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瑤
【摘要】作為人類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小學語文教學是學生學習的重要內容,也是學生的重要交際工具,所以人文性和工具性的統(tǒng)一,是小學語文課程教學的基本特點。這說明在小學語文教學中,除了發(fā)揮語文工具性特點外,教師還要注意發(fā)揮語文的人文作用,充分挖掘語文教材內容中的情感因素,豐富學生的精神世界,為學生的生活帶去人性之美、人文之美,從而不斷充實學生的學習生活。本文筆者就如何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的情感展開了探討。
【關鍵詞】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情感培養(yǎng);精神世界;人文性
前言
偉大革命家、思想家列寧曾說過“沒有人的情感,就從來沒有,也不可能有人對真理的追求?!痹谛W語文教學中,由于教學的對象主要是小學生,而小學生的情感世界純真而多彩,小學語文教材也貫穿了各種各樣的情感,可以說小學語文教學就如一條情感的紐帶,連接著老師和學生。所以,小學語文教師要從小學生的實際出發(fā),充分發(fā)揮學生情感中的積極因素,有效開展教學,逐步豐富學生的認知。那么,具體落實到小學語文教學實踐中,如何在閱讀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的情感呢?現(xiàn)筆者就以自己在教學中的一些體會,就此問題談幾點自己的看法,以期與各位同仁共同商榷。
一、合理創(chuàng)設教學情景,增強學生的情感體驗
就小學語文閱讀教材而言,學生閱讀的很多內容中,作者總是通過一定的語言文字來表達或者營造某種情境。但是由于小學生的抽閑思維還未發(fā)育完善,主要以形象思維為止,所以要小學生充分理解所閱讀的內容會有一定的困難。而在教學中,教師創(chuàng)設一定的教學情境,對于再現(xiàn)教學內容,啟發(fā)學生的思維可以起到積極的作用。在閱讀教學中,教師通過情境的創(chuàng)設,可以加深學生對表達這一情景的語言文字的理解,體會到文章所表達出的深刻內涵,同時受到語言文字之美的熏陶。在良好的閱讀教學情境下,學生很容易就可以產生相應的情感,就如贊可夫所說的那樣“應該打開窗戶,讓沸騰的社會生活、奇異的自然現(xiàn)象映入學生的腦海,借以豐富學生的感情經驗,激發(fā)學生的表達情感。”所以,為學生創(chuàng)設良好的教學情境,教師可以引導學生積極參與沸騰的社會生活,觀察奇異的自然現(xiàn)象。同時在教學中積極為學生創(chuàng)造“有話可說,有話要說”的語言環(huán)境,引導學生善于捕捉作者的思想感情,在閱讀過程中激發(fā)學生的情感。此外,教師還可以通過如“實物演示”、“語言描繪”、“生活再現(xiàn)”、聲像渲染”、“現(xiàn)場表演”等豐富多彩的形式為學生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通過良好的教學情境把學生帶入特定的閱讀環(huán)境之中,從而引起學生情感的共鳴,從而不斷豐富學生的情感體驗。
二、充分利用教材中的情感因素,以情導情
根據(jù)心理學的觀點,認為情感的產生總是與一定的客觀事物相關。而且從心理學觀點出發(fā),認為小學生的內心情感是極為豐富的,他們更加渴望豐富的情感體驗,適時的情感發(fā)泄??v觀小學語文教材,無論是富有詩意的散文,還是情景交融的詩歌,或者引人入勝的小說,可以說每一篇文章都是富含作者深厚情感的優(yōu)秀作品。為此,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教師要善于充分利用教材中的情感因素,以情導情,增強學生的情感體驗,豐富學生的認知。比如說通過情景再現(xiàn)、烘托渲染、背景穿插等教學方法,引起學生情感的共鳴,加深學生對閱讀內容的理解。比如說在閱讀《十里長街送總理》這篇文章時,教師就可以通過先向學生介紹背景知識的方式加深學生的理解,同時在閱讀過程中引導學生利用聲情并茂的語言朗讀課文,或者還尅運用多媒體播放深情款款的音樂渲染氣氛,從而以強烈的情感強化學生的內在體驗,引起學生情感的共鳴。除此之外,在閱讀教學中,教師還可以充分發(fā)揮教師語言的激情作用。通常情況下,在閱讀教學中,教師具有感染力和激發(fā)性的教學語言,能夠快速的點燃學生心中的情感之火。所以,在閱讀教學時教師要注意用抑揚頓挫的語言,引人入勝的語境,豐富多彩的語氣對閱讀內容賦予美感,同時配合一定的體態(tài)語言,如激昂的情緒、奕奕的眼神、飽滿的精神等方式,把有聲語言和無聲語言有效結合,從而撥動學生的心弦,引發(fā)學生的情感,加深學生對樂隊內容的理解。
三、采用豐富的教學形式,培養(yǎng)情感
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通過豐富多樣的教學形式,對于培養(yǎng)學生的情感也可以起到積極的作用。比如說,教師可以定期組織學生開展類型多樣的配樂詩朗誦,實現(xiàn)閱讀教學中教學美感和音樂樂感以及學生情感的有效統(tǒng)一。比如說在閱讀《桂林山水》這篇文章時,為了加強學生對文章中所描寫的自然美景的體驗,教師就可以在學生閱讀的過程中為學生播放一些具有美感的抒情音樂,讓學生在閱讀的過程中不斷激發(fā)想象,從而受到情感的熏陶。又比如說,在閱讀教學中,教師還可以通過巧妙的設計問題,通過以問促讀的方式培養(yǎng)學生的情感。這種方法的主旨在于讓學生帶著圍繞訓練閱讀能力的問題去讀、去思、去議,做到如臨其景,真切細膩地體會課文中的內容和感情。這種閱讀教學方式可以增強學生的理解能力和語言感受能力,讓學生在閱讀實踐中學會獨立思考,從而逐漸培養(yǎng)學生的認知,豐富學生的情感。又比如,為了豐富學生情感,教師還可以在引導學生閱讀的基礎上,組織學生走進生活中去,結合學生在生活中的體驗,加深學生對作者所表達的情感的理解,進而與作者產生情感的共鳴??傊?,無論采用何種方法,在小學閱讀課堂教學縱,教師都要注重以教材為載體,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導作用,從學生的實際出發(fā),結合小學生的年齡特征,采取恰當?shù)慕虒W形式,充分碗蕨教材中蘊含著的豐富而又深刻的情感因素,以促進課堂教學效率的提高和學生的全面發(fā)展。
【參考文獻】
[1]陳小娥.淺談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的情感教育[J].中國校外教育,2015(15)
[2]許曉.小學語文朗讀中的情感培養(yǎng)[J].現(xiàn)代閱讀(教育版).,2013(10)
[3]李強.淺談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情感體驗[J].學周刊,2011(21)
[4]卯潔麗.淺談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的情感建構[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4(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