于傳統形式市場經濟里面的價格架構造成了非常大的影響,最初營業稅所執行的便是價內征收稅費,然而增值稅所執行的價外征收稅費,所以增值稅的征稅形式應是銷、進項互相抵扣,嚴重影響了產業架構的重新構建和企業內部的運轉形式。本文探討營改增對其所造成的影響,進而提出與之對應的完善措施。
二、營改增對企業的影響
1.會計核算的影響
企業在進行生產以前,需購進原材料和租賃一部分設備,在這種情況下,非常多的原材供貨企業又或是設施租賃企業均是較小規模的納稅人,其歸屬繳納增值稅普通發票,在繳納完稅款之后取得發票時,這種發票不可以進行抵扣。在“營改增”之前繳納的是營業稅,在繳納營業稅時期,所有的成本全部計入了原材料成本,對于可抵扣部分和不可抵扣部分沒有區分。在實施營改增以來,較小規模的納稅人繳納稅收所獲得的發票是沒有辦法進行扣除的,在針對會計實施處理的時候,與繳納營業稅時的會計分錄一樣除了科目有所不一樣,其他都一樣,沒辦法進行抵扣。在企業中,成本大致涵蓋了原料、人工成本等等。在新政策出臺之際,如果是已經開工的項目或者是在4.30號之前進行了確認的工程,仍然按照改革之前的處理辦法進行處理,而在改革后進行施工時購買的資產或者領用的資產,根據增值稅的處理形式,和傳統形式的會計處理有著非常大的差異。大都表現為公司需要轉變為借方繳納增值稅項目,金額等同于增值稅專用發票的金額,銀行存款或者應付賬款作為貸方科目。當企業提供應稅服務時,企業所提供的服務也需要繳納增值稅,會計科目的處理與材料的購買相似,但是會計的借方的原材料等要改成主營業務收入或者其他業務收入。根據“營改增”的政策要求,企業在進行會計核算時,科目更加復雜,要注意進行抵扣,抵扣過程要注意進項銷項。
2.對企業發票使用及管理的影響
在“營改增”后,企業開具發票和收取的發票較之以往,都會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具體表現是由營業稅普通發票轉成增值稅可抵扣發票。在實施“營改增”以前,公司在進行款項結算的時候,需要由當地的地稅部門開具“統一發票”,然而在執行收取增值稅以來,征稅機構從最初的地方稅務局轉變為國家稅務局。唯有經過國稅機關所開具的增值稅專用發票又或是增值稅普通發票,才可以實施與應稅勞動款項相關的結算工作。普通的納稅人員需開列專用發票來當作公司的應稅目標,其所能夠運用的便是基礎性商品、設施的購買企業。在新納稅規定出臺之后,小規模納稅人還有按照簡易辦法征稅的納稅人,也必須使用增值稅發票,由國稅部門代開,確保統一發票,確保發票的真實可信。稅收征收的稅率是3%,在進行計算的時候需要將收入轉變成含稅收入,其它狀況與營業稅狀況相一致。
三、可實行的措施和提議
稅制改革對于房地產行業未來的經營運行既存在弊端,也存在好處,需要用辯證的眼光來看待。
1.制定合理的會計核查模式
增值稅納稅體制是否可以高效實施的核心便是需具備一個相對健全的會計審核機制,特別是與稅務會計相關的運行環節,與審查相關的內容。唯有在政策法規層面進行精準的裁定,才可以為稅收實務能夠較好的運行奠定基礎。其一,需創建一套相對健全的收入管理制度,以防止因為錯誤的計算而造成稅收依據出現偏差,造成稅款的收取數額超過了相應的范圍;其二,創建一個完整的分工體制,根據所有業務的類別以及工作的特性,進行劃分,創建起根據專業性區分的工作隊伍以轉職處理相關的事務。其三,創建起一套合理的成本審查體系,尤其需增強對能夠免除的進項所進行的管理,重點關注國家所出臺的有關規定,以便可以較好的掌握投資機遇,制定科學合理的納稅規劃,盡可能多的獲得免稅科目。我國在1994年開始實行稅制上的整改,在增值稅的實行情況中,公司內進行交易的商品與人工服務都要依照17%,13%和6%幾種稅率進行收取,在買進商品之后,對方也會為你提供買進商品的增值稅憑據,在憑據中標明的進項稅就是可以予以免除的稅款。
2.關注增值稅憑證是否符合規范
企業在和提供服務的企業實施固定商品貿易又或是人工勞動之時,需要著重留意所獲得的增值稅憑據是否滿足相應的要求,以防止獲得虛假憑證以后沒有辦法減少又或是免收增值稅。如果企業的合作企業是小規模的納稅人,為了可以達到去除增值稅的目標,能夠向其發出申請,根據法律所規定的流程向當地的稅務部門提出開列增值稅發票的需求,如此公司便能夠得到減少又或是免收進項稅的資格,進而達到降低自身的稅收壓力。
3.把握減免增值稅的契機及各項相關工作
公司應該要掌控好申請增值稅合法憑據的獲得合法憑據的時間點。在廢除營業稅代之以增值稅之后,公司應該懂得采取合理的稅收規劃,依照現階段的增值稅法規的規定,掌控正確的購買時間,使增值稅中的進,銷能夠匹配完善,減免提早提交增值稅的意外。在將營業稅轉變為增值稅以后,企業在經營管理層面同樣需進行相應的完全與優化。
一般企業擁有大量價值昂貴的資產,耐用性強流通性大,其本身的資產價值就很難估量,更加之它們的存放也非穩定性質的,所以也給資產的整理和規劃帶來許多困難。因此,公司應該提前就入手資產的整理工作,將各種相關資料和記錄都分門別類保存完善,從而為進項稅的減免提供合理依據。
4.加強培訓,提高整體素質
企業在全面貫徹營改增之后,去部分會計科目的處置會出現相應的改變,其均需要會計工作者能夠與時俱進。當前,我們國家的企業,尤其是部分中小規模企業中從事財務工作的人員自身的專業技能相對較低,同時并不愿意繼續進行學習。其間部分工作經驗豐富的會計工作者,其在會計賬目處置層面有著非常大的優勢,然而,針對部分全新的會計理論并不愿意去了解;部分新招的會計工作者,其對全新的理論知識有著非常強的學習欲望,然而在具體的財務處理環節之中,專業技能卻又相對較低。尤其是實施營改增之后,針對會計賬目所進行的部分處理,出現了非常大的改變,其均需要增強對于會計工作者的培育,進而增強其綜合素質。
5.提高企業賬目處理和報稅的水平
我們國家在實施營改增之后,最初的會計項目出現了非常大的變化,與之對應的會計賬務的處置環節同樣會有相應的改變,進而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公司會計報表的繁瑣程度。上述改變使得最初的從事會計工作的員工無法根據傳統的會計需求實施全新的申報工作,其對企業會計的品質造成了非常大的消極影響。企業實施營改增之后,需要運用相關的方式去改善企業有關財務報表的申報,進而增強企業的財務品質,使得企業財務報表的運用人員能夠充分掌握,企業在實施營改增之后的財務情況及運營業績的改變等。
參考文獻:
[1]畢馬威.房地產及建筑業的增值稅改革[EB/OL].2013.
[2]陳少克.增值稅“擴圍”效應研究一一基于營業稅改征增值稅試點方案的分析[J].貴州財經學院學報,2012(04):46-51.
[3]程海霞.交通運輸業“營改增”稅負變動研究[D].暨南大學,2013.
[4]崔志剛.“營改增”政策對房地產企業的影響及對策[J].財經界(學術版),2013(19):255.
[5]樊其國.“營改增”試點地區稅負差異的影響因素分析[J].交通財會,2013(02):76-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