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博廣場
曹中銘(知名獨立財經撰稿人):筆者以為,應從三個方面規范重要股東的減持行為:一是從時間上進行規范。可規定,新股首發小非鎖定期從目前的一年延長至三年,大非鎖定期不低于六年。上市公司股權融資產生的新增股份,鎖定期一律不得低于三年:二是從減持數量或減持比例上進行規范。無論是解禁大小非等獲得的股份,通過二級市場減持的,一年內不得超過一定的數量或比例:三是從減持金額上進行規范。如果證監會能夠從這三方面進行規范,或許能取得非常好的效果。
http://weibo.com/caozhongming
韓志國(經濟學家):無論是新股發行還是大小非減持,都必須建立在有效的二級市場的投資者利益得到切實保障的基礎上,否則市場就不可能健康更不可能有序。問題的核心是市場監管和制度建設,而非具體的投資價值問題:前者需要監管者負起應盡職責,后者取決于投資者的獨立判斷水平和風險承受能力。不認清這個道理,大量而又無度地發行新股,對財務造假不進行足以致命的懲處和打擊,中國股市就會出現一輪又一輪的惡性循環,也必然沿著錯誤的軌跡無可挽回地沉淪下去!
http://weibo.com/p/1035051291592332/
陶永誼(經濟學家):這兩年管理層對股市的干預,似乎缺乏內在的邏輯。一方面打擊個股的操縱,另一方面又動用重金操縱指數;一方面想奪回“新起點論”的“失地”,但又在沒有嚴格退市制度和限制減持的情況下推出“注冊制”;一方面擔心股市的暴跌,另一方面又加速新股發行……這只能說明我們對股市的干預缺乏成熟理論的支持。
http://weibo.com/taoyongyi66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