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海明

摘要 基于全面實施《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準》,根據學校的實情和現狀,聯合五所農村學校通過問卷調查,從身體素質、鍛煉興趣、體育特長和體質健康測試水平等方面作調研分析,對大課間體育鍛煉的興趣、特長的培養、體質健康測試結果作統計和分析,根據分析結果并體育薄弱生的身心特點,以大課間活動為栽體,設計和實踐“區域沖關遞進鍛煉段位制”為操作模式。推動大課間活動的有效運作,從而增強了體育學生的體質,提高了體育鍛煉興趣,發展學生的體育特長,培養學生終身體育都有較大的促進作用。
關鍵詞 區域沖關 遞進鍛煉 段位制 大課間
1研究的背景與緣由
《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準》指出,各學校在組織體育教學時,要把健康素質作為評價學生全面健康發展的重要指標,發揮其對增強青少年體質的積極導向作用。要完成這個目標,各學校必須開展有計劃、有目的、有規律的體育鍛煉,積極探索豐富多彩的體育活動形式,努力提高學生運動能力,改善學生的身體形態和機能,讓學生體質達到健康標準。
但當前農村學校普遍存在大量體育薄弱生,這些學生身體素質相對偏弱,對體育運動有排斥恐懼心理。我校課題組對6所農村初中的3000多名學生的問卷調查和查閱體質健康等方面的統計數據顯示,四成左右的學生對體育無興趣,超過三成的學生體質偏弱(體質健康測試在70分以下)。課題組經過分析總結,發現導致這種狀況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幾點:
(1)學生運動時間被嚴重壓縮?!吨泄仓醒雵鴦赵宏P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決定》《教育法》《體育法》都規定,學生每天必須保證運動一小時,也就是每周300分鐘??稍诤芏鄬W校,迫于升學考試的壓力,學生體育運動的時間遠遠低于一個小時,有些學校每周只排兩節體育課,大課問只有25分鐘,周一舉行升旗儀式不鍛煉,下雨天又不進行鍛煉,所以學生真正得到鍛煉的時間平均每周只有150分鐘左右,遠遠低于國家所要求的標準。
(2)大課問活動形式單一,內容枯燥乏味。在很多學校,大課問開展的活動仍以廣播體操為主,或者簡單地讓學生跑兩圈,或是再加個跳遠,形式非常單一,學生年復一年日復一日地重復這些活動,運動的興趣被消耗殆盡。
(3)大課問活動缺乏有效的監督和管理。有些學校大課問管理時,并不要求所有教師參與,只讓體育老師組織,而事實上一個體育老師要教5個以上的班級,光靠一個體育老師無法管理這么多學生,還有些班主任以自己不懂體育為由,也不參與管理。學生的課問活動處于放任自流狀態,效果大打折扣。
(4)農村初中學生體質偏弱,對體育興趣不濃。調查結果顯示,農村初中確實存在許多體育薄弱生,這些學生因自身原因導致體育競技能力不強,所以總是有意無意地排斥體育運動,不愿真正投入到大課問的鍛煉中去。
針對農村學??陀^上存在體育素質薄弱生的現狀,我們創造性地提出“分區沖關遞進鍛煉段位制”的實踐模式,著力提高學生的體育學習興趣和身體素質,我們利用大課問25分鐘時間,安排有針對性的遞進沖關活動讓學生分區鍛煉,既提高學生的興趣,又可以培養學生自主進行體育鍛煉的能力。從而推動所有學生的健康水平和體育技能快速提升。
2概念闡述
2.1分區沖關遞進鍛煉
分區沖關遞進鍛煉,就是根據運動項目劃分固定的活動區域,學生在相應的區域內開展活動,提升技能。學生先根據自己的興趣選擇相應的運動項目,再根據自己對運動項目的技能掌握情況選擇對應的段位進行沖關遞進式鍛煉。
2.2段位制
這里所說的段位制,就是對學生在相應運動項目上所掌握的技能按事先制定的評分標準進行評估,按等級分別授予學生該項目初段、中段和高段的證書,特別突出的授予超段榮譽勛章。段位評估每月進行兩次,以此激發學生對體育運動的興趣,達到提升學生運動素養的目的。
3操作策略
3.1確立沖關項目,劃分鍛煉場地
3.1.1設計分區沖關項目并組織報名
對學生關于參與體育運動項目的愿意調查結果顯示,大多數學生或多或少對體育運動有一定的抵觸情緒。為了幫助學生這些體育薄弱學生提高參與體育活動的興趣,我們根據“強筋骨、增意志、調感情”的原則,設計了“選擇運動項目表”,設計如表1所示:
說明:①請同學們根據自己的愛好或自身條件選擇參加的項目。②請在每月第一周的周一早上交給體育委員,體育委員再將表格交給項目負責人,項目負責人根據學生所選項目安排鍛煉分組。⑨效果自評需要學生選擇更高一級段位進行沖關時填寫,自評鍛煉情況和體會。
3.1.2劃分沖關項目活動區域
為便于活動的順利開展,根據我們設置的訓練項目和學校場地設施的實際情況,我們給各項目劃分出固定場地,供學生進行鍛煉:A區——足球,耐久跑,足球沖關訓練場地為室外大操場,耐久跑場地為田徑場塑膠跑道;B區——呼啦圈、跳繩,鍛煉場地為教學樓南面水泥場地;C區——體操、體育游戲,鍛煉場地為食堂北面水泥場地;D區——乒乓球、羽毛球,鍛煉場地為體藝樓一樓場地;E區——排球、籃球,晴天的鍛煉場地為室外籃球場,雨天的鍛煉場地為體藝樓二樓場地;F區——實心球、跳遠,鍛煉場地為室外操場東面所劃分的區域;G區——體育競賽,臨時指定比賽場地,賽前通知學生。
3.2完善評價細則,組建管理隊伍
3.2.1制定段位制考核細則
根據不同的運動項目,我們聯合體育局、教育局的相關專家對沖關的標準分別進行細化設計,不同的段位有不同的標準。我們特別要求,學生晉級任何一個項目的高級段位時,都必須有一條考核標準是學生合作完成項目考核,這樣可以促進學生的團隊精神,加強學生問的合作與競爭。另外,我們也特別規定,某個項目高段的學生晉升超段時,比例不得高于15%,還必須進行現場循環賽,這樣可以挖掘出體育苗子,又培養學生的競爭精神。我們整理每個項目主要的要求簡單匯總如表2。
3.2.2完善管理監督機制
①學校建立監督小組。監督機制是常態開展活動的一個保障。分管副校長任監督小組組長,政教主任和教務主任任副組長,體育教研組長任記錄和調配組組長,使監督檢查有專人負責專人記錄。班主任作為班級大課問活動的組織者要參與到活動中,全體任課教師根據實際情況安排安全管理任務,真正做到人人參與、監管到位。
②完善管理體系。除了建立監督小組外,還需要形成工作體系,有組織有計劃地開展大課問的陽光體育運動。比如加強體育校本課程的開發,爭取形成學校的體育特色。學校應加強體育場館、設施的維護和完善,建立和完善學生意外傷害保險制度,建立各種校園意外傷害事件的應急管理體系。還需要加強對班主任的考核,學校要把大課問活動開展情況作為評選文明班集體的重要依據,以此來樹立學生的集體活動意識和集體榮譽感,促進大課問活動的持續發展。
③建立“兵練兵、兵強兵”模式。每個學生都是獨特的個體,他們的生活、經驗、興趣各不相同,接受新事物的能力也必然形式各異。處理同一個問題,不同學生會有不同的思維和方法。我們發現,在學生大課問鍛煉時,有些運動技巧讓老師去教,可能有些學生會出現不適應的情況,讓學生去教學生,效果反而很好。所以,我們應該將學生的差異性當作一種資源來開發,充分利用學生,挖掘學生中具有體育特長的學生資源,組成體育骨干隊伍,建立活動“互助小組”,讓體育骨干為其他同學提供示范的作用,同時引導學生取長補短,發展自己,最大限度地開發學生的潛能。
3.3開展日?;顒?,組織拔優比賽
3.3.1開展有效的日?;顒?/p>
分區沖關的整個過程圍繞活動開展,按照學校的作息時間,在大課問活動的25分鐘里有序開展沖關鍛煉活動。
準備階段:下課鈴聲響后,即將進行大課問活動,允許學生有3分鐘的時間上廁所整理衣服鞋帶等,然后在2分鐘時間內達到自己所選項目的鍛煉場地。不做這些事情的學生直接去場地。負責項目管理的指導教師準備好所需器材,在所負責區域等候。
活動開始:學生到達項目所安排區域后,學校再以鈴聲為信號,全校學生統一開始鍛煉。指導教師進行全程監督,并負責安全檢查和對學生進行一些必要的指導,同時,對于學生的出勤、活動參與情況、鍛煉效果等作好記錄。
如在C區區開展的跳繩活動,組織過程如下:
大課間體育游戲《合作跳房子》
區域:C區
活動內容:合作跳房子
參與年級、班級及人數:
七年級(1)班3人、(2)班4人、(3)班2人
八年級(1)班2人、(2)班3人、(3)班3人
九年級(1)班1人、(2)班3人、(3)班2人、(5)班2人
共25人,負責教師——周××
活動方法:在平整的地面上畫以“田”字或兩個重疊的“田”字圖形,活動開始運用輪換法,即失敗就得重新開始,一次成功完成一輪,就繼續完成第二輪,以此類推。成功的一輪是指用一個木塊,約長5厘米、寬5厘米。在圖形中按空格,用單腳將木塊踢到下一個空格,按順時針方向至踢出底線為一次成功。采用雙人合作(要求2人合作時手牽手,不能分開),用兩塊木塊同時進行,但在進行時必須單足支撐,完成一空格再一同跳入下一空格,以此類推。
活動規則:①完成一輪必須用單足完成。②踢木塊的時候腳和身體的各部位不能觸線。③完成一輪,第二輪必須從下一個空格開始,在踢之前必須將木塊先拋擲到將要踢的空格,然后單足跳入。④全部完成方為勝出方。
活動后效果記錄:活動開展后進行效果記錄是學生在“大課問沖關運動項目記錄”中記錄的一個重要內容,主要內容包括參與體驗和學習自評。例如,本活動后,一位七年級同學作這樣記錄體驗:通過活動我要用積極的態度參與到體育中,游戲太精彩了,同學的水平提高很快,以后課外活動要積極參與,自信的我,加油!
從以上活動的記載表可以看出,大課間活動的開展使學生在參與中體會到體育活動帶來的快樂和成功的喜悅,學生變得更自信,這也說明本活動設計及實踐的效果是非常明顯的。
3.3.2定期組織運動項目的段位考核和集體比賽
既然開展了活動,就需要檢驗活動開展的效果,所以必須實行考核激勵制度,充分調動師生參與大課問活動的積極性,發揮體育鍛煉對人的身心健康所起的“強筋骨、增意志、調感情”的功效。
①每兩周組織一次沖關項目段位考核。這個考核主要針對學生個人。學生根據自己所選的沖關項目考核相應的段位,我們規定,技能達到要求的學生都可以晉升更高等級的段位,并頒發相應的段位證書。每個項目考核獲得前三名的學生有獎品。但每個項目的高級段位晉升超級段位時,采用循環賽和淘汰制,晉升超段的學生獲榮譽勛章,以此激勵學生的熱情。美國心理學家馬斯諾曾提出人的五大層次需求理論,自我實現需要是人的最高需求,這樣可以促使學生通過自己的努力,實現自己的目標,激發學生的積極性和榮譽感。
②每個月組織一次以班級為單位的比賽。這種比賽采用團體賽的形式,每個班級單獨組建隊伍,進行同年級同項目之間的對抗。比如跳長繩、拔河、三人制籃球賽等都可開展。特別需要說明的是,比賽要注重在活動形式、內容、空間上的科學變化調整,以激發學生的積極性。通過集體比賽可以讓學生體會到體育運動帶給自己的成就感,既愉悅了心情,又增進了友誼,還讓學生增強了班級榮譽感,增強了凝聚力,同時營造了良好的運動氛圍。
4成效與反思
4.1成效
我們運用“分區沖關遞進鍛煉段位制”作為提升策略,取得了一定成效,大課間活動,不但激發了學生對體育的興趣,還培養了學生各方面的能力。我們也驚喜的發現學生的體質、平衡感、協調性、靈活性都有了明顯提高,體育課的學習再也不是他們的負擔,樂學、好學、會學在學?;顒又型宫F,尤其是在以下方面成效明顯:
4.1.1學生參與體育活動的興趣高漲
大課問沖關段位制模式實施一周年之后,我校課題組對原先做過問卷調查的學生再次進行問卷回訪,這次結果大大出乎我們的意料:42.15%的學生表示對大課問非常有興趣,34.16%的學生對大課問比較有興趣,22.79%的學生有點興趣,只有O.9%的學生沒有興趣。由此可見,沖關遞進鍛煉的方式大大提升了學生對體育活動的興趣。
4.1.2學生體育成績和技能得到迅速提升
“分區沖關遞進鍛煉”實施后,我們對當初參與調查的體育薄弱學生現場進行了體質健康測試:38.80%的學生達到了優秀等級,43.14%的學生達到了良好等級,18.06%的學生達到了合格等級。我們還回訪了一個問題:“通過大課問活動你有一項體育特長了嗎”,49.61%的學生的答案是“有”,41.11%的學生的答案是“正在形成”,9.28%的學生回答了“沒有”。通過以上數據,我們欣喜的看到,改革創新后的大課間活動,對于提升學生體育成績和技能作用明顯。
4.1.3培養了學生較強的意志品質
艱苦激烈而又競爭向上,這是大課問沖關鍛煉的顯著特點,學生在活動時也會伴隨著強烈的情緒體驗和明顯的意志努力。很多活動既帶有趣味性又帶有挑戰性,非常有助于培養初中生勇敢頑強、堅持不懈的作風,也能讓學生在鍛煉中培養獨立自主的精神。其實,學生良好的意志品質玩玩是在克服困難的過程中培養起來的。有了良好的意志品質,學生就會變得樂觀、開朗、充滿生氣。
4.1.4調節和改善了學生的情緒
俗話說得好,一張一弛才是為學之道。中學生學習壓力大,許多學生在書山題海中都需要一個發泄口,適時適當的大課問活動,正好可以讓學生在心情抑郁時通過體育運動來有效的宣泄壞心情。心理學上也認為,轉移注意力進行適當的運動,可以有效的對消極情緒進行升華或轉移??茖W研究還證明,有規律地進行中等強度的體育鍛煉,每次活動20-30分鐘,有利于情緒的改善。大課問運動大大提升了學生的心理承受能力。
4.1.5增進了學生的交往、和諧了人際關系
我們開展的大課問活動,很多都是需要合作的,還有一些比賽是班級問的比拼,所以需要學生摒棄個人英雄主義的陋習,切切實實地加強相互間的合作。學生與學生之間的距離被拉近,學生與學生之間有了更強的親近感。尤其是有些比賽項目我們需要老師和學生共同參與,老師與學生一起為了榮譽奮力拼搏,師生關系更融洽了,班級凝聚力增強很多。很多學生在大課問活動中找到志趣相投的知音。還有些平時沉默寡言的學生,到了沖關和比賽的時候,也會竭盡全力和同學合作,人際關系由此變得更和諧。
4.1.6培養了學生的合作與競爭意識
當今社會,合作與競爭是對人才的基本要求。我們設計大課問活動項目時,更多的是要求學生找好搭檔進行集體訓練和參與比賽,讓學生在體能、技能和心理等方面進行較量。這種較量是為榮譽而戰。這也需要學生有整體意識,從全局出發,摒棄個人的私心雜念,為加強和發揮整體力量而努力。這樣的大課問活動訓練有效地培養了中學生的合作與競爭意識。
4.2反思
沖關鍛煉活動取得了一些明顯成效,我們在操作管理時也覺得有些問題需要引起重視:(1)沖關晉級細則需要規范詳盡。毫無疑問,細則越規范,負責管理的老師越容易操作,學生的動作技能也就越標準。尤其是學生晉級時的考核標準,比如中級與高級、高級與超級的標準臨界線需要清楚明了,不能模糊不清。這就需要管理者付出較多的時間完善制度。(2)全體教師都需要參與管理。我們在管理活動中發現,雖然沖關項目是學生在鍛煉,但管理的老師越多,學生的表現欲望就越強,而且師生關系也越密切,同時也很容易形成全員參與的輕松愉快而又競爭激烈的氛圍。這就需要學校從制度上規定老師全員參與。(3)要加強對項目管理者的再培訓??陀^地說,很多老師不是體育專業出身,對于很多體育項目也是一知半解,要管好學生,要讓學生覺得在沖關過程中是公平公正的,就必須對老師分項目進行再培訓,要讓管理老師明白本項目的關鍵之所在,或者哪些地方容易出現安全問題,讓管理老師了然于心。
“分區沖關遞進鍛煉段位制”的設計與應用是一個成功的設計,一個有一定創意的設計,對學校體育和學生發展都會有積極推動作用,為學生終身體育的形成也奠定了一定基礎。我們也期待,以大課問活動為載體,以“分區沖關遞進鍛煉”為提升策略,加強農村體育薄弱生的體育教學方法,并保持長效機制,關注薄弱生,提升大課間,促進全體學生的快速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