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瑞雪
語文學習中,“聽、說、讀、寫”是不可或缺的四項內容,其中,寫作和閱讀是語文學習的重點和難點。在高中語文教學中,閱讀和寫作總是兩塊平行的內容,教師在復習中,總是先把閱讀分塊講完,然后每周單獨弄寫作,寫作和閱讀一點不搭界,這無形中加重了師生的課業負擔。也有的教師想在這二者之間搭橋,但苦于未找到二者恰當的契合點,一時也沒有什么突破。在教學實踐中,我也一直為此而努力,力求達到閱讀和寫作的雙贏。
一、 找好閱讀和寫作的契合點。
閱讀和寫作,在高中階段,進入了一個較高要求的階段,閱讀方面,考綱和教學大綱要求學生能迅速把握閱讀文本的主要信息、主題思想、寫作的主要技巧、材料的選擇等等,因此,當涉及這些知識的時候,教師要先把理論的知識講透,讓學生有者較為準確的理解和把握。但這種知識的理解和把握最多也是停在理論方面,學生能識別,能表達,但卻不能運用,充其量也算是個紙上談兵,這其實離語文教學大綱的要求還是有差距的。另外,在識別表述的過程中,難免有無法駕馭的文章以及相關的知識點,這就涉及到運用,只有運用得當,在識別中才會準確無誤。應用其實就是將原先那些理論的閱讀知識轉換成寫作的能力,這也是教學大綱的終極目標。為此,我將閱讀知識和寫作運用作為契機,二者并舉。
二、 閱讀先行,讓寫作來實踐。
在閱讀教學中,我把閱讀的知識點先系統化,由淺入深的講解給學生,當然,還要結合相關的例文。例如,在講側面描寫的時候,我選擇了《林黛玉進賈府》,在林黛玉沒見到賈寶玉的時候,他已經從別的人口中得知,這位公子銜玉而誕,且似傻如狂,而且她的舅母還囑咐她,不讓她搭理他。這就給人一種賈寶玉反面的印象。可見了面,才知道賈寶玉竟然面若桃瓣,目似秋波,一個多情公子的完美形象。這種寫作的手法,前面叫側面描寫,后面叫直接描寫,前面若是貶的,后面是夸的,叫欲揚先抑。反之叫欲抑先揚。當學生理解了這一知識點后,我便在作文課上布置這一訓練項目,寫一篇記人的作文,運用側面描寫和直接描寫,還要通篇運用欲揚先抑。有一位學生就寫了一篇《瓶蓋風波》,文中有一位同學愛占小便宜,同學們買了零食見了他就跑,作者一開始就做好了鋪墊:他買了一瓶飲料,正喝的起勁,可是看見這位同學后,立馬就跑,我們還不知怎莫回事,他就用自己的行動從側面展示了這位同學愛占小便宜的特點。可是他還是沒跑掉,他不由得心生一計,就讓這位同學在一邊看著自己喝,好饞饞他。結果,故事內容進入直接描寫:“這位同學被饞的直流口水,又嘆氣,又跺腳。還圍著作者打轉兒。”故事情節繼續發展,這個愛占小便宜的同學發現飲料瓶的蓋子里有“再來一瓶”,就開始和作者鬧開了,一個想隱藏,一個已識破,倆人一個追,一個跑,結果作者敗下陣來,正垂頭喪氣的時候,那個愛占便宜的同學竟然把瓶蓋還了回來,這讓作者著實吃驚不小。此刻她才明白,這個同學不是一個真正愛占便宜的人,他只是想用瓶蓋換一份快樂。這個同學的欲揚先抑真的用的很不錯。我很中肯的表揚了這位同學,學生也很有成就感。我通過這樣的實際操作,讓學生掌握了這些閱讀技巧的難點,同時,學生也提高了寫作能力,二者真的很好地結合到了一起。不過,在實際操作中,有的同學可能做得不太好,教師要端正態度,不能搞一刀切的評價,做的不好,也要讓學生知道不好在哪里,吸取教訓,做好調整,這才會有利于閱讀教學。而這些做的暫時不好的同學,教師可以降低難度,把訓練內容變得簡單一些,易操作一些,這樣才不至于挫傷學生探索的積極性。本來學生的能力是參差不齊的,教師要客觀地看待學生的寫作基礎和能力。
三、閱讀教學與寫作有機結合的意義
1.閱讀課教學在“師生互動”“生生互動”中良性循環,改變了一般寫作教學的盲目性及無效性。學生通過閱讀文本,積累思想素材,從思維角度、分析問題的方式、解決問題的方法以及整體上的獨創性等方面為學生提供范本,加強對運用概念、判斷、推理等抽象思維和聯想、想象等形象思維的能力的訓練,提高學生透視生活現象的能力,解決學生不知“寫什么”和“怎么寫”的問題。教師通過閱讀文本的開發與閱讀指導不斷深化對可閱讀文本的“可示范性”的認識,解決教師不知學生“有能力讀什么”“需要讀什么”“喜歡讀什么”的問題。
2.在寫作技術層面,強化文本意識,強化表達意識,使學生熟知各種文體特點,有針對性地訓練各種文體的寫法,使其寫作水平得到提高。正如葉圣陶先生所言:“寫作的訓練在乎多作,應用從閱讀得到的寫作知識,認真地作。寫作和閱讀比較起來,尤其偏于技術方面。凡是技術,沒有不需要反復訓練的。”
3.通過可閱讀文本,為寫作奠定堅實的基礎,隨時解決寫作中出現的問題;反過來又可以通過寫作實踐,加強閱讀中的理解,深化對閱讀對象所蘊含的微妙精湛之處的體會,并將理解和體會再滲透于個人的寫作實踐中,從而形成閱讀促進寫作能力的發展,寫作能力的發展又促進閱讀水平的提高這樣一種良性循環。
為有源頭活水來,這是古人給我們的啟示,也是今天作文教學對我們提出的挑戰,讓我們不斷總結經驗,在參與中思考和提高,做好寫作和閱讀教學的有機結合,促使語文素質不斷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