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玉霞
[摘 要] 體驗式教學旨在通過親身體驗以及實踐和感悟來獲得、掌握知識。這種教學方法需要學生用腦、眼、口、手同時進行,多感官參與到學習過程中。在體驗中領會語言的真諦,從而達到良好的學習效果。英語作為一門語言學科,教學目的應是幫助學生將所學的語言運用到實際以及真實的語言環境中,學會用英語進行生活交際。因此,初中英語教學應積極運用體驗式教學方法,將其與課堂進行有機結合,幫助學生掌握更多的英語知識,提高英語運用的綜合能力。
[關鍵詞] 體驗式教學;初中英語;運用
初中是英語學習的關鍵階段,有很多學生在小學對英語不感興趣,初中是重燃他們學習熱情的重要階段。如果初中的英語沒有學好,將來面對高中英語則更加不知所措。為了提升初中英語的教學質量,讓學生更好地掌握英語知識,懂得如何運用,體驗式教學法是最合適的方法。在體驗中學習英語,不僅能加深學生對英語知識的印象,更能降低學生對英語的理解難度,有利于學生語言能力的提升。本文將探討如何將體驗式教學運用在初中英語教學中,更好地促進學生的語言發展,提高其綜合能力。
一、什么是體驗式教學
體驗式教學與我國傳統的教學方法大有不同。體驗式教學主要以學生為主體,注重學生的體驗和感受,讓學生在體驗中理解和掌握知識,加深對知識的印象,降低知識點的理解難度。而這種教學方法則由上世紀八十年代美國人大衛·庫伯完整提出,他認為有效的學習應從體驗開始,大膽地發表看法,通過反思和總結而形成理論,再將理論應用于實踐。在實踐中提升學生的綜合能力,將學習的過程轉化成運用語言進行體驗的過程,這樣的學習活動給予學生輕松、愉悅的感受,充分調動人的身心共同參與,大大提高學習的效率。因此,教育者可以通過創建開放、有趣和個性的語言情境來激發學生的參與興趣,充分挖掘自我的潛能和加深對語言環境的體悟,通過生活與學習實踐相結合,幫助學生發現、充實和發展自我,提高學生的學習和語言的運用能力。
二、體驗式教學對初中英語教學的積極作用
1.使英語教學多樣化
體驗式的教學可以讓初中英語教學變得多樣化,相對于傳統的教學模式來說,更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在體驗式教學中,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教師起指導輔助的作用。體驗式教學有利于形成輕松愉快的學習氛圍,一改以往教師在臺上講,學生在臺下開小差或做其他事的不良風氣。體驗式教學要求學生全身心投入,腦、口、眼、手同時參與,有利于學生課堂注意力的集中。為了打破傳統的“灌輸”教學模式,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教學、情境模式教學、演講、游戲、實踐活動等手段,使英語教學多樣化。
2.尊重學生的個性特征
初中階段是青少年發展個性的時期,每位學生都有自己獨特的個性特征,其學習能力、愛好、理解能力也不一樣。語言的學習避免不了枯燥,學生可能會出現心不在焉的學習狀態。體驗式教學符合學生的個性發展,尊重學生的個性特征,在初中英語課堂中實施能夠讓學生根據自己的個性在教師創設的教學情境中自由發揮。
3.有效提升學生的實踐能力
在語言的學習中,由于受傳統教學模式的影響,給人一種錯覺是學習語言必須靠背誦。因此很多英語教師在課堂上實施了灌輸式的教學方式,學生很少有機會參與實踐活動,缺少提升實踐能力的機會。然而在體驗式教學模式下,教師所設置的教學活動,不僅與教學內容相關,還可以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一舉兩得。
4.促進學生創造性思維的發展
創造性思維是學習進步發展的重要元素,只有激發出學生更多的創造性思維,才能真正提高教學效率。在初中英語教學中應用體驗式教學,不但可以增強學生對知識的了解和掌握力度,還能促進學生利用已有基礎知識進行學習思維模式的創新,達到一種良性循環的學習態勢。
三、體驗式教學在初中英語教學中的運用
1.優化課堂教學情景,創造體驗
在傳統的英語課堂教學中,教師一味顧著講解單詞、語法、句型,傳授知識主要以量為主,很少去思考什么樣的教學方式才是學生希望和需要的。而且也沒有意識到在自然狀態下,學生主動去學習語言比教師強行灌輸要具有更高的效率。學習外語,語言環境和氣氛非常重要,因此,教師應停止“獨角戲”,增強學生的體驗和感受。通過創設真實有效的情景,給學生提供更多運用所學知識的機會,在運用知識中不斷提高自身的英語水平。而這就要求教師在上課前認真備好課,精心設計英語課堂教學活動的各個環節,可以借助現代化教學設備作為輔助工具進行教學。比如借助多媒體進行輔助性教學,從而達到創設真實的教學情景,讓學生在被感知的和具體的情景中進行體驗性學習,從而提高英語水平。
例如學習人教版初中英語八年級下冊“Unit 3 What were you doing when the UFO arrived?”時,由于UFO屬于科技界的傳說,很多青少年都對它比較感興趣,這個話題能夠快速地吸引學生的注意力。為了更具體地了解UFO,教師可以通過多媒體給學生展示相關的圖片和新聞報道視頻,增加學生對UFO的了解。然后引導學生充分發揮自己的想象力,思考在UFO到來的時候自己當時可能正在做什么,看看哪位學生的想法最獨特、新穎,以此激發學生的發言積極性。并讓學生將自己所描述的場景進行動作表演,讓搭檔猜,且用英語進行描述。通過多種感官相結合,學生親身體驗以及學習到語言知識,從而提高自己運用語言的能力和水平。
2.改編英語話題內容,讓學生體驗知識運用的快樂
在初中英語教學中,為了讓學生體驗知識運用的快樂,教師可以通過改編英語話題內容來豐富學生的體驗內容和方式。英語話題的改編最好能脫離教材,選取與學生生活實際相關的,更好地激發學生的想象力和思維。在改編英語話題時,教師可以對學生作出以下要求,如思維方式不限,體裁不變,時間、地點、人物可適當改變,篇幅不限,促使學生發揮想象力,編出精彩、有創造力的話題。例如在學習“Whats the best movie theater”時,教師可以改編話題,讓學生描寫自己喜歡的一位電影明星。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如何去介紹自己喜歡的電影明星。第一,開門見山,引起注意。如“Do you know+電影明星名字?”。第二,介紹該電影明星的家庭背景和成長故事。第三,詳細描寫該明星的成就。第四,他/她身上有什么值得你學習的地方。在此知識運用的過程中,可以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如何去描述一位人物,描述的根據是什么。又如由九年級課文“We are trying to save the earth”可衍生出話題——地球形成的歷史“The development history of the earth”。教師可以布置學生課后上網查找資料,并寫成一篇小文章,讓學生在改編話題內容的過程中,懂得學以致用,從而體驗知識運用的快樂。
3.開展生活實踐活動,體驗英語樂趣
課本知識來源和總結于生活,又服務于生活。英語作為一門語言教學,最終的教學目的也是讓學生能將英語運用于實際生活中,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應讓學生在生活中進行體驗,通過實踐來提高英語水平。在生活實踐中,學生的學習空間更大,不用局限于小小的課堂,而且在實踐活動中運用英語,能更好地提高學生的記憶,激發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在初中英語教學中,小小的課堂并不能滿足教學的需要,而應該將教學活動延伸到課堂以外,讓生活實踐變成學生的第二個課堂。比如在學習七年級“How much are these socks”時,可以讓學生在生活中找一個外國人進行場景模擬,用英語去進行購物和詢問價格。再比如很多學生喜歡把早餐帶到課室里面吃,在學習“Dont eat in class”時,每當看到其他人在課室吃早餐,學生可以運用該課時所學的英語去進行交流。再比如在學習“What are the shirts made of”時教師可以讓學生去附近的服裝市場進行調查,看看shirts有哪幾種材質,而這些材質又該如何用英語進行表達。通過生活實踐活動,可以豐富學生的知識,有時候課本上沒有答案的,我們可以嘗試著從生活中尋找答案。
參考文獻
[1]朱文俊.體驗式學習在初中英語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校園英語,2015,(02):109.
[2]曾春妹.談初中英語話題體驗式教學[J].新校園旬刊,2015,(09):114.
[3]李璠.體驗式教學在初中英語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中學教學參考,2016,(36):47.
[4]高福生.體驗式教學在初中英語教學中的運用探究[J].中國校外教育:中旬,2017,(02):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