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晶
摘要:高中生物是一門科學性較強的研究性科目,生物啟發式教學可以激發學生的求知欲,使學生自主的學習,對書本知識產生更大的興趣,在教師引導下,跟上老師的思路,從而提高自己的學習成績,在現實生活中也能學以致用。
關鍵詞:高中生物;啟發式教學;應用
啟發式教學方式融合了各種先進的教育理念,是一種成功的教學手段。它從學生的實際狀況為出發點,對不同的學生給予不同的幫助。它建立起民主和諧的高中生物課堂教學氛圍,激發學生自身的學習熱情,并在一旁對學生的思維和探索進行科學的引導,從而使學生在了解和掌握科學知識的同時,還可以對學生各項能力進行培養。啟發式教學方法在高中生物教學中的實施,是值得我們進行研究的課題。盡管我國高中生物教師在高中生物啟發式教學方面積累了豐富的經驗并取得了重大的進展,但是在實際的高中生物啟發式教學過程中,很多問題仍然存在。本文主要研究我國高中生物教師在高中生物啟發式教學方面存在的問題,探討高中生物啟發式教學策略,為我國高中生物教師在高中生物啟發式教學方面的進一步發展提供借鑒。
一、啟發式教學需要注意的原則
必須按照相應的教學原則!高中生物啟發式教學才會促進教學的實際效率的提高。高中生物啟發式教學需要注意的地方主要表現為以下幾點$一是自主性原則。傳統的高中生物教學主要通過教師單獨傳授知識進行教學!這種教學方式對高中生學習生物知識的積極性有著很嚴重的影響。在實際教學的過程中!需要增加啟發式教學在生物教學中所占的比例!為學生得以進行自主學習做出相應的引導。二是獨立思考的原則。高中生在學習生物的過程中!要建立并保持獨立思考的能力!通過這樣的方式才能將書本上的知識變成自己的。充分利用生物教材中所包含的知識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使學生可以不斷地思考并且可以獨立地去解決問題!增強獨立思考能力。三是舉一反三原則。生物與我們現實的生活息息相關!教師可以把生物啟發式教學與生活中出現的問題相結合進行擴展。
二、高中生物教學中啟發式教學方法運用的有效策略
(一)建立民主的師生關系和寬松的課堂氣氛
在應試教育的影響下,無論是課堂提問還是學生的書面作業,都設定了所謂的參考答案,而這些參考內容經過教師的變相改變又無形中轉變成了標準答案,教師常常對與答案一致的學生給予支持,而對與答案不一致的答案予以全面否定,這種方式造成學生課堂發言的謹慎,學生不敢將自己的想法說出來,也不敢將自己的疑問說出來,這樣的課堂氣氛不利于啟發式教學方法的發展。良好的情感氛圍首先需要構建良好的師生關系和積極的班級文化。師生關系是教育和課程開展以來就提出的問題。隨著時代的不斷發展,師生關系的理念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尤其是新課程實施后,雙主體的理念不斷滲透在小學數學教學課堂中,教師和學生在人格上是平等關系,在知識上是授受關系,課堂教學是教師和學生圍繞知識內容展開的討論,是思想和智慧的碰撞。這種現象在信息化時代更是如此,課堂不再是學生獲取知識的]一途徑,學生通過互聯網獲得的知識也更加豐富,教師也可以從學生哪里學到東西。同時,在班級文化上,以合作互助、團結友善、敢于質疑、職務輪流為主題,為學生塑造積極地學習環境。
(二)結合學生的生活經驗和已有知識水平,設置啟發式問題
啟發式教學法是在學生已有知識水平和生活經驗的基礎上設置啟發式問題,只有這樣才能夠激發學生的認知沖突,引導學生利用問題展開學習和思考。例如,在“遺傳信息的攜帶者”的教學過程中,教師設置啟發式問題首先要考慮學生的已有知識水平,學生通過初中生物的學習已經掌握了生物大分子的相關概念和知識,對蛋白質的結構和功能有詳細的認知,但是在本節課的內容中,學生是第一次接觸分子結構模型圖,對核苷酸分子的組成和結構比較陌生。學生在日常生活中對通過DNA進行親子鑒定有所i聞,對DNA指紋也有所了解,因此在啟發式問題的設置中,教師通過聯系學生的生活經驗進行問題設置,促進學生新舊知識的聯系。教師首先通過啟發問題,“蛋白質在生物體中充當什么作用”,來引導學生回憶蛋白質的相關知識,然后通過語言引入到另一種生物大分子———核酸。教師通過DNA和RNA的分析結構圖展示,補充學生已有知識水平的不足,并提出問題,“為什么通過DNA就可以確定人的身份或者親子鑒定?”通過這樣的問題引導,學生逐步展開了新知識的學習。
(三)兼顧啟發問題類型,促進學生思維的螺旋上升
啟發式問題有不同的類型,一種是回顧性和梳理式的問題,這些問題因為有教材答案的參考,學生基本上對問題的回答沒有異議,而且也不會出現更多開放性的答案,一般發生在啟發式問題群的開端或結尾,為學生新知識的學習奠定知識基礎,或者促進學生知識系統的形成。例如,在“遺傳信息的攜帶者”教學中,教師第一個問題的設置,就屬于回顧性的啟發式問題,這些知識是要調動學生的已有知識和生活經驗,為新知識的學習%建支架。但是,課堂教學的推動是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一步步推進的,顯然僅僅依靠這種展示型的問題是取法實現的,需要教師逐漸豐富課堂提問的方式,尤其是參考型問題的比例,這類問題通常為開放性問題,學生在書本上基本上找不到固定的答案,需要學生根據已有的知識以小組為單位展開討論。例如,在“細胞中的糖類和脂質”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在課前準備家庭的一般食譜,然后創設問題情境,假如我們上午上課上到最后一節課,你的身體有哪些感覺?你覺得c食譜中的哪些東西最能堅決饑餓?這樣的啟發式問題是開放的,學生根據自己的已有經驗產生不同的預設,并開始本節課的學習。通過這樣的開放性問題,真正開啟了學生的思維,學生的思維處于活躍的狀態,產生了對新內容的興趣。
這種教學方法著眼于激發學生學習生物科學的興趣,從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自覺性和主動性出發,積極引導學生通過觀察、閱讀和科學的思維活動。我國高中生物教師在高中生物啟發式教學方面積累了豐富的經驗,但是在實際的高中生物啟發式教學過程中,很多問題的存在嚴重影響著高中生物啟發式教學的進一步開展。高中生物教師應該深入研究生物啟發式教學的現狀,創新高中生物啟發式教學策略,為我國高中生物教師在高中生物啟發式教學方面的進一步發展提供借鑒與參考。
參考文獻:
[1]馬雪艷.新課程標準下高中生物教學探討[J].科教文匯:下旬刊,2010(8).
[2]徐慧琴,曾麗霞,何楨,張燦,楊雪,熊麗,劉德立.高中生物教學中的人文教育[J].高等函授學報:自然科學版,20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