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小園
摘要:學校學語文的教學內容相對來說比較枯燥和無聊,在這樣的情況下,小學語文教學應該有意識的提升課堂教學的趣味性,通過提升趣味性來引導學生更加積極的投入到學習中去。因此,現代小學語文教學應該嘗試將游戲教學法引入到實際教學中去,通過科學的運用游戲教學法進行教學,教師能夠引導學生對語文學習產生比較大的學習興趣,讓學生在更好的學習氛圍中進行學習。這樣一來,學生才會主動的進行思考和探究,小學語文教學的質量才有保障。
關鍵詞:小學語文;游戲教學法;教學模式;教學建議
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的過程中,教師應該嘗試運用游戲教學法來輔助教學。游戲教學法的運用首先在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感受到語文學習的樂趣所在。其次,教師要運用游戲教學法為學生的學習營造良好的學習環境,讓學生在這樣的環境中取得事半功倍的學習效果。再其次,教師還要運用游戲教學法培養學生的探究能力、合作能力等,而教師也需要在運用的過程中注意,避免游戲教學法的運用對課堂紀律可能產生的消極影響。
1、通過游戲引入課堂教學
小學生正處于精力旺盛、思維發散、活潑好動、紀律性差的階段,尤其是剛剛入學的一年級學生,往往在上課前五分鐘仍然無法集中注意力。長此以往,不僅影響學生的學習成績,還不利于他們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針對這種情況,教師可以根據教學內容,準備一個簡單有趣的課前小游戲,以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學生的好奇心,讓他們自然過渡到課堂教學中。如人教版小學一年級上冊“識字”一課要求學生掌握“耳”“口”“目”等生字。在上課前,筆者組織了“看看誰找的準”的游戲,每兩位學生為一組,一個學生做指揮,用食指指著自己的鼻子,另一個學生要反復說“鼻子,鼻子”。然后,交換角色,指揮者突然說出“眼”“耳朵”“嘴巴”“鼻子”“牙齒”中的一個,另一位學生需要迅速把手指到相應的位置。如果速度太慢或者指錯了,雙方就要交換角色。這種游戲對游戲者的注意力和反應力要求較高,學生必須全身心地投入到課堂中。這樣不僅有助于學生認真聽講,而且有助于學生理解課文內容。
2、必須要遵循小學生的認知規律
任何一種教學方法的最終目標,都是提高學生的綜合知識能力以及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而小學生處于特殊的成長階段,對事物的認知以及看法都比較幼稚,因此,在采用游戲教學法進行教學時,老師要充分考慮學生的知識水平。隨著學生年齡的增長,學生對事物的感知能力逐漸完善,使得學生對事物的觀察越加細致。同時,學生的智力也處于蓬勃發育階段,雖然漲幅較大,但和成年人相比,其認識范圍以及實踐能力還相對有限。因此,在運用游戲教學法時,老師要將這些因素全部考慮進去,選擇小學生感興趣、能夠完全掌握和理解的游戲內容為知識載體。
3、正確選擇教學游戲
運用游戲教學法時教師需要注意的是,游戲的選擇與安排并不是隨機性的,而是要結合語文教學內容,緊扣教學重點和難點,將教學的方向作為游戲的目標,讓學生通過游戲學語文知識,而不是為了游戲而游戲,這樣才能切實發揮游戲教學的作用。例如,在教學《狐貍與烏鴉》時,教學目標是要求學生理解狐貍和烏鴉的心理特點,使學生明白不能聽別人的贊美就得意忘形。在游戲的過程中教師進行適當引導,在游戲中達到教學目的。
課堂教學任務完成之后,教師還應關注學生是否養成了良好的學習習慣和方法,這需要教師引導學生在課后及時進行總結、歸納,具體如下:第一,鼓勵學生將游戲中用到的語文單詞、句子、交流方法、發音技巧等進行總結,為課后的學習打牢基礎;第二,適當的給學生布置一些小任務,比如設計一個小的語文游戲或準備一段小的語文對話,讓學生在課堂學習的同時養成課后自學的習慣。
4、游戲的形式應該多樣化
將游戲教學法運用到小學語文教學中較關鍵的問題是如何有效發揮出應有的趣味性,因為富有趣味性的游戲能夠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并且激勵他們積極主動地參與。小學時期,多樣化的教學活動能夠很好地滿足小學生的好奇心,使得他們邊玩邊學,進而達到教學目的。
5、盡可能選擇富有創造性和實際可操作性的游戲
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時刻把握教授節奏,靈活調整活動,游戲的主要目的不僅是讓學生掌握新知識,還幫助學生提高創造性。因此,教師在設計和選擇游戲時要考慮到其是否易于學生操作,這樣才有助于學生積極踴躍地參與其中,并且在游戲過程中學到新知識。
6、強調學生的主體地位
小學階段學生的學習熱情比較高漲,語文這門課程的內容主要注重培養學生對自然以及生活的熱愛之情,小學語文教師采用游戲教學的方式可以有效的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眾所周知,小學語文這門課程能夠讓學生的語文素養得到培養,語文教師在進行游戲教學的時候不能忽視了語文課堂的主要目標是為了讓學生學會拼音認字。要想達到這一目標,語文教師在進行游戲教學的時候就需要強調學生的主體地位,小學階段的學生自制力比較差,通過游戲教學的方式能夠讓學生更好地進行學習,可以有效的避免學生因為好動而忽視了語文課堂學習的目的。由于小學階段學生自己并沒有比較清醒的學習目的和目標,在此階段想要強調學生的學習主體地位,語文教師就需要從一旁給予恰當的引導。
強調學生的主體地位,小學語文教師在進行游戲化教學的時候需要突出教學重點。采用游戲教學法的目的是為了更好地進行語文教學,新課程標準指出小學階段的語文教學需要將學生作為學習的主體,然而小學階段學生的心理和生理發展都非常不完善,要想讓學生學會主動學習,是有比較大的難度的。在這種情況下,小學語文教師可以將教學重點納入游戲之中,讓學生在做游戲的歡樂氛圍中學到相應的語文知識,真正做到培養學生的語文學習能力。
總結:在現代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的實際教學過程中,游戲教學法的運用有利有弊,教師需要根據實際教學情況調整自己的教學方法,不斷的嘗試新的教學思路,在實際教學的過程中探索現代小學語文教學最有效的教學方法,找到提升教學質量的有效辦法。
參考文獻:
[1]崔世霞.小學語文應用游戲教學的探討[J].課外語文,2016,(02).
[2]曾金妹.小學語文快樂游戲課堂構建策略分析[J].新課程學習(下),2014,(05).
[3]繆志榮.教育游戲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的應用[J].考試周刊,2013,(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