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太鵬
摘要:基礎教育階段英語教學應以素質教育和學生發展為宗旨,通過優化課堂教學目標,改進教學方法、創設交際情境,提高教師素質等途徑,使學生形成有效的學習策略,激發和培養學習興趣,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注重對學生聽、說、讀、寫綜合技能的全面訓練,獲得基本的語言交際能力,為學生的發展和終身學習打下良好的基礎。
關鍵詞:素質教育;課堂教學
一、狠抓教學目標的落實
狠抓教學目標的落實是構建素質教育基礎,它要求教師必須熟悉、掌握教學內容,明確教學大綱,通過分層教學,因材施教,使目標教學落到實處。鑒于我所教的兩個班學生基礎和學習習慣較差的特點,我精心地制定了教學目標。首先,我利用暑期通讀了九年級的教材,擬定出每單元的教學目標。為了便于學生掌握,我又將每單元分解成5至6課時,切實抓好每一課時的目標教學,做到有的放矢。同時,將本節課的重點、難點用不同彩色的粉筆工整地板書在黑板上,并督促學生認真做好筆記。為了讓學生學到的知識更加牢固,我利用課堂的后5分鐘讓學生進行相關的口頭和筆頭練習。通過這樣具體的目標教學,讓學生心里有數,從而達到了教有目標,學有目標,指導檢查也有目標,使之在課堂上能有的放矢地進行教學,順利完成制定的教學目標。
二、加強學生英語語言素質的培養
1過語音關
筆者認為英語學科教學中的素質教育首先要重視語音教學。為此,要有一套適合學生模仿的錄音帶,要求學生從開始學習的第一天起,就模仿錄音,不管是字母、音標、單詞還是句子,養成英語特有的發言習慣。要把握好英語口語的語速、語調,練出一口地道的英語口語。模仿的過程中可以讓他把自己的發音錄制下來,給自己的朋友家長或老師聽,看哪里有問題,然后及時改正。
2注重聽說訓練
《新課程標準》中要求學生在聽中能根據語調變化判斷句子意義的意化;能聽懂簡單故事的情節發展,理解其中主要人物和事件,能聽懂、看懂電視中初級英語教學節目等。而對說的要求是能在老師的指導下能參與角色扮演,能就熟悉的話題,進行交流。在活動中要求語音、語調自然,語氣恰當。說的能力很大程度上有賴于聽的能力,所以筆者認為要學好英語,必須從聽力開始。聽力是進行說、讀、寫的前提。但是就現實而言,農村中學生的聽力訓練中存在著很多問題,如聽力過程中不能把聽到的詞直接通過聽覺神經輸入大腦;文化的差異使學生對英美國家的一些生活習慣、風土人情等缺乏必要了解,影響了對聽力材料的理解;聽力時心情過于緊張,注意力不集中等。那么如何克服這些困難呢?筆者認為:首先,要讓學生的耳朵對英語熟悉起來。除上課聽老師講解外,課下可以讓學生聽英語歌曲、看英語節目等,在英語語言環境的熏陶中促進學生聽、說的積極性。鼓勵學生多講英語,在使用英語的過程中,提升學生英語素質。為此,要幫助學生克服怯懦心理,鼓勵學生大聲說英語。此外,還應當讓學生大量背誦,多積累一些優美詞句,要多帶學生參與大型英語角的活動,這樣可以增強學生的自信心,同時也提高了學生語言的表達能力。
3讀寫跟上
“英語課程標準”中對初中讀寫的要求是能讀懂閱讀材料,能理解段落中各句子的邏輯關系,能找出文章的主題,能理解故事的情節,預測故事情節的發展和結局,能根據寫作要求收集,準備素材,能獨立起草短文、短信,并在老師的指導下進行修改,能簡單描述人物或信件。所以在進行讀寫的素質培養中,筆者要先找一個簡單的、有趣的英文小讀物,要求他們帶著問題,限時讀完。在閱讀教學中注意提升學生的閱讀能力,培養學生良好的閱讀習慣。如根據上下文,猜測生字的意思,整體閱讀,高效查找信息、快速做出判斷等。寫的方面,要求他們每天堅持寫日記。教師要對學生的寫作情況給予及時檢查、評價。教師根據學生不同的學習狀況給出不同層次評價,當然這種評價應當是一種發展性評價、鼓勵性評價為主。這樣每個同學在寫作訓練過程中都可以得到與自身水平相當的評價,并在發展性評價、鼓勵性評價的激勵下,更加積極地參與到寫作訓練中去。
三、創設交際情境,培養學生交際能力
在教學實際活動中,即使沒有一個真實的純英語交際的大環境,但我們絕對有能力營造、創設一個基本接近于說英語、用英語的交際小環境。大自然的千姿百態,多姿多彩的民俗風情,優美動聽的英文歌曲,勇于探索創新的人物形象以及現代教育技術在語言教學中的運用等無不給語言教師提供了豐富的交際素材。如問候、指路、購物、看病、打電話、邀請親友、日常生活及學習活動等題材。教師可通過實物及教具演示、看圖及投影會話、扮演角色形象、詩歌故事演講、日常生活小事對話等課堂活動運,運用聽錄音、放錄像、繪制簡筆畫等手段、組織英語演說竟賽、課外英語角交流等活動,創設語言交際情境,提高學生綜合技能。教師還要不斷調查研究,掌握交際動態,力求面向全體學生克服部分學困生不敢說、害怕說錯、羞于啟齒的語言心理障礙,盡可能多地為其提供交際機會,分層、分組組織他們進行情景會話表演,使轉化學困生工作上一個臺階。這樣,將語言形式與語言意義和學生實際相聯系,通過動耳、動口、動手、動腦組織大量聽、說、讀、寫等交際活動,培養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建立了初步語感,并內化知識,形成技能,增強了語言實踐運用能力。
四、著力提高教師自身素質
教師是素質教育的實踐者和實施者,提高教師自身的素質教育是關鍵。作為老師僅有埋頭苦干的精神是不夠的,要不斷提高教師自身的素質,要向教學科研要質量、要效益,這是基礎教育深化改革發展的必然趨勢,也是實施素質教育對老師的迫切要求。教師要創造性地用好教材,把素質教育滲透于英語教學的全過程,全面提高學生的政治、文化、心理、技能、身體等各種素質,讓他們德、智、體、美都得到生動活潑、主動地發展。因此,為了提高我自身的各方面素質,我利用課余時間進行充電。1、為了提高教學能力,我虛心向每位同仁學習,盡量多聽課,并吸取他們好的教學方法,有創造性地融入到我的教學中去。2、大量閱讀有關英語教學方面的書籍,及時了解教育動,不斷更新和提高自己的教育理念。3、與時俱進,了解國家實事,了解學生的喜好,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總之,中學英語實施素質教育,還有大量艱苦細致的工作需要我們不斷探索和實踐。我希望自己能在這平凡的工作崗位上用踏實的工作作風,熱情的工作度,持之以恒的工作信念,為中學英語教學盡自己的微薄之力。
參考文獻:
1.《對初中英語教學中素質教育的探討》劉安英
2.《淺談初中英語教學中的素質教育》李海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