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 槑
武亦姝:最好的年紀,遇見最美的詩詞
☉阿 槑


在第二季《中國詩詞大會》總決賽上,16歲女生武亦姝經過個人追逐賽、飛花令、攻擂戰三輪比拼,最終戰勝擂主彭敏,獲得年度總冠軍。這位長發披肩、柳眉鳳目、身材頎長的女孩,詩詞儲備豐富,甚至包括《國風·豳風·七月》這樣小眾的篇目,并奉陸游為男神,堪稱“顏值與才華齊飛”,引得網友們紛紛感嘆:“她滿足了人們對古典才女的全部幻想!”
2017年伊始,弘揚傳統詩詞文化的電視節目《中國詩詞大會》再次火遍大江南北,詩詞和參賽選手們一度成為大眾關注的焦點。其中,最耀眼的當屬本季冠軍武亦姝。
在總決賽現場,首先是個人追逐賽環節,依次上場的選手是張淼淼、武亦姝、李宜幸、陳更,清一色的女生。之前圈粉無數的武亦姝是第二個上場,只見身穿漢服的她一臉淡定地走上答題區,令人眼前一亮。她接下來的表現更是令人嘆服,一口氣答對全部題目獲得317分,同時刷新了比賽最高分。其中“落葉滿長安”一題幾乎擊敗了百人團所有選手,因為很多人都誤以為答案是“長安一片月”。
另一位奪冠熱門人選北大理科博士陳更也一路過關,把分數追到306分,卻在最后的“飛上枝頭變鳳凰”一題上折戟而歸。因此武亦姝順利進入攻擂資格環節——飛花令。
飛花令源自古人的詩詞之趣,原本是古人行酒令時的一個文字游戲,得名于唐代詩人韓翃的名句 “春城無處不飛花”。在本季《中國詩詞大會》中,節目組引進并改良了飛花令,為每場比賽設置一個關鍵字,兩名選手輪流背誦含有關鍵字的詩句,獲勝者直戰擂主。飛花令是真正高手之間的對抗,挑戰者必須在極短時間內完整說出一聯詩句,這不僅考查選手的詩詞儲備,更是臨場反應和心理素質的較量。
武亦姝進入飛花令環節后,遇上的對手是來自石家莊的大學老師王子龍,狹路相逢,兩人以“酒”為關鍵詞對詩。說到酒的詩句,就離不開愛喝酒的詩仙李白,武亦姝背出李白名篇《將進酒》中的一連串句子:“岑夫子,丹丘生,將進酒,杯莫停”、“陳王昔時宴平樂,斗酒十千恣歡謔”、“五花馬,千金裘,呼兒將出換美酒,與爾同銷萬古愁”,每句都有酒字,以氣勢碾壓對手。而王子龍因為說出的“酒入愁腸,化作相思淚”與之前重復,臨時慌了手腳,喊了聲“不好,要壞事兒”,果然就卡在那里,在數秒聲中告負。
緊接著,武亦姝和擂主彭敏對決,氣氛十分緊張。彭敏在關鍵時刻兩次誤判搶答,因此兩次送分給武亦姝。其中一題的謎底是名句“杏花春雨江南”,彭敏因過于緊張而沒答出來。最后,武亦姝以5∶3的比分大獲全勝。
比賽中,中央民族大學副教授蒙曼這樣評價武亦姝:“詩歌的真善美是滲透到她心里去的。武亦姝的謙遜不是裝出來的,而是有詩意在她心中,她站在那里氣定神閑的樣子,詩意就出來了,這就是所謂的‘腹有詩書氣自華’。”
假如現在是你站在“飛花令”的擂臺上,你能背誦出多少首有關 “月”的詩詞呢?16歲的武亦姝無疑為我們做了一個很好的示范。在與陳更的一次對決中,她說出了出自《詩經》的“七月在野,八月在宇,九月在戶,十月蟋蟀入我床下”,觀眾們不禁為這個年輕女孩的詩詞儲備量所折服。據統計,武亦姝的詩詞儲備量已達到了2000首。
賽后,很多人稱武亦姝為學霸,事實確實如此,她從江蘇路第五小學考入蘭生復旦中學,去年通過自主招生被復旦附中提前錄取,成為該校高一的一名學生。在由《新聞晨報》主辦的2015年上海市初中生作文實踐活動中,武亦姝的作文獲得網絡人氣獎。此外,她還是個文理全面發展的學霸,班上的化學課代表也是由她擔任的。
華東師范大學中文系教授周宏通過電視觀看了武亦姝在《中國詩詞大會》上的表現,他說:“我最喜歡她說的 ‘先搶下來再說,反正我都會的’,牛!”其實,早在兩年前,周宏就留意到了武亦姝在寫作方面的才華,他頗為欣賞武亦姝一篇描寫跟隨父母游南潯的作文,文中寫道:“我循著那條深深淺淺的軌跡,尋到的是水岸的一處人家。竟還有人住在這里嗎?驚訝地思忖著,低頭,腳下的河水從一個方向,一圈圈地漾開,迫不及待地四散開去。在那水紋的中心,是一位洗衣的婦人,在游人的腳步里,一時融入,一時淡出……”
在周宏看來,武亦姝在詩詞大會上表現得那么出色,關鍵是由于她真心喜歡詩詞,所以平時主動積累,另外就是心態淡定。
記得武亦姝自我介紹時曾說過,她從小喜愛讀詩詞,只要是一聊到古詩詞她就會抑制不住地興奮:“我覺得古詩詞里面有很多現代人給不了我的感覺。比賽結果都無所謂,只要我喜歡詩詞,享受詩詞帶給我的快樂,這就夠了。”
在同學和老師印象里,武亦姝一直對古典文學情有獨鐘。生活中的武亦姝喜愛讀詩詞和穿漢服,不僅隨身攜帶一本蘇軾的詩集,更奉陸游為自己的男神。“我的(寢室)室友書架上都是關于數理化的書,而我的書架上只有一本書,就是陸游的詩詞集。”武亦姝說。
小小年紀的她究竟是如何積累了這么多古詩詞的?機遇從來只會青睞有準備之人。武亦姝成功的最大動力不是輸贏心,而是“我喜歡”。學校的書法作業,武亦姝上學期寫的是白居易的《春題湖上》,字如其人,相當清麗。同樣,在武亦姝兩個月的閱讀計劃和記錄中也可以清楚地看出她的興趣所在及對閱讀人文經典的重視。據悉,武亦姝上一學期里讀的書既有《浮生六記》《人間詞話》《聊齋志異》《紅樓夢》《莊子》等古代經典,每星期還會交錯著讀《劍南詩稿》《小山詞》《放翁詞》等。
“操千曲而后曉聲,觀千劍而后識器。”武亦姝如是,城市文化中詩書氣質的培養亦如是。希望武亦姝的奪冠和走紅能帶給更多同齡人、家長和教育工作者這樣的思考和領悟。
(本欄目編輯 王燕梅)
Email:103111951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