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金芝
摘 要:數學是小學階段非常關鍵的一門學科,對學生的學習和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影響。小學數學教學中,應用題教學非常重要,教師應當通過各種有效方法提升應用題教學效率,促進學生對應用題解題技巧的掌握。本文中,筆者分析了小學數學應用題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在此基礎上重點探討了小學數學應用題的教學策略,希望能夠為今后相關內容的一定的參考依據。
關鍵詞:小學教育;數學教學;應用題
作為小學數學教學的有機構成之一,應用題教學一直受到廣大小學數學教師的關注。近些年來,隨著新課改的深入推進,小學數學教學的現狀已經有了很大的改善,但在實際教學過程依然存在一定的問題,這些問題的存在嚴重阻礙了應用題教學效率的進一步提升,限制了學生的應用題知識的吸收和解題技巧的掌握,更重要的是影響了學生的思維發展,需要在今后的教學過程中加以改進。
1 小學數學應用題教學存在的問題
1.1應用題教學的形式單一
小學數學教學中,教師應當以學生為中心,發揮出學生的主體作用。然而,由于教師的教學觀念無法及時轉變,教學方式則不可避免地受到影響,在教學過程中依舊以自己為中心,單項式地向學生傳授應用題的解題思路和技巧,忽視了學生主觀能動性的發揮,沒有給學生充足的時間和機會去練習,教學效果并不是很理想。
1.2教學和生活缺乏聯系性
小學數學教學中,應用題內容來源于生活,是現實生活的真實反映。教師本應當在教學過程中與現實生活緊密地結合在一起,但是這卻成為了應用題教學中存在的最大問題。實際教學中,絕大部分小學數學教師過于依賴教材,在講解應用題知識的時候難以擺脫教材的束縛,缺乏和生活的聯系,導致教學效率一直比較低。
2 小學數學應用題教學的有效策略
鑒于小學數學應用題教學中存在教學模式單一、缺乏和現實生活的聯系等問題,為了進一步提升應用題的教學效率,教師應當提出相應的應對措施,解決教學中存在問題,為學生的學習提供更好的環境。接下來,筆者在參考相關文獻資料的基礎上,結合自身的教學實踐,就小學數學應用題教學的策略進行探究,具體內容如下。
2.1創設教學情境,激發學習興趣
小學生年紀小,好奇心比較強,很多事情都是憑借自己的好奇心和興趣完成的,興趣在小學生的學習中作用十分明顯[1]。因此,小學數學教師在進行應用題教學的時候,應當從學生的興趣出發,創設特定的教學情境,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升學生的主動性,使得學生能夠將更多精力投入到應用題的學習中,為之后的學習奠定良好基礎。比如,在學習“10以內的加減法”有關的應用題時,教師可以將簡單、枯燥的應用題轉變成學生普遍接受的形式。常見的跑步問題的應用題,教師可以將其轉變成學生購物時的問題。學生到小賣鋪購買東西是經常發生的事情,具體如“小明每天跑1千米,小紅每天跑2千米,兩人一天總共跑多少千米?”這樣的問題比較抽象,小學生畢竟對“千米”這一概念的理解不足,因此解題的興趣也不會太濃厚。教師可以這樣轉變“小明每天去商店買東西需要花1元,小紅每天去商店買東西需要花2元,兩人一天總共要花多少元?”這樣的問題相較于跑步問題更要吸引學生的注意力。
2.2聯系現實生活,貼近學生實際
傳統的小學數學課堂中,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經常會將現實生活和應用題教學割裂開來,導致教學和實際相互脫離,無法獲得滿意的教學效率。所以,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必須要將應用題教學和現實生活有機地結合起來,使得學生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實現學以致用。例如,在學習到“比例應用題”的時候,教師可以將事先準備好的兩個牛奶帶入課堂(兩杯牛奶使用奶粉沖泡但是比例不同)。上課時,讓兩名學生上臺品嘗牛奶,并讓其說出感覺,一個說太濃了,奶粉肯定放多了,另一個則說沒一點味道,像沒有奶粉一樣。此時,教師抓住機會,引出問題:那么,怎么樣調整才能讓牛奶的味道最可口呢?學生紛紛發表意見,有的說1∶2,有的說1∶3,有的說1∶4,各種說法應有盡有。于是,再與實際問題相結合,教師說到:教材中說的是1∶8的比例最合適,如果一杯水的含量為72g,那么需要加多少奶粉呢?整個過程下來,學生的積極性將會得到更大的激發,對應用題問題的解決也表現得更加有興趣。
2.3重視解題思路,培養邏輯思維
對于小學生而言,應用題之所以難,除了問題本身確實比較復雜之外,更大的原因是學生沒有掌握解題的思路和技巧。調查發現,很多小學生在面對應用題的時候,簡單地會知道做,但是遇到難度稍大的問題時,往往不知道如何下筆。究其原因,學生的解題思維能力不夠是關鍵。所以,教師應當重視解題思路,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有計劃、有目的地訓練學生的解題能力,從讀題、畫批、畫圖、說理等方面著手,培養學生解題過程中思維的游戲性和合理性。有這樣一道問題:老農一共養了10只白色的兔子,6只黑色的兔子,賣掉3只白色的兔子,再賣掉4只黑色的兔子,總共還剩多少只兔子?這樣的題目,條件很多,學生看起來會眼花繚亂,會感到非常困難。教師應當引導學生從條件出發,一步一步地讀懂已知條件,然后以畫圖的形式畫出整個已知條件的狀態,將“O”表示兔子,賣掉幾只就除去幾個“O”,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問題,從而得到最終的結果。
3 結語
總而言之,小學數學應用題教學質量的高低,畢竟會影響到學生的學習成績,還關系到學生的數學思維培養,對學生今后學習生涯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因此,小學數學教師在進行應用題教學的時候,必須要充分認識教學當中存在的問題,根據教學大綱要求,結合學生的學習特點和習慣,提出相應的解決策略,提升學生的應用題能力,促進學生的發展。
參考文獻:
[1]劉友紅.淺議小學數學應用題的教學策略[J].當代教育論壇(教學研究),2010,12(05):64-65.
[2]王寶紅.小學數學應用題的教學障礙與策略探究[J].中國校外教育,2013,28(07):38-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