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永鵬
摘要:在高中生物課堂教學中,案例教學的作用毋庸置疑。但是,一定要講究案例教學的方法。案例教學,一定要靈活運用。否則,高中生物的案例教學法一定會事倍功半,影響到教學的質量。廣大高中生物教師,一定要圍繞新課標的要求,在實踐中摸索、探求合適自己和學生的優質案例教學。
關鍵詞:新課標;高中生物;案例教學
一、高中生物中案例教學的意義
在這個信息化的時代,知識更新的速度已經到了我們無法想象的階段,而我國傳統的教育方式已經不能夠滿足當下學生對知識的需求。而案例教學是一種同時結合了理論與實踐的教學方法,不僅可以讓學生切身的融入到模擬的場景中,引導學生主動學習,而且可以拓寬學生的視野,加深其對知識的理解。案例教學可以充分的發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與主動性,通過探究性的學習方式讓學生獲得事半功倍的學習效果。案例教學中都會設置一些問題,這能讓學生在探究問題的過程中培養自己的思維能力,同時掌握更多的知識,因此可以以說案例教學能夠幫助培養并鍛煉學生的創新能力和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此外,在應用案例教學的過程中,要求學生通過討論來找出最好的解決方法,這可以很好的鍛煉學生的溝通能力,培養學生協同合作的能力。在討論學習的過程中,而案例教學可以較好的為學生提供鍛煉自己各種能力的機會與平臺。總而言之,在高中生物中應用案例教學,可以較好的培養鍛煉學生多方面的綜合能力。
二、高中生物教學中引入案例教學的必要性
生物課程是高中教育中一門主課,與其他課程相比,它對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創新思維要求很高。而當前高中生物教學中,普遍存在的以“教”為本,以講授為中心的教學方式。不但不利于培養學生的實踐和創新能力,而且也大大削減了學生學習生物課程的興趣,對教師和學生都非常不利。在此種情況下,案例教學模式的引進就非常必要了。
1、案例教學是當前素質教育理念的體現。在當今時代,教育要培養學生的素質,就要不斷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尤其是自己發掘知識、獨自實驗、分析總結的能力。素質教育的核心就在于完成課堂角色的轉換,把“以教師為中心”轉為“以學生為中心”,以使得學生的綜合素質得到鍛煉。而案例教學就是以素質教育的理念為目標設計的,教師通過案例與學生進行溝通,引導其對所學知識深入思考,獨立完成學習。這種教學模式一方面完成了教學目標,另一方面也提升了學生獨立思考的學習能力,可謂“一箭雙雕”。
2、案例教學模式迎合了當前的高考需求
從歷年的考試真題來看,高考生物逐漸從一種孤立理論的考察轉向綜合考察。在同一個題目中,甚至會涉及不同方面的知識點。這就需要學生有一種顧全大局、觸類旁通的思維體系。而要形成這種較為抽象的思維體系,案例教學就是一個捷徑。通過案例教學,學生們可以反復鍛煉綜合分析能力,從一個具體的案例提升出最基本的理論基礎,然后快速反映到生物課程的各個專題,找到正確解決問題的辦法。從這一角度說,高中生物課程引入課堂案例教學就是向高考的目標邁進了一大步。
3、案例教學法對活躍課堂氣氛,增強學習興趣尤為必要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如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是高中各科教學的重點。學習興趣是學生在心理上對學習活動產生愛好、追求和向往的傾向,是推動學生積極主動學習的直接動力,是與動機密切相連的一個重要的非智力因素。案例教學模式對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非常重要。例如,在生物教學中,關于光合作用這一部分,就可以設計“如何利用光合作用的原理提高作物產量”這一案例來加強對科學、技術、社會(STS)的關注。并引導學生進行討論,從而每個學生在思考和討論中,都對抽象的理論具體為自己的理解,以更充分的掌握所學知識。這種案例的設計不但不枯燥,而且會極大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知識是通過“吸取”而非“灌入”而獲得的。
三、案例教學法在高中生物教學中的具體應用
1.具體案例
為了進一步分析案例教學法對高中生物教學的具體作用,筆者對自己的課堂教學進行了驗證試驗.在學習高中生物人教版《孟德爾豌豆雜交實驗》這一課時,為了讓同學們更深刻地了解雜交的含義及過程,筆者采用了案例教學法.首先,筆者設定了一定的教學情境:有一種豌豆開紫色花,而另一種豌豆開白色花,當把這中豌豆種結合在一起后,會出現什么情況呢.就這一問題,筆者帶領同學們進入課堂案例教學過程.
2.案例分析
筆者將案例呈現給學生,隨后又給學生提出問題:請問這兩類種子結合以后會開出什么顏色的豌豆花呢?筆者先讓學生自行思考幾分鐘,而后將同學們分為幾個小組,并給予一定的時間讓他們進行小組討論.在小組討論的過程中,教師也不能“閑著”,要穿梭于各個小組之間,聽取他們的意見并給予一定的指導.待討論差不多時,教師要讓每個小組派出一名學生代表來發表他們相應的意見,進行組間交流.有的小組認為,兩類種子結合以后會開白色花;有的小組認為會開紫色花,而另外一部分同學則認為會開出紅白相間的花等.對此,筆者并沒有直接作出評價,而是讓同學們去研讀教材內容,并用多媒體進行展示,同學們的這些觀點都是有道理的,但都不全面:兩類種子結合之后會開出白色、紫色或者紫白相間的花朵.很多同學可能會表示不理解,因此教師要進行詳細講解.之所以會出現這樣的現象,這主要在于兩類種子的遺傳因子在結合過程中發揮著顯性或者隱形的作用.例如,紫花×白花=PP'×WW',雜交之后其結果有可能為PP'、WW'、PW、P'W'.因此,花的顏色也會大不相同.由上面分析可以看出,在整個教學過程中,學生發揮著主體性的作用.在思考、分析和交流的過程中,學生生物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被激發出來,極大地提升了學習效果.
3.總結評價
在各個小組發表完意見之后,教師要對所有小組同學的表現進行評價,肯定學生的積極表現,然后對他們的答案進行總結.花朵的顏色之所以會出現不同,原因在于雜交過程中,不同種子的遺傳基因相互影響,使其顯性性狀有所不同.通過這個案例,筆者可以讓學生進行發散思維,聯系到其他動植物的雜交過程.
社會的發展靠人才,而人才的培養靠教育,教育的騰飛重方法。案例教學方法,是素質教育的體現,它適應了當前教育的需求,應該在中學教學中得到應用。生物課程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理科課程,它對學生的創造性思維的要求很高,而案例教學將會開創高中生物教育的新局面,給高中生物教學注入新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