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敦兵
摘要:小學數學口算是指小學生不借助任何輔助工具,憑借學生本身的數學素養和思維經過大腦信息匯總而直接得出結果的運算形式,它是小學數學學習的有機組成部分。小學生口算技巧掌握得好壞將直接影響著學生對小學數學基本知識和技能的掌握以,也直接決定著數學成績的好壞。為此,我們必須采取有效措施提高學生的口算能力,實現優質高效的口算課堂教學。
關鍵詞:優化;小學數學;口算課堂;措施;教學質量
前言
隨著基礎教育改革的深入發展,小學教育必須正視未來,實現現代化,呈現出優質高效的課堂教學效果。針對小學數學的教學,我們必須革新教學思想,采取有效措施,實現高效的口算課堂教學。本文中,筆者依據一定的理論并結合自身的教學經歷,提出了實現優質高效口算教學的一些對策,希望能促進小學數學的教學,實現學生的全面發展。
一、化簡為易,實現數學知識的生活化教學
小學生由于年齡較小,其思維能力和分析問題的綜合能力較低,所以他們不可能處理很復雜的數學問題,對于直觀的知識他們則更容易掌握和接受,所以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必須考慮到學情,采取行之有效的教學方法。其中創設情境,化簡為易,實現數學知識生活化教學,用直觀的表象傳授口算技巧就是一個較為實用的方法。如教學建立9+3的表象:先出示裝有9個蘋果的籃子,另外再準備3個蘋果的籃子,引導學生思考 “我們應該怎樣放就能一眼看出總共有多少個蘋果?”很快就有學生說:“我從另外一個籃子的3個蘋果中拿1個蘋果放進9個蘋果的籃子里,籃子里就有10個蘋果了,籃子里還剩下1個,所以總共11個。在表揚這名學生的同時,我又告訴學生這種方法叫做 “湊十法”,從而建立了表象,還為學生的口算打下了基礎。當然,創設情境,實現數學知識生活化教學,建立表象也不能只圖表面上的熱鬧,作為教師要始終堅持,創設情境知識一種輔助教學發方法,而非目的,其只要是起幫助學生理解知識的作用。因此,教師不能過多的拘泥于過多的情境創設,只注重表象的提供而忽視數學教學。
二、激發口算解答欲望,創設口算教學情境
小學生愛表現,愛動腦筋,如果在教學中教師能夠采取適當的教學策略來激發學生的數學口算欲望,激發他們的興趣,自然會提升口算課堂的教學質量。教學實踐證明,學生對熟知的知識或者在熟悉的學習場景中,參與度極高。對于小學數學的口算題來說,首先,要培養學生的興趣,只有學生具備了一定的興趣才會提升他們的口算能力。情境教學在小學數學口算教學中已經得到了廣泛的使用,并且效果非常的好。小學生好奇心較重,總想把一些問題都找到答案,他們對答案的追求十分迫切,所以數學教師就可以利用孩子的好奇心來創設問題情境。比如,要口算數學算式100-15×3-10×5的答案,如果單純的讓學生去計算,可能很多的學生都不愿去口算。那么數學教師就可以這樣創設情境。現有班費100元,需要購買清潔工具,其中掃把5把,每把的價格是10元,拖把3把,每把的價格是15元,問100元的班費夠嗎?不夠差多少通過這樣的情境轉化,學生的好奇心頃刻之間就被調動起來,很容易就會認真的計算出100-15×3-12×5=5。
三、創新教學方法,激發學生口算的主觀能動性
在教學中我們發現,小學生一遇到口算題一般都是按部就班的從前往后一一計算,很少能全面的觀察問題,找到相應的計算簡便方式。在低年級的數學口算中,湊十法和“湊整”已經成為口算的重要方法。如算式53-12+7=,對于這樣的口算題如果小學生按照順序結算的話,需要花時間也需要花精力,并且容易搞錯,如果學生能看到53+7的話,利用湊整法得出60-12,那么就很容易得出問題的答案,那么口算思維就是53+7-12=48。在針對口算教學的過程中,教師一定要創新教學方法,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讓學生在口算的過程中總結經驗,并掌握一定的口算思維和口算規律。總之,在教學的過程中,教師一定要樹立這樣的思想,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一定要讓學生掌握一定的口算訣竅和口算方法,這樣才能從根本上提升學生的口算能力,優化口算教學的效果。
四、恰當積極的評價
任何訓練的結果都需要評價,在小學數學的口算教學中,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動力的培養和引導同樣離不開評價,否則這種培養和引導將沒有任何意義。傳統教學中,對任何科目的教學評價只停留在考試和測驗結果上,也就是是只注重結果的評價,很少考慮到評價手段的多樣性和全面性。通過對學生口算練習和學習能力的評價,能夠讓他們看到自己的能力大小,讓他們體會到成功喜悅。以此給他們樹立信念,激發學習的積極性。此外,評價也是促進教學的一種手段。通過對學生口算練習的評價,使老師認識到教學中的缺陷,同樣,讓學生意識到自己學習中的薄弱環節,也能夠時刻提醒自己需要補足哪些知識點方面。
五、突出速度,注重質量
小學數學教師在學生口算練習時,采取有效的教學方式和教學手段,如口算游戲,口算大賽等形式,采用多媒體技術等手段,注重學生的速度訓練。口算能力還表現在持之以恒地訓練,不是一時半會就能達到較高水平的,需要教師在教學中堅持不懈的有計劃的進行,這就要求教師持之以恒地進行口算訓練,例如:我們可以嘗試在小學低年級,嘗試每天中午訓練口算,當然前20名學生速度比較快,可以得到金星銀星,他們獲得的獎勵就是去玩兒了,然后讓剩下的20名學生比一比,誰是第一名,又出來十名,讓最后剩下的10名再比一比誰是第一,這樣學生的口算速度就會提高了,當然要結合所學內容,有目的的選擇口算題目。如此進行口算教學,可以激發學生口算的興趣,激發他們的口算學習動力,獲得口算帶來的樂趣,同時也會鍛煉學生的各項能力,提高自身的口算水平,實現有效的口算教學,達到既定的培養目標。
六、強化訓練,熟能生巧
小學數學口算教學課堂教學側重于對數學知識的傳授和學習,而相關練習則是側重于對知識的消化與鞏固。為了更加清晰的理解和運用數學口算知識,做好一定的練習是十分必要的的。對于小學生來說,課堂知識能否有效利用于現實問題的解決之中是檢驗題目課堂學習效果的試金石。做好相關的練習可以檢驗題目對數學知識的掌握程度,可以鍛煉題目解決問題的方法和能力,使題目學習的知識能聯系實際,弄清知識的來龍去脈,加深題目對知識的印象和記憶。對小學生來說,在做作業的過程中一定要做到認真審題,細心做題,總結經驗并且獨立完成作業,這樣能查漏補缺,為今后高效的的學習找準方向和積累經驗。
參考文獻:
[1]陳小蒙.淺談小學數學口算教學的措施分析[J].讀寫算,2012(2)
[2]劉海軍.低年級口算教學有效策略的研究[J].小學教學研究,2011(12)