鄒瑋
隨著人們收入水平的逐漸提高,其精神文化需求也逐漸提升。電視綜藝節目是目前我國居民的主要娛樂方式,因此綜藝節目的質量成為廣大觀眾關心的話題。目前,我國許多綜藝節目是從國外引進的,但是它們需要實現本土化,只有這樣才能最大程度地吸引我國觀眾,滿足其娛樂需求。本文將以我國電視綜藝節目的本土化為研究對象,首先分析實現綜藝節目本土化的必要性,其次說明目前我國綜藝節目本土化過程中存在的主要問題,最后針對所存在的問題提出相應的對策。
我國國內對電視綜藝節目的開發能力還比較弱,因此近幾年出現了向國外引進綜藝節目的現象。模仿國外節目,可以促進我國綜藝節目質量的改進,它是實現我國電視綜藝節目發展的必經環節。雖然引進國外節目是促進我國電視行業發展的一個重要途徑,但是如果只是一味的抄襲、引進,很難保障我國這一行業的長遠發展。因此,我國電視行業也應該和其他行業一樣,從中國制造向中國創造轉化。實現綜藝節目的本土化發展就是進行電視行業創新的一個具體體現,但是目前這類節目在本土化的過程中仍存在一些問題。因此,如何解決本土化中的問題,成為實現我國電視綜藝節目發展的主要話題。
一、實現綜藝節目本土化的主要原因
我國引進國外的綜藝節目主要有兩個原因:首先,新中國成立前,我國戰亂不斷,經濟發展水平比較低,所以我國的電視行業起步比較晚,大約比西方晚了半個世紀。這個因素就說明了我國電視行業的發展基礎是非常薄弱的,這也是我國需要引入國外綜藝節目的重要因素。其次,人才培養問題是造成我國電視綜藝節目質量低的另一個因素。我國高校很晚才開設電視專業,而且起初這一專業還不夠完善,這就導致該專業培養出的人才很難勝任相關工作,直接影響了我國電視行業的發展。綜上所述,我國引進國外的綜藝節目是有必要的,但是在引進的同時還要注意實現這些節目的本土化,主要原因有以下幾個方面。
(一)實現綜藝節目的本土化是促進我國電視行業發展的必要條件
引進綜藝節目有助于豐富我國的電視綜藝節目內容,也有利于更好地滿足我國居民的娛樂需求。但是,如果單單通過這一手段將綜藝節目呈現在公眾面前,會使我國形成對國外的過度依賴,所以這一方式并不能長遠地促進我國電視行業的發展。我國需要對所引進的節目進行本土化創新,只有這樣才能促使我國這一行業的長遠發展,一直到實現電視綜藝節目的中國制造到中國創造。因此,實現綜藝節目的本土化是促進我國電視行業發展的必要條件。
(二)實現綜藝節目的本土化有利于讓觀眾實現情感共鳴
雖然國外的多數綜藝節目也能夠給觀眾帶來快樂,但是很多時候這些綜藝節目邀請的嘉賓也是國外的,又因為國內外的文化偶爾是有沖突的,這些節目就往往很難實現與我國觀眾的情感共鳴。為了實現電視綜藝節目的本土化,人們在制作節目時要結合我國的具體情況,利用我國的各種資源。例如,所邀請嘉賓一般都是國內的文體明星,這些明星作為廣大觀眾的渴望群體,他們的一言一行能夠感染觀眾。因此,實現綜藝節目的本土化能夠實現觀眾與藝人在無文化沖突的環境中的溝通與情感共鳴。
(三)實現綜藝節目的本土化能夠促進我國經濟的發展
綜藝節目在實現本土化的過程中,往往會涉及節目場地的選擇、嘉賓的邀請、廣告的宣傳等。在我國國內選擇節目場地尤其是戶外場地,能夠在一定程度上帶動這一區域的發展。例如,《爸爸去哪兒》《奔跑吧》在制作過程中,會選擇一些風景比較美或比較有代表性的建筑物作為制作場地。當廣大觀眾看過這些綜藝節目之后,難免會對這些曾經拍攝過精彩節目的場地感興趣。因此,很多人就會到這些地方游玩、參觀,從而促進當地經濟的發展。
(四)實現綜藝節目的本土化可以收獲更多受眾,同時也使觀眾易于接受
綜藝節目的本土化要求國內明星、名人的參與,因此漢語會貫徹在整個節目始終。這就做到了通俗易懂,能夠吸引不同社會階層、不同年齡段人群的觀看,使越來越多的人成為我國綜藝節目的粉絲。另外,我國有獨特的文化氛圍與人文環境,這就很容易使觀眾很好地理解所觀看節目的意義,也更容易體會到這些綜藝節目帶給人的快樂或激情。因此,實現綜藝節目的本土化能夠吸引更多的受眾,滿足他們對綜藝節目的更高需求,有利于實現觀眾對節目更好的理解與接受。
二、電視綜藝節目實現本土化過程中出現的主要問題
(一)節目制作水平比較低,缺乏與觀眾的互動
由于我國社會發展水平還不夠高,技術能力方面也比較有限,因此在實現電視綜藝節目本土化的過程中,制作綜藝節目的水平和國外的節目水平存在一些差距。這主要體現在對節目的剪輯效果不是很明顯,節奏的把握不是很合理,畫面過于粗糙,節目相關情節的設計也沒有到位等。所以,制作水平的有限導致人們在觀看這些綜藝節目時并沒有得到足夠的視覺刺激,也沒有對節目持有充足的興趣。此外,本土化過程中,綜藝節目還缺乏與觀眾的良好互動,這就很難調動觀眾的參與積極性,也很難長期吸引觀眾的興趣。
(二)同類節目繁多
從近幾年的綜藝節目可以看出,本土化過程中出現的節目同質化現象越來越嚴重,可以說已經到了泛濫的地步。具體體現在當某個綜藝節目反響不錯時,其他電視臺就會紛紛效仿,并且只是一味地模仿,毫無創新之處。這個問題導致同類節目數量繁多,給人一種枯燥、缺乏新奇的想法,也就很難吸引人們的觀看興趣。所以,各地方的盲目跟風所導致的節目數量失控,不但不利于實現綜藝節目的多樣化發展、提高節目的制作水平,而且會導致相關資源的嚴重浪費。
(三)本土化過程中嚴重缺乏創新
雖然現在倡導對引進國外的綜藝節目進行本土化,但是大多數節目并沒有真正做到本土化,而是一味地模仿與改造,甚至很多綜藝節目是完全按照國外節目的形式來引進的。當然,國內綜藝節目之間還存在盲目、過分模仿的現象,導致原創節目的數量逐漸減少。這些都說明了我國在電視綜藝節目的制作過程中嚴重缺乏創新理念與創新能力。創新能力的缺失嚴重阻礙了我國電視綜藝節目質量的提升,這也是我國電視行業遇到瓶頸的最主要原因。盡管有些綜藝節目看似有其獨特之處,體現了一定程度的創新,但是這些節目僅僅做到了形式上的改變,而節目內容還是與其他節目類似甚至同質。所以,在創新能力不足的前提下,所制作出的綜藝節目質量可想而知,其對觀眾的吸引力也可想而知。
三、順利實現電視綜藝節目本土化的主要措施
(一)實現本土化創新
創新是保證電視綜藝節目質量的重要條件,是促進我國電視行業迅速發展的不竭動力。但是,創新并不代表不合理、不科學的創新,而是要摒棄盲目創新,要在有選擇的繼承下進行適當的創新。我國電視節目在制作過程中不僅需要繼承我國傳統的優良文化藝術、適當借鑒國外的優秀之處,還要以創新的理念來制作出更有新意的作品。此外,節目的呈現是面向廣大觀眾的,目的就是要吸引他們的觀看興趣。因此,節目的創新制作還要考慮觀眾的接受度及審美能力,而不是自說自話,只有這樣才能做到有效創新,才能實現電視節目制作的真正意義。最后,在進行電視節目的創新時還應有長遠的發展意識,而不能只顧眼前的效應。真正好的節目不僅應該滿足觀眾當下的需求、保障適當的經濟利益,還應該做到長遠創新,保證節目品質的不斷提高。
(二)嚴把綜藝節目質量關
目前,我國電視綜藝節目的同質化現象越來越嚴重,這也是實行不正當的本土化所造成的。過多同質化綜藝節目的出現,不僅不能很好地滿足公眾的娛樂訴求,還容易造成公眾的反感,阻礙我國電視行業的發展。為了解決這一問題,人們應該重視對電視綜藝節目質量的嚴格把守。例如,廣電總局可以出臺一系列政策來保證電視綜藝節目的質量。具體來看,廣電總局可以明確限制某地區的綜藝節目數量,加大綜藝節目之間的競爭力;可以具體出臺一些對綜藝節目的具體要求,如達成要求就允許制作并播放,反之則被淘汰。總之,要想真正保證綜藝節目的制作質量,實現本土化發展,需要從源頭上對其進行監督,防止層次不齊的綜藝節目過多地出現在電視屏幕上。
(三)提高電視綜藝節目的制作水平
由于我國的電視行業起步比較晚,因此電視綜藝節目的制作水平也是有限的,這也限制了其本土化的實現與發展。但是,要想真正實現我國電視行業的發展,就必須提高我國的電視制作水平。首先,加強對相關人才的培養,可以落實到各高等院校的相關專業人才的培養方面。通過專業課程的完善與專業老師的認真教學來培養出更多優秀的專業人才。其次,可以實行電視行業工作人員定期培訓、學習制度。向國內或國外優秀電視臺學習,實現自身能力的提升。我國當前實行人才強國戰略,因此要想真正地實現綜藝節目的本土化以及促進我國電視行業的長遠發展,必須從提高電視行業的人才質量入手,加大培訓與教育力度。
四、結語
做任何事情都不能一味地模仿,否則不利于增強我國的競爭力,更不利于我國某一行業的長期發展,電視行業的發展也是如此。在電視綜藝節目的制作中,只有實現對所引進節目的本土化,才能基本保證我國綜藝節目的質量。雖然目前綜藝節目的本土化這一話題越來越引起人們的關注,但是綜藝節目在本土化過程中仍然存在很多問題,這些問題導致其制作質量仍然過低。因此,我國電視制作應該以創新理念為前提,在合理繼承、借鑒的基礎上,真正實現電視綜藝節目的本土化發展,如此才能將世界優秀的文化真正轉化為自己的文化,進而推動我國文化走向世界。
(湖南廣播電視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