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泉
摘要:在初中物理教學中,教師要轉變自身的教學理念,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物理課堂成為學生喜歡的課堂、高效的課堂。
關鍵詞:初中物理;高效課堂
“高效”是指教師花較少的精力、時間和物力取得較好的教學效果,順利完成教學目標,從整體上提升學生的素質。衡量高效課堂的主要依據是學生是否獲得具體的發展或者進步,而這主要取決于以下四個指標:第一,在課堂結束以后,學生是否收獲了新知;第二,學生在原有基礎上是否提升了能力;第三,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是否形成了正確的認知和積極的情感、態度;第四,學生是否養成了健康的學習習慣。而要實現以上幾點,教師就要進一步解放思想,學會科學處理教材,在教學過程中循序漸進,逐步提升學生的知識能力。
一、編制“導學案”,精心做好課前準備工作
高效課堂的構建離不開導學案教學模式.導學案是指在素質教育、以人為本的理念下,教師通過對新課程深入研究,精挑細選編制的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自主探究和自主創新的教學材料,它主要涵括學習目標、學習重點、學習難點、自主預習、合作探究、教師精點等環節.在編制“導學案”時,教師要注意:抓住主體性,實現導學結合;自主探究為中心,達到思維提升;創新為特色,培養思維創新;抓住拓展性,提高學生的思考能力.物理學習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如何縮短新舊知識之間的距離是急需解決的問題,課前導學案可以有效地解決這一問題.學生可以通過導學案來提前對知識有一個整體的概念,了解一些相關的物理知識.例如,在講“電功率”時,教師可以先帶領學生回憶學過的內容,然后將學生的注意力引到新知識上.教師可以提問:物體在單位時間內所做的功叫做什么?學生因為學過,所以知道是功率.教師繼續提問:功率是描述物體做功快慢的物理量,那么做功的時間和功率值有什么關系?今天所學的電功率就和這些問題有密切的關系.通過這些問題的設置,學生不但可以迅速地聯系學過的知識,還可以逐漸過渡到新知識上來.
二、創設物理情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初中物理知識大多涉及一些學生并不熟悉的領域,而初中學生相對生性好動,好奇心強.因此,教師要善于創設物理情境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誘發他們的學習動機,引起學生強烈的求知欲,從而提升課堂教學效率.例如,在講“液體壓強”時,教師可以運用多媒體播放一段視頻,讓學生邊觀看邊思考如下問題:(1)帶魚生活在深海中,你見過活的帶魚嗎?為什么?(2)潛水艇都用抗壓能力很強的厚鋼板制成,為什么?(3)工程師為什么要把攔河壩設計成下寬上窄的形狀?這樣的教學情境,容易吸引學生的注意力,這時教師再導入新課,會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又如,在講“從粒子到宇宙”時,涉及一些宏觀或微觀的自然現象和高科技的現代物理知識,無法用演示實驗來展示.這些知識點單靠教師講述,學生必定會產生主觀性和片面性,知識難以掌握.此時,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創設物理情境,直觀、生動地展示這些宏觀或微觀的現象,能使學生全面地理解與掌握這部分知識.
三、把握好學生興趣,做好激情導入工作
學生濃厚的學習興趣在初中物理教學中得以培養,才能激發學生學習的自主性,有效提高物理課堂教學的實效,使得學生的兩極分化現象避免過早出現.為了實現以生為本的高效課堂,應該把握好興趣這個出發點,保證學生的主體地位.結合實踐,在物理課堂上,為了更好激發學生的興趣和思維,筆者經常采用創設情景方法,學生情景的創設方面進行精心準備,讓學生能夠感受到學習的樂趣,讓學習過程充滿好奇和新鮮.比如,在教學"凸透鏡#的過程中,創設教學情境:正對著太陽光,拿著裝有水的礦泉水瓶,小木棒在地面上很快就開始了燃燒.正是這樣一個小小的實驗,學生的興趣被大大提升,使得學生的好奇心被快速激發,這是利用了中學生的心理特點,新課的內容能夠很好地被激情導入,對于下面的課程起到很好的鋪墊作用.
四、實施快樂教學,結合好肢體語言和教學語言
為了能夠讓學生在物理課堂中感受到新奇感,使得學生的興趣被大大激發,筆者能在教學中特別注重語氣&音量和語調的合理運用,這樣能夠使得課堂氣氛更加活躍,使師生之間的交流進一步加強,有效使得學生的緊張和恐懼心理得以消除.每個學生的提問或者問題的回答,都應該善意地平等對待,并且進行適當的啟發,這樣能夠有效保證學生的思維處于較為活躍的狀態,能夠激發學習的興趣.不能簡單否定學生的錯誤回答,充分考慮學生的思維過程,讓學生能夠把話講完,在師生的共同探討中,明白學生的錯誤所在,另外,還應該及時表揚和肯定學生提出的創造性的見解或解答.口語和肢體語言在教學中也起到很重要的作用,應該盡量保持生動的講解,運用風趣的語言,這樣能對那些對知識的未知領域充滿好奇心和求知欲的中學生給予很大的鼓勵.為了更好引起學生的注意力,可以通過相應的夸張動作來實現.比如,在對于“靜摩擦力”進行講解的過程中,筆者用非常大的力氣去使勁推桌子,但是講桌卻沒有任何移動,學生便會自主進行思考,“桌子在老師用力的情況下,為何沒有運動?這其中應該存在平衡老師推力的一種力吧?”這樣,學生的思維能夠得到有效啟發.
五、生活化教學方式的融入
物理課程實際上是一類與生活現象緊密關聯的趣味性課程,尤其初中物理大部分知識內容都可以利用簡單的器具進行現象演示,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例如教師在講解光進行直線傳播細節方面,可以運用水杯模擬地球,借助乒乓球模擬成為月亮;之后配合小手電筒作為太陽,進行月食和日食現象演示,這便能很好地演示課程核心內容,方便學生加以消化理解。
初中物理教師要想打造高效課堂,就要充分抓住學生的興趣,讓學生成為定理的發現者、實驗的驗證者和規律的總結者。初中物理教學要打造高效課堂,需要從學生的實際情況出發,引導學生通過合作探究解決問題。教師要努力營造課堂氛圍,讓學生在輕松快樂的氛圍中獲得知識、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1]孫赫.初中物理教學存在的問題和對策[J].民營科技,2011(11):118.
[2]高飛,邢紅軍.初中物理科學方法教育途徑研究[J].北京教育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10(03):34-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