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麗加
摘要 在高校英語教育中,培養學生的跨文化交際能力,不僅能夠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而且有利于學生綜合英語素質的提升。在實際教學過程中,老師可以結合教材,增加異域文化知識,應用多媒體教學技術,豐富教學內容,通過場景模擬,讓學生進行實際演練,提高英語交際能力,同時鼓勵學生進行課外閱讀,了解西方文化。
關鍵詞 高校英語教育 跨文化交際能力 重要意義 有效途徑
在經濟全球化背景下,地域與地域之間的經濟交流和文化交流日益頻繁,英語己成為國際通用語言,但是具備全面的英語聽說讀寫能力,并不意味著你能夠與外國友人良好溝通,你還必須要學習異域文化,掌握跨文化交際能力。語言是文化的一種象征,在高校教育中,英語教育的目標不僅是讓學生具備英語交流能力,而是具備跨文化交際能力。
1高校英語教育現狀
隨著綜合國力的提升,我國在國際舞臺上的影響力越來越大,具備跨文化交際能力,對于我國的高素質人才來說,是提高自己發展空間的一種必備能力。但是,目前我國高校英語教育在培養學生跨交際能力的培養上仍有待提高,老師雖然具備較高的英語素質和教學水平,但是仍然無法突破傳統英語教育模式的禁錮,在教學過程中,一味地將英語教學重點放在單詞、詞組、句式、語法等基礎理論知識上,忽略了對西方文化知識的傳播,導致學生雖然具備較深的英語知識底蘊,聽說讀寫譯能力較強,但卻不具備較強的英語交際能力,英語表達能力較差,甚至在交流時出現一些語法錯誤,更別說與外國友人進行深入交流。
2跨文化交際概述
不同地域之間的人進行交流,其中存在的,不只是語言的不同,還有文化的隔閡,跨文化交際便是指不同地域不同文化背景的人進行交流的一個過程。語言相通的人往往有著相通的生活方式,因為在長期溝通的過程中文化逐漸融合,而對于不同語言的人來說,其文化背景必然不同。就以漢語和英語來說,就代表著中華文化和西方文化,在不同文化背景下其實兩個語言人群的飲食、服裝、言談舉止等都有著明顯的差異。因此,在學習英語的過程中,不僅要學習英語知識,還要學習相應的文化知識,以便和英語母語者進行深入交流。
3高校英語教育中培養學生跨文化交際能力的重要意義分析
3.1能夠提升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英語作為一門語言學科,其學習內容本來就不僅僅局限于單詞、語法、句式的學習,英語背后所代表的西方文化才應該是學習的重點,其實在學習英語的同時,學生也是在學習西方文化,因為英語的句式表達、情感表達等都與漢語不同。對于高校學生而言,已具備一定的英語功底,單純學習單詞和詞組已經不具備吸引力,反而會令學生覺得枯燥無味,在這種情形下,在教學內容中滲入西方文化的學習,培養學生的跨文化交際能力,能夠讓學生產生好奇心,提高學習的積極性。在學習英語時,讓學生了解西方的文化習俗,飲食、服裝、節日、藝術等學習內容,可豐富英語學習的內涵,使學習變得更有意義。
3.2能夠提升學生的語言交際能力
掌握一門語言只是交流的基礎,并不意味著你掌握了英語單詞、語法、句式等就能夠與外國友人溝通,中國“啞巴式”英語教學現狀的形成,與教學過程中對學生跨文化交際能力培養重視度不足有關。在高校教育中,英語教育的目標是培養學生的英語交際能力,讓學生在提高英語知識水平的同時,學習西方文化知識,明確中西方文化差異,改變中國式英語思維模式,學習西方的語言表達手法,以免在用英語交流時出現語法錯誤,造成交流障礙。此外,了解西方文化,是尊重英語的語言秩序和文化背景的一種方式,能夠讓學生在用英語交流時獲得對方的認可,至少不會因為違反西方文化規則而令對方產生敵意。
3.3能夠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水平
在素質教育背景下,英語素質的定義已經不僅僅是聽說讀寫譯這五個指標,其重點已經轉移到學生英語交流能力和跨文化交際能力上。英語作為一門語言學科,語言本身不過是一個骨架,背后所蘊含的文化知識方是血肉,學生應該借助英語的學習去了解西方文化,開拓自己的視野,而不是一味地學習英語的理論知識,這樣是無意義的。具備跨文化交際能力,意味著學生已經掌握了基本的語言交流知識,熟知英語交流的形式,并且了解西方文化知識,能夠深入地與他人交流。跨文化交際能力的培養,全面地提升了學生的英語素質,讓學生與交流者處于一個相互理解的狀態,在相同的文化背景下進行交流。
4高校英語教育中培養學生跨文化交際能力的有效途徑分析
4.1貼切教材,增加跨文化知識內容
英語的學習,是以文化為基礎的,英語教材的編纂,充分體現了這一點。其實在教材中,都是以西方文化知識為依托進行英語學習的,只是通常老師忽略了這一點,為了讓學生掌握英語理論知識,將一些單詞、詞組、句式等從課文中摘出來,進行獨立闡述,只有在進行課文翻譯時,才涉及到英語文化知識的學習。跨文化交際能力的培養,需要老師轉變這種教學模式,讓學生從教材中了解西方文化知識,從文化差異中掌握西方的語言模式和表達方式。
在英語教材中,西方節日是一個重要的內容,在學習英語的過程中,學生應該對萬圣節前夜“Halloween”有著最為深刻的印象,在學習到西方節日時,老師可以向學生詳細介紹這一節日,讓學生對這一代表性的西方節日有個大致的了解,同時,讓學生在課后查閱資料,去了解一個自己覺得最有趣的西方節日,了解節日背后所代表的民族文化,進一步了解西方文化知識,提升自己的跨文化交際能力。
4.2利用多媒體輔助技術進行跨文化教學
多媒體教學技術的應用,為老師的教學設計提供了多種可能,大大豐富了課堂教學內容。在高校英語教學實踐中,老師可以充分利用多媒體教學的技術優勢,進行跨文化教學。通過多媒體,在課堂上,老師可以向學生展示與課堂內容相關的視頻、音頻、圖片等,豐富學生的感知,讓學生通過各種渠道去了解西方文化,學習其語言和文化知識。在跨文化教學過程中,老師可以充分利用多媒體技術,展示多種教學資源,為學生提供一個更為真實的語言學習環境,讓學生身臨其境般感受異域文化氛圍,同時提升自己對于西方文化的認知。
學習是一個模仿的過程,高校英語老師雖然具備專業的英語水平及教學素質,但是在英語交流上其語調和情緒的把握始終不如以英語為母語的西方人。利用多媒體,老師可以給學生播放一些英語紀錄片或者是影視劇,比如說《Ffiends)),這部影視劇以其最貼近生活的拍攝手法和最地道的語言表達手法,成為高校學生學習英語必看的一部影視作品。除此之外,還可以通過一些制作水平較高的電影,讓學生了解西方文化,比如說《Brave Heart》、《The Silence ofthe Lambs》、《Forrest Gump》等,通過老師的補充介紹,讓學生在這些作品中學習原汁原味的英語交流方式,提高文化素養。
4.3模擬跨文化交際場景,提升學生交際能力
跨文化交際能力培養的困難之處,在于沒有良好的跨文化交流環境,學生處于單一的漢語言環境中,因此,在課堂上為了提升學生的交際能力,常采用場景模擬的教學方法,為學生營造出一個良好的跨文化交際環境,讓學生進行實際演練,增加自己對于英語知識和西方文化應用的熟練度,切實提高跨文化交際能力。
此外,高校為了保證英語教學質量,通常會在每個班級里分派數個外國留學生,老師可以充分利用這些學生來建立跨文化交流模型,這樣既能讓學生增強英語交際能力,而且能夠促進我國與其他國家的文化交流。例如,在英語口語課時,由老師制定一個交流主題——western impression,讓學生闡述自己對于交流者的國家的印象,再由對方闡述自己的真實經歷,交流內容可包括“Transport”、“Food”等與日常生活息息相關的內容。
4.4拓展課外閱讀,指導學生接觸西方文化
英語教學課時畢竟有限,如果單靠課堂上老師傳授的西方文化知識,是不足以支撐學生跨文化交際能力培養的。因此,老師應該鼓勵學生在課外多去學習西方文化知識,多與外國留學生進行交流,學習他們的語言模式。在課外學習中,閱讀是一種幫助學生掌握西方文化最有效的一種方式,老師可以根據自己對于西方文化的了解,給學生推薦一些合適的雙語讀本或者是純粹的英語讀本,讓學生嘗試著獨立閱讀,開拓自己的眼界。
書籍是各國文化知識的結晶,其中囊括了一個民族、一個國家的文化習俗和風土人情,學生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選擇合適的書籍閱讀,有利于擴大自己的知識面,提高文化素養。在閱讀時,了解西方文化,并不一定要局限于《Notre Dame de Paris》、《Count of Monte Cristo》這種較為晦澀難懂的名著,可以找一些語言相對簡單涉及到西方文化知識的讀本,比如說對美食感興趣的同學可以去閱讀《Mrs.Beeton's Book ofHousehold Management》這本極為著名的英國美食書籍,了解英國飲食文化。
5結語
在高校教育中,理論知識教育已不是唯一的教學任務,以英語教學為例,通過學習英語繼而學習異域文化,才是真正的教學目標。目前高校實行開放性教育,大批外國友人來到中國大學進修學習,為學校英語教育滲透學生跨文化交際能力培養提供了良好的環境,老師應該讓學生多學習外國文化及其習俗,進一步提升學生的跨文化交際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