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玉敏 邢士賓
摘要 計算機及互聯網技術的發展,促進了教育教學手段及方法的變革。基于網絡的課程考核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青睞,成為遠程教育考核評價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伴隨遠程教育教學教學方式方法的根本性轉變,傳統的考試手段與方法已經面臨著嚴重的挑戰,為適應遠程教學,基于網絡的課程考核將成為不可或缺的重要環節。
關鍵詞 網絡 課程考核體系 遠程教育 評價方式
飛速發展的信息技術給現代遠程教育帶來了機會和挑戰。互聯網使教學方法變得多樣化,實現了教學的網絡交流互動,課程考核與評價模式也在進行著不斷的探索與實踐。基于網絡的課程考核,真正實現了遠程教育的自主化以及以學生為中心,必將成為遠程教育課程考核評價改革的必然趨勢。
1基于網絡的課程考核研究現狀
遠程教育是以現代信息技術為基礎而產生的新型教育形式,是知識經濟時代人們終身學習需求的重要手段。現代遠程教育主要是針對傳統的教育教學對學生的種種限制而提出的,受教育對象多層次、多樣化,網絡教學資源更加豐富,教學形式由以教為主轉變為以學為主。課程的評價考核是遠程教育教學評價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檢驗學生學習效果的重要環節。傳統的單一考核模式,已不能適應遠程教育。因此,課程評價考核改革勢在必行,而以互聯網為載體的課程考核方式適應了這一改革的要求。
基于網絡的課程考核,可以為學習者提供了更便捷的考核服務,是遠程教育發展的對考核評價的新要求。其測評的手段、形式以依托網絡平臺為主,為學習者隨學、隨練、隨考提供方便的服務。基于網絡的課程考核起源于計算機單機考試及基于局域網的考式,最早我們稱之為“無紙化”考試。
基于互聯網在線考試是是建立在國際互聯網(Internet)或內部網絡(Intranet)上的應用系統。基于網絡的課程考核極大提高了教學的靈活性,現在許多領域已經有了廣泛的應用。最具影響力的就是美國教育考試中心舉辦的美國研究生入學考試,原來每年只能有兩次考試機會,現在變為每個工作日都可以進行考試。在國內,網絡化考試也越來越多,全國計算機等級考試、專業人員計算機應用能力考試、人大遠程教育中心的V-CLASS模型、上海交大基于Web的教考平臺等層出不窮。廣播電視大學作為遠程教育的重要力量,在遠程教學和考試改革方面也日趨完善,基于網絡的課程考核十幾年來,規模不斷擴大,技術不斷成熟。
遠程教育學員分布廣、考點設置分散,在開展基于網絡的課程考核的同時,要考慮發達地區和不發達地區之間的不平衡,互聯網絡及計算機普及程度也有很大的區別。有的考試系統的硬件標準設置過高,組考會因計算機、網絡等硬件達不到系統所設定的標準而不能進行,有的考生也會受計算機運用的熟練程度限制。這些因素也制約了基于網絡的課程考核的應用和推廣。
2基于網絡的課程考核與傳統的課程考核相比較
網絡化考試不僅能使組考更加靈活、方便,更重要的是基于數據挖掘的智能化分析設計,我們從海量的考試成績數據分析結果中挖掘出的潛在信息,可以更好地為教師教學過程提供參考。對比于傳統考試,基于網絡的課程考核具有以下特點:
2.1隨機抽題便于考場管理
近年來,考風考紀問題倍受社會和媒體廣泛關注,考試組織者、考生、社會對教育考試特別是遠程教育考試存在著不同的看法,考試質量飽受質疑。而網絡化考試中的題庫和試卷可加密后傳輸,避免了試卷泄密;數據倉庫技術可以讓試題庫更新更快捷、豐富,避免了猜題、押題等作弊的可能,極大減輕了監考、組考的壓力。
2.2考試結果客觀、公正
基于網絡的課程考核可更加科學、有效地進行命題、組卷。網絡化考試實現了隨機抽題,智能組卷,保證了生成試卷的客觀性和合理性。考場安排的智能化,巧妙地避免代考替考等舞弊和試卷泄密等違規違紀現象的發生。試卷評閱、成績處理等管理的智能化,有效避免了人工操作的影響,使考試成績更加客觀、公正、準確。
2.3數據分析更加便捷有效
數據分析是考試評價的核心內容,傳統的課程考核數據分析局限于用簡單的電子表格對平均分、及格率等的統計,其它考試指標統計起來非常困難。基于網絡的課程考核可以通過成績數據做詳細的統計分析,以大數據及數量關系發掘關于考核模式與考生水平的數據信息,對考核的質量、屬性、測試功能做出價值判斷。建立在科學、完備的考試數據之上的統計分析,是對考試效度的公正、客觀評價。既有檢驗教育效果的功能,又有強化教學目標、診斷教學問題、導引教學改革方向的功能。
2.4考試形式更加靈活
理想狀態的基于網絡的課程考核突破了時間和空間的限制,符合現代遠程教育對課程考核的要求,為實現隨學、隨考創造了有利的條件。基于網絡的課程考核也可以實現個別化預約,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學習狀態自己安排考試時間和地點,簡化了報考程序,也減輕了命題、組考的負擔。
2.5降低了考試成本
傳統的考試成本越來越高,從命題、印卷,到租考場、聘監考老師,再到閱卷、成績下發,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財力。高效率、低成本的網絡化考試將適應了遠程教育的要求,實現了學生自助預約、繳費、考試、查詢等全程服務,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考試成本,是探索以信息技術為重要支撐的多元化課程考核模式的重要途徑。
3如何發揮基于網絡課程考核在遠程教學中的優勢
遠程教育在教育對象、過程、方式方法以及教育資源等方面理應是全方位開放的,基于網絡的課程考核恰好是適應遠程教育特點的課程考核一體化平臺。如何才能體現基于網絡課程考核的開放性和靈活性,筆者認為,至少要做好以下幾項工作:
3.1轉變傳統觀念
目前,在相當一部分基層教學點,遠程教育還是采用傳統的紙質考試。這就要求學校管理者更新理念。一方面,要充分認識到基于網絡的課程考核對未來遠程教育發展的重要性。另一方面,要深化考試形式的改革,提高服務能力。
3.2健全管理機制
傳統考試一系列規章制度己相對成熟,各項制度在執行中又不斷完善和補充,考試管理機制相對成熟,組考人員、監考人員駕輕就熟,各種考試大同小異,人們已經習慣了這種傳統的考核方式。而基于網絡的課程考核還缺乏系統、完備的制度,題庫建設以及閱卷管理等制度建設還不健全,參與人員工作量計算、勞動報酬標準等也都需要進一步研究。
3.3完善網絡考核系統
目前,網絡考試系統通用性不強,都是針對某一個學科或某一領域,不同行業、不同單位都在單獨開發考試系統,造成資源重復建設。建立網絡考試測評系統開發規范與標準,整合各類考試系統,建立通用型的網絡考試系統,可以有效避免重復建設帶來的不必要的浪費。網絡課程考核不僅對計算機和互聯網的要求較高,要想實現監控、監考、組考等工作的遠程化管理,也對網絡課程考核系統的開發和維護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3.4實現個別化預約考試
基于網絡的課程考核為實現個別化預約考試提供了條件,是實現完全學分制的重要手段,可以實現學員自主安排學習進度和考試時間。預約考試實現了預約、繳費、考試、查詢等全程自助服務。預約考試組織過程也更加簡便、科學、規范。
3.5建立基于網絡考核的評價機制
基于網絡的課程考核無疑是遠程教育發展的必然選擇,建立基于網絡考核模式的考核評價機制是完善這一考核模式的必備條件,不僅對學習質量評價、考核內容評價、評閱質量評價,還要對考核效果進行評價。教師是教學過程和考核模式的設計者、課程題庫和試卷庫的建設者。因此,提高教師對開展網絡課程考核重要性的認識,加強教師隊伍的業務培訓,是做好基于網絡課程考核的前提和基礎。
基于網絡的課程考核研究與實踐正在如火如荼地開展,認清制約這一新型考核模式發展的因素,因地制宜,才能發揮其自身優勢。基于網絡的課程考核真正體現了“以學習者為中心”的考核評價模式,對探索終身學習、全民學習的考核評價體系有著重要的意義。
★河北省高等學校人文社會科學研究項目《基于網絡的遠程教育課程考核評價體系研究》(SZ1510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