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愛琴
摘 要:人力集約化是企業集約化經營的重要特征之一,它要求企業建立優勝劣汰的用人機制,高效率用人,高效率產出,而目前我鐵路企業在用人方面還存在諸多問題,如人力管理意識不強、人力素質低等等,造成人力浪費、效率低下,因此,如何激發人力資源活力,提高人員使用效率,實現企業人力集約化管理成為我企業迫在眉睫的大事。
關鍵詞:人力集約化;定員定編;以人為本;績效管理;制度創新
“集約”是相對于“粗放”而言,是指在社會經濟活動中,在同一經濟范圍內,通過經營要素質量的提高、要素含量的增加、要素投入的集中以及要素組合方式的調整來增進效益的經營方式。集約化經營是以效益為根本對經營諸要素重組,實現最小的成本獲得最大的投資回報,而人力集約化是企業集約化經營的主要特征之一,其中包括建立優勝劣汰的用人機制,啟用優秀人才參與日益激烈的市場競爭,以達到低投入、高產出和良好的經濟效益的經營方式等。因此,我認為實現企業人力集約化管理的方法主要有:
1 以定員定編為標準,落實每位員工的崗位責任
企業應以“三定”優化配置人力資源。依據勞動定員標準,開展定編、定崗、定責測算工作,結合定量預測法和定性預測法,以生產經營必須的環節來確定人員。體現“依崗定員、一人多崗、一人多責”的原則,嚴格控制人員增長,降低人工成本,做到人員負增長。在用工方面,聚焦一線,把人力重點放在生產一線,形成“小機關、大生產”的用工格局。當然,在定員定編的過程中,采取相應的激勵措施效果更佳。如前段時間我公司對退休1人不要求進人的車間給予1000元的獎勵,既節約了用工成本,又激發了員工的工作積極性,提高了員工的工作效率,也體現了人力集約化管理的成果。
2 以能力建設為突破,大力提升員工的素質
企業應對員工加強培訓和輪訓,以選人、育人、用人為核心,高度重視人員的配置和使用。如我公司正在開展的班組建設工作都要求人員要有一定的工作能力、良好的素質等等。我公司舉辦的技能培訓班、叫班、服務崗位實務培訓班等既提升了員工的素質,又讓員工有種被認同感,從而激勵他們工作的熱情,提升工作效率。實現員工與企業的共同發展,引導員工制定職業生涯規劃,樹立員工的發展遠景和歸宿感都有利于提升員工的主人翁意識,增強工作效率。
3 合理優化、整合人力資源,減少人員流動
據分析,一個員工離職以后,企業從找新人到順利上手,只是替換成本就高達離職員工薪水的1.5~2.5倍,人才的替換成本則更大。因此以落實《勞動合同法》為前題,確保員工隊伍的穩定,規范勞動關系,依法用工非常必要。針對我公司用工的復雜性,以及各用工性質、待遇上的差別,一方面應優化、整合人力資源,在用工機制上進行優化、整合,使人員分配、使用達到最優狀態,比如勞務派遣工可以用一家勞務公司,從而節約人力資本,提高效率。另一方面,力爭在保障、待遇等方面實現同工同酬。根據實際,開展好勞動合同的簽訂和勞動關系的建立,嚴格控制用工人數,規避用工風險,建立起以規范勞動關系為目標的新型用工制度,保障公司與勞動用工雙方的合法權益,確保其它用工的基本穩定,從而達到公司的長治久安。
4 積極構建文化精神,增強企業的凝聚力
企業文化精神與集約化管理關系密切,文化管理認為:在人、財、物諸因素中,人是首要因素,人應該成為企業管理的出發點和歸宿點。對內,應尊重員工,關心員工,千方百計調動員工的內在積極性、創造性。對外,要以用戶為中心,關心用戶,時時處處為用戶著想,樹立“顧客就是上帝,顧客就是衣食父母”的觀點和企業宗旨。學習文化、創新文化、和諧文化、執行文化、人才文化、服務文化、安全文化、廉政文化,構建企業積極的文化精神,增強企業的凝聚力。
5 堅持“以人為本”,大力實施“人才強企”戰略
集約化管理必須樹立“以人為本”的觀念,必須以實現人的全面發展為目標,與此同時,大力實施“人才強企”戰略。我們應注重職工職業技術和崗位技能培訓,每年培訓職工必須要達到一定的比率。我們要制定人才發展規劃和年度計劃,分步驟選派專業骨干參加高層次的培訓,有計劃地從大專院校選擇適合性人才。因此,上級部門應多關注我公司,給我們輸入更多的學校畢業的新鮮血液,也會讓我們企業在人力集約化管理上有更大的進步。企業應構筑起“培訓—考核—使用—待遇”一體化的人才培養格局,激勵職工崗位成材。通過充分運用遠程教育培訓手段,結合企業文化建設和學習型組織的創建,讓職工有愛崗敬業、熱愛企業、關心企業的思想,增強職工“企榮我榮、企恥我恥”的意識。
6 以薪酬改革為取向,扎實開展全員績效管理
企業應致力開展全年工作目標的制定,按照考核目標標準及評價辦法,實實在在的推動全員績效管理,明確員工工作努力方向,激發員工工作潛能,激勵部門之間、部門與基層之間的協作溝通、比學趕超,共同促進企業薪酬分配方式公平、公正、合理、透明,逐年提高職工收入。今年,我公司調整了職工獎金考核基數,把提高職工收入、增強員工工作積極性放在了首位。在公司出臺績效考核管理辦法后,要求車間根據自身特點修訂二次分配辦法,辦法要體現多勞多得、不勞不得的原則,從而打破大鍋飯思想,為人力集約化奠定基礎。為調動員工工作熱情,增加主人翁意識,我們還有意在餐飲、叫班、卸污等崗位進行績效辦法改革,體現“干多干少不一樣,干好干壞不一樣”的原則,從而實現少投入多產出的經營方針。目前我們把降損節能、市場開拓作為效益的增長點,調動職工的主觀能動性,將績效管理導入分配全過程,堅持按勞分配與按生產要素分配相結合的原則,堅持工資集體協商,建立職工工資共決機制和正常增長機制。同時,全力提高員工的工資水平,力爭實現崗位分類、崗位分層的同工同酬,從而留住人才,減少人員流動,從根本上實現人才集約化管理。
7 深化改革,促進企業制度創新
深化改革,即按照權責明確、政企分開、管理科學的要求,積極推進建立現代企業制度。一方面,要重建責任約束機制,另一方面,要優化企業內部組織結構,促進企業制度創新。制度是企業集約化經營生成與發展的基礎性要素,是培養和造就集約經營人才的土壤,制度能優化企業內部資源配置方式,降低成本,提高經濟效益和資源利用率,有利于技術創新。企業制度創新的目標內容,包括宏觀、中觀、微觀三個層次,基于企業微觀層面的創新就包括勞動人事與分配制度創新,也就是用人的創新,所以企業人力集約化是建立在企業制度創新上的。
8 轉變領導觀念,樹立集約化經營思想
企業經營要完成從粗放型到集約型,從外延式增長到內涵式增長的轉變,領導必須轉變觀念,首先在人力資源管理方面實現人力集約化管理,達到人力集中使用、節約使用、高效率使用,由此再延伸到資金、經營、信息等方面的集約化管理,必定會給企業帶來翻天覆地的變化。
以上淺析了企業在人力集約化管理方面的方法,今后一個時期,培養、培訓、使用人員還有很長的路要走,我們要以人力資源配置集約化、勞動定員標準化、勞動用工規范化和員工培訓標準化的“四化”管理為核心,扎實推進公司人力資源集約化管理。接下來在人力資源集約化管理工作中,我們要緊緊抓住“控總量、保質量、強基礎、防風險、調結構”五個關鍵點,以控制員工總量實行集約管控,全面開展企業勞動組織定員標準化建設,拓展企業集約化經營的宏觀思路,從而達到低投入、高產出、高效率、高素質的用人機制,最大限度地提升企業的經濟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